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暖民心篇中官员的这“十条惊人之语”充其量只能说是“真话”.之所以受到关注和好评,引起了共鸣,说明这些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说出了老百姓的困难和困惑,说出了老百姓的不满.说出了老百姓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爱民与扰民     
中国有句名言,可以说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纵观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衰亡,皆是“水能覆舟”,每个朝代的兴起,皆因“水能载舟”。“水”是什么,人民也;“舟”是什么,统治阶级也。国外的情形如何?我看也逃不出这一条。 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总是希望各级官吏“爱民如子”。这句话看来在今天是要挨批的——人民是  相似文献   

3.
当选肥东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时,我就深知,人大代表只有根植于老百姓当中,反映好民意,才无愧于代表的责任,履职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走自己的“民本”履职路。看着诸如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民就业、改善村容村貌等民生问题的逐渐解决.我为之付出再多心血和汗水都感觉值得。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王书田的先进事迹,我深深地感到,当前宣传学习王书田的事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必要。这是因为王书田的身上体现了正义性。他从事基层政法工作32年,始终视名利淡如水,从来不贪、不占、不染。为了治病,他欠下大额债务,生活极其清贫。但他从没有向困难低头,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他坚持用“反贪就要戒贪”、“宁为公贫,不为私富”告诫自己、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法院铁人法庭的徐彦侠,是油田职工子女。1997年,大学毕业的徐彦侠被分配到了萨尔图区法院拥军法庭。从那时起,她就把自己定位在法院与百姓沟通、联系的前沿阵地和窗口。无论是来咨询,还是来诉讼的群众,她都热情接待,告知风险、指导诉讼,尽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点点滴滴的亲民、爱民行动诠释“司法为民”“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2月6日报道了一则消息,读后使人感慨颇多。大年初六这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上海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只绒毛玩具小羊。这只“小羊”饱含了上海浦东居民徐建设一家三口的真诚感谢。徐建设满含深情地说:“为了这一天,我们一家人整整等了8年。”1994年12月20日晚上,冷雨纷飞,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刚刚与新区残疾人吃过年夜饭,坐车经过浦东大道源深路口时,看见前面围了一堆人。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被撞倒在地,皮夹克上全是血。目睹此景,赵启正说:“赶快送他上医院。”司机把受伤的男青年扶起,赵启正…  相似文献   

7.
如今“打官司”的人多了,使法院应接不暇。这是中国老百姓法律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是一件好事。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法院收案多,结案多,积案也多,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百姓“告状难”。 其实,一般老百姓还是怵“打官司”的。忍辱负重,息事宁人,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就当事人来讲,“官司”一旦打到法院,往往是经过多少周折后的“逼上梁山”之举。置身于法律天平上,辨一辨善恶真伪,量一量曲直是非,那是下了很大决心,抱着最后期望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表就要为民作主.当干部就要为民办事”,这是我作为一名连续担任两届县人大代表、四届镇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体会.也是我的座右铭。 积极建言,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是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由于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我关注的焦点一直在新农村建设上.积极为民鼓与呼。因为我觉得只有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从来是老百姓向“官府”告状:老百姓遇了不平之事向执法机关投诉,指望他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可是我却遇到了例外:1995年10月,我到湖南邵阳,好几位当地执法机关负责人向我“投诉”,指望我能为他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我想起一桩旧事:3年前的一个初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1,(16):19-19
6月27日下午.新当选的“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通过视频亮相公安部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公安部长孟建柱用一句俗语,指出“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的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1,(3):6-6
“我认为新城不是建多少高楼,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是否便利。幸福才是重点。”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文刘淇在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参加通州、石景山、丰台代表团审议时阐述了对新城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茶莹  邹祖俊 《中国审判》2009,(11):40-41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活动中,始终秉承“民生司法”的理念,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审判活动,尤其是把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审判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四大焦点话题中毫不掩饰地提到执行难的话题.被老百姓称为“法律白条”执行工作是民事行政诉讼最后一道程序.是司法救治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被老百姓视为法律是否可信.是否被亵渎的一道防线,因“执行难”使司法权威大打折扣.因“执行难”使国民对司法机关乃至政府失去信心,这充分反映了“执行难”是人民群众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人民法院内部亦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武军 《中国公证》2012,(6):64-64
又是初冬。清冷的风,让人容易沉浸在回忆中。“武公证员.您好,你还记得我吗,我是YY。”这个时候接到这个当事人的电话.说实话.我心里有点不祥的预感。“记得,你好!有事吗,上次的事情顺利吗?”“恩,顺利,已经拿到房产证了。”我其实很想问“你妈妈还好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说出口。  相似文献   

15.
王巍巍 《江淮法治》2013,(19):46-47
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霍邱县水务局副局长童建华是一位连任的“老代表”。多年来,她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依法履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采访中,她滔滔不绝:“一直和‘水’打交道.所以.我履职的主要内容就是紧扣‘水文章’,让老百姓过上安逸祥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人大代表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可是有的事情经我们反映仍没有结果, 我感到愧对群众! ——徐辉“我祝愿省人代会胜利召开!我希望我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中,法制建设步伐更快,法律制度更健全,为我省老百姓安居乐业创造更好的环境。”近日,记者采访了被人们称为“金牌工人”的  相似文献   

17.
陈潭 《法人》2010,(2):11-11
“为啥子我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而你们公布的全市月平均工资却高达2000多元?为什么多数人感觉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日前.彭应吉等10位重庆市人大代表就此询问市统计局:“平均工资能不能真实地代表老百姓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饱受台风灾害之苦的某地灾民,近日收到赈灾的救济粮每人却只有八两米,令当地群众哭笑不得。这“八两米”看似出了老百姓的“洋相”,其实也出了当地政府官员的“洋相”,更重要的是出了赈灾机制的“洋相”。  相似文献   

19.
廉政爱民井     
最近,河南省永城县十八里乡单各村打了4眼机井,而该村及群众却没掏一分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几年该乡公款吃喝招待风一直很严重,去年新组建的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彻底刹住公款吃喝风,集体研究制定了“来人来客吃份饭”、“村干部来乡开会给定补”、“乡干部下乡吃饭交现钱”、“领导干部外出开会,下乡无急事一律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等一系列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仅半年时间就节约各种费用1万多元。面对节约的万余元资金,有人提出:咱基层干部常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无节假日星期天,无啥补助,就将这笔钱作为年终奖金,…  相似文献   

20.
浩瀚 《法人》2010,(11):15-15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车船税法草案进行分组审议,温孚江委员认为税额偏高,差别过大,建议调整。“老百姓纳税够多了,我想我们立法的出发点不要总想从老百姓腰包里掏钱,怎么鼓励消费、拉动内需,又给老百姓减税,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