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访问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查明犯罪现场全部情况,发现收集犯罪线索和相关证据,依法通过言语交流的方式,对犯罪现场周围及附近区域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被害人和其他知情人进行寻访、询问、收集有关案件材料或线索的一项专门调查活动。现场访问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相关案件线索;为顺利地开展现场勘验提供必要条件;为划定现场勘验范围和重点提供依据;为侦查人员分析研究案情提供依据。通过现场访问可以还原和折射案件真相,也是案情分析、获取证据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侦察学的研究中,会经常遇到“现场调查”和“调查访问”这两个概念。如何划分这两个概念的界限,认识往往不一致。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现场调查”和“调查访问”两个概念有三种传统的认识:1.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叫法;2.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两概念之间是种属关系;3.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笔者认为以上三种不同观点都有片面性,未能把握二者的本质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治安讯问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办案人员查明案情,获取证据,了解行为人对违法行为认识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调查活动.实践中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家一些新的法律规定的陆续出台和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应引起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对治安讯问这一环节的有关规定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案件是一种特殊的刑事案件。在恐怖主义案件侦查过程中现场勘查要细致展开搜索,注意寻找和发现现场的摄像设备,进行广泛的调查访问,设立公众热线;要借助案件发生背景,结合情报,声称对恐怖事件负责的电话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情对恐怖主义案件进行串并案,对恐怖组织的据点进行搜查现线索,准确认定恐怖主义案件犯罪实施对象。  相似文献   

5.
程林杰 《人民公安》2012,(19):14-17
不难想像,如果当时我们的民警责任心不强,不去深究“通过QQ搭识”这一细节。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基层办案单位的领导在研判案情时疏忽大意,这起案件或类似案件的侦破可能还要些时日。  相似文献   

6.
要确保办案安全,司法警察必须标本兼治。客观上,司法警察要主动参与办案、了解基本案情,要抓住关键环节、严格规范办案,双管齐下,保证办案安全;微观上,司法警察要制定安全预案、履行看管职能、发挥“贴身”看管优势,多措并举,保证办案安全。同时,进一步提升司法警察的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7.
侦查人员的调查活动离不开询问.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询问知情人或见证人,也要询问受害人或当事人,还要询问受审查的人.询问构成了案件侦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并贯穿于案件调查的全过程.询问是侦查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询问艺术有利于侦查办案.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8,(6)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澳洲的执业中医,绝大多数是“坐堂行医”,自己开诊所。既看病又卖药,且多半是“夫妻药店”、“伙计药店”。不少人是在家中开诊所,也有兼营其他生意者,如杂货、食品之类。甚至在悉尼和布里斯班中国城的“百灵敦”超级市场内,也有“坐堂行医”和卖药者。各大城市的中国城,是中药店最集中的黄金地带。因中国城多建在城市中心,是最繁华的闹市区,凡能在这里开中药店坐堂行医的,多是久居澳洲的老户,  相似文献   

9.
林晓东 《人民公安》2006,(10):12-13
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实施,该法规定,警察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以检查居民身份证,“一是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是依法实施现场管制的时候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是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是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况。”  相似文献   

10.
侦查范围是指针对侦查目标和侦查方向所划定的区域界限和区域内人员的界限,它是刑事侦查工作向纵深开展首先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侦查范围划定得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办案的成效和速度,而且还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与浪费。侦查范围划得准确,侦查人员能够步步为营,层层逼近犯罪嫌疑人;划得不准确,排查工作就会无果而终。 通常的破案程序是发生案件之后,办案民警首先进行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工作,根据从现场上获得的痕迹物证以及受害人、知情人的反映情况,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形象,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去大力寻找符合嫌疑条件…  相似文献   

