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饶斌 《人民论坛》2011,(10):189-191
三江源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其生态保护复杂艰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牧民主力作用,突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采用法律、政策、经济、技术综合路线,科学编制规划,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引起生态危机的理性反思,它把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原则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适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最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生态补偿机制科学与否.不仅事关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且事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把一江清水送下游,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新国发2号文件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支持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对人的生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离不开最严格的法律制度对其规范和控制。文章基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考察,分析法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关系、认知理念、破坏行为控制的内在机理,指出贵州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和立法民族性自治性不足等制约因素,并立足贵州民族地区提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控制人的自然本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利益、生态理性行为和生态文明制度变迁等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陆继霞 《人民论坛》2022,(8):120-122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生态观不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秉承和丰富中国古代生态观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心怀世界,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生态观,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是中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通过实践总结的真理,不仅适用于过去、现在,还将赋能未来。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态唯物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生态世界观: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辩证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生态伦理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审美观:美丽中国——人与自然"美美与共"。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9)
正放眼全球,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目标、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3月,"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相似文献   

8.
藏政办发[2009]149号(二○○九年十月三十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加强我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我区草原生态环境,加快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9年将在我区开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我区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西藏自治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20,(8):21-21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遇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当前,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主要是依靠政府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市场参与不够,影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生态素养培育关乎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存,其包含人类主体对生态价值认知、生态知识储备和保护生态行为能力。过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治理生态的思想、行为已不可行,需依靠主体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和个人践行,共同提升全民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云飞 《人民论坛》2022,(22):44-47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蓝图,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宗教文化的生态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整体恶化趋势仍在延续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由近现代工业飞跃式发展而引起的孤立性问题,而是与某些世界观、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有着深刻的联系。在当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宗教文化能够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种宗教关于仁爱万物、泽被草木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描述等等,都表现出深刻的生态意识,促进着宗教活动的生态保护实践,并对树立和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博物馆是在人与社会、自然关系处于某种状态时而出现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产物.近年来,生态博物馆及生态博物馆事业在我国起步并发展.文章乃以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个案,对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保护进行探讨,并提出,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博物馆社区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加大扶贫力度,消除贫困,大力发展教育,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的治理紧密结合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把握边疆生态治理这个薄弱环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边疆生态治理理论,涉及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目标和举措: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就是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边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具体举措包括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彰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创造性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推进边疆生态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文 《传承》2013,(6):146-147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世纪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生态伦理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生态伦理学通过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以达到对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重建。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伦理学相似,二者都反映了生态危机的现实,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旨在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皓 《传承》2013,(8):146-147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世纪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生态伦理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生态伦理学通过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以达到对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重建。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伦理学相似,二者都反映了生态危机的现实,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旨在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上,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并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把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全省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宋豪 《重庆行政》2015,(6):31-32
"十三五" 规划再次重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断、关于生态消费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运用. 新形势下,重庆市秀山县作为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森林生态功能区以及重庆的生态保护发展区,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突出生态优势、发挥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19.
牛建平 《人民论坛》2022,(22):98-100
当前,保护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有效助力。加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有助于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成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成才。要科学审视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全面理解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明晰其科学有效的实践进路,进而实现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架构,培养出具有生态认知、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且能够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代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摆脱生存环境危机,发展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