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正华 《人权》2009,(5):8-12
从1982年迄今,中共中央已经下发了10个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足以显示对农业的重视。文件中最早提出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民经营土地的权益。1982—1986年的5个“一号文件”,反复肯定了农户承包土地的“双包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强化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并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实际,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应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突破产权瓶颈,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流转便利、经营自主的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胆将土地物权所设定的各项权能无条件地交给农民,确立农民对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尽快完成全省480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直接确权给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而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已经无法通过集体主义对农民和农业进行管理,重塑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建立平衡国家与农民利益关系的合理机制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历史变革看警民关系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国恩 《公安研究》2005,(12):58-63
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警民关系发展时代特征不同,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政权初建期警民关系自愿互助期;二是政权强化期警民关系紧张对立期;三是政权稳定期警民关系游离调和期;四是政权稳固期警民关系友善互动期。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处理好警民关系应遵循依法原则、诚信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保障人权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集约与城乡统筹中的"小农"改造(一)理论借鉴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即对传统"小农"经营模式的改造,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途径。理论界对小农的认识主要沿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指出小农"这种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给农业和农民阶级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土地制度变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都给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农民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特别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财政"转型不仅涉及关联制度群改革,还有赖于制度环境的完善与制度变革方式的调整。本文构建了制度环境、制度行为主体与制度变革方式转换的理论框架,并系统阐释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转向市场主导的土地资本化的核心逻辑:制度变革方式由供给主导型转向需求诱导型。在此基础上,围绕发展目标转型、关联制度群转型及运行机制转型构建基于城市金融机制的转型框架。本文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完善地方财税体制、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土地制度变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都给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农民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特别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问题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也可说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一条主线。当前,我省正处于改革深水区与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不仅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点。另一方面,土地制度改革与粮食安全、耕地红线、农民利益等关系到国家发展命脉的关键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我省土地制度改革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稳定推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改  相似文献   

10.
高晴 《新东方》2007,(8):9-12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两大趋向:一是城市化,二是产业化。这两者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更与土地密切相关。城市化是建立在征收农村土地基础上的,没有土地为基础,城市化只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土地稀缺程度尤其突出。辛亥革命100年来,重大社会问题大多与土地相关联;凡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党与领袖,无一不将土地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孙中山倡导平均地权、毛泽东实行土地改革、邓小平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制度决定论"对此问题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回答。这个回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真相的揭示,认为人类社会的诞生、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异化和国家的复归,都是由制度决定的。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真谛的澄明,认为整个社会历史的总规律是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当制度发生变化时,社会历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制度是人的创造物,所以制度决定社会历史的实质乃是人决定。于是,社会历史的性质、主体、动因、动力、目的、过程、宿命、趋势和意义等基本问题亦能随之澄明。或许有人觉得仅凭三个普遍性的事实为前提,就推论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相与逻辑,未免太过简单和轻率。但经说理可知,并不是把社会历史说简单了,而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本来就不复杂。  相似文献   

13.
亮棹 《创造》2008,(12):48-48
党内资深农村政策专家,他主导起草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结束了长达30年的“包产到户”争论,从而掀起了30年改革史中最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农村改革。此后他连续五年领衔制定中央一号文件,最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三次土地制度的存与废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了继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之后的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显露出一些  相似文献   

15.
虞志坚 《求索》2013,(1):257-258,233
李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着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对建党初期土地问题与民生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李达认为,当时土地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特定的社会形态是土地问题的发轫也是民生维艰的根源;土地问题沉重拖累民生;民生维艰呼唤土地问题的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是分析土地问题民生问题的钥匙;土地国有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李达指出,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土地国有。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农村土地改革也整整经历了30年。前面三十年我们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面临新时代的难题。当时代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行进的时候,单纯的承包经营权已不足以承担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7.
郭小龙 《湖湘论坛》2002,15(4):43-44
我国农村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的长期社会实践。反思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变革历程,运用价值尺度审视和评析这场变革实践的效果和意义,有助于加深对党的农村基本经济政策的理解,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农村联产承包制,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体现了主体需要与客观必然的统一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人们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在准确把握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寻求和选择那些有利于自身生…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调查研究?为什么每到重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都要在全党开展调查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在其背后,是一个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内具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土地改革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人民公社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我国农村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 ,依据“耕者有其田” ,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完整产权 ,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直接结合 ,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 ,集中劳动 ,共同经营 ,统一分配 ,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1958~1978年在“左”…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土地政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土地政策博弈中,由于地方政府处于信息优势和操作优势地位,使得中央的土地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功能,形成一种管制和征地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着力提供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性政策,包括建立让地权所有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修改土地相关法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