11.
办理涉税案件 ,关键是运用好账务侦查稽查。作为侦查稽查 ,所采用的方法很多 ,如调查询问法、分析计算法、账证审查法、实地观察法。究竟实施何种稽查方法 ,则应从具体案情出发 ,恰当地加以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具体案件采取相应的监督方法 :听取申诉意见 ;调查了解案情 ,查阅案件材料 ;向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汇报 ;组织专家讨论 ;提出监督意见等。个案监督应根据具体案件和遇到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方法。个案监督中主要应采取以下方法 :(1)听取申诉意见 ,认真分析申诉材料 ,听取案件当事人的陈述 ,就案件的具体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提问。 (2 )深入涉案单位向有关领导和知情群众了解案情 ,与办案人员和有关负责人座谈讨论案件中的问题 ,查阅具体案件材料 ,分析研究案件办理中的具体问题 ,特别是要查清影响案件事实、证据使用、办案程序以及适用法…  相似文献   

13.
询问的本质是一种侦查活动,“问”是形式,目的在于收集、核对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询问”在公安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缺陷,它字面上不能达意,它的音、形都跟“讯问”相近,容易混淆。建议用“侦询”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14.
公安对话是法律性对话。根据法律的不同,有警务盘问、治安询问、侦查讯问等;根据其实际功能的不同,分为调查性问话、调解性谈话、公安谈判等。公安调查性问话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公安调解性谈话主要体现在治安调解、刑事和解等法律程序中,其目的则是通过公安人员与当事人的相互沟通,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来缓和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公安谈判则具有妥协性和交易性,典型的有警务谈判和侦讯交易。在公安工作实际中,各类对话的功能经常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一次难忘的调查郭之朝案情碰头会近子夜才结束,回到寝室无以成眠,伴着阵阵寒风吹得窗玻璃的嘶嘶响声,我开始琢磨,天明该如何去江堤边郑婆婆家访问。回想白天一整天在黄石的调查,真有些狼狈,江堤边抛尸案发了三天,至今侦查方向无以确定。下午在黄石调查时,找到以前...  相似文献   

16.
简述投毒杀人案件的特点,较详细地说述了此类案件的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案件分析及如何获取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正> 所用非人遗祸患按察使审核后,该案便摆上了浙江巡抚杨昌浚的案头。杨昌浚接案后,本意是想慎重办案,确也想了点办法,采用密查暗访以查明该案真相。遗憾的是,他用人不当,没有访得真情,以致后来祸及己身。杨昌浚派人密查此案时,仓前药店钱坦竟然早己得知何人要来暗访何事,便与陈竹山商定,仍照原甘结统一口径。原来,杨昌浚派去密查之人是个候补知县,叫郑锡。据有  相似文献   

18.
范良迁 《世纪行》2008,(4):19-1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人民政协的提案办理越来越受到武昌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效果越来越显著。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在看到武昌区提案办理工作进步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提案办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应付差事、敷衍办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忽视办案工作,对提案原案不细看、不分析、不研究,更谈不上高质量地办理。二是隔鞋搔痒。盲目办案。有的单位不去深刻理解提案的内涵,而是按领导的工作思路去“办案”,以工作总结代替办案结果,致使提案办理与提案内容不沾边、不“对接”。  相似文献   

19.
性侵害犯罪案件的特点决定了调查访问被害人的重要性。但调查访问女性被害人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她们不愿意陈述、不能够完整陈述、不能有条理地陈述、不能如实陈述、陈述常常出现反复等。现实中侦查员调查访问也存在种种不当方式。调查访问女性被害人,应当首先转变观念,关爱被害人;了解女性被害人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和需求;掌握影响被害人如实陈述的主要因素;由女侦查员调查访问;选择合适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一次询问为原则;以平和开放态度询问;关心安抚被害人情绪;耐心对待被害人;支持和满足被害人合理要求;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一则报道反映某派出所民警在出警处理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中遇到几名妇女的阻拦,由于见围观群众太多,觉得影响了警察形象,便对带头阻拦者采取了强制措施,既挽回了“面子”又能够顺利办案。然而笔者认为,民警遇事挺身而出敢当“出头的椽子”固然是好,但此种方法也要视情况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