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湘云 《人民论坛》2011,(10):232-233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胡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20世纪50年代,胡适思想却遭到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猛烈的批判。胡适思想为何会遭到如此大规模的批判?这种现象是偶然产生的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呢?可以肯定的是,偶然因素是有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其中蕴含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胡适:"我没见过他"】1958年9月,钱锺书《宋诗选注》出版。书出版不到半年,遭到批判,被认为是一本用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来编选的书,书中贯穿着一条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路线,是打着反对形式主义的旗帜来贩卖形式主义的黑货,"这面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白旗"必须要坚决地拔掉。有境外媒体对此次批判进行了报道。胡适老友程靖宇看到报道后,在香港买了两本《宋诗选注》寄给胡适,其中一册托胡适转送另一友人。1959年4月29日,胡适收到寄来  相似文献   

3.
《春秋》2001,(1)
1954年,毛泽东借批判俞平伯所著《红楼梦研究》,发动了“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的斗争”,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领域广泛的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毛泽东是胡适的学生,学生批判老师,似乎不近人情,但如果从政治和党派的角度来考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毛泽东曾说过:“吾人唯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对胡适的统战工作沈卫威50年代,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在发动批判胡适思想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对胡的争取。这和抗战胜利时,毛泽东通过董必武、傅斯年争取胡适道义和精神上支持的情形完全不同了。当时毛泽东与共产党人处于弱势,是希望得到胡适作为一种力量的支...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始于“五四”的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西方自由主义在“五四”时期,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信仰自由主义的胡适,在三十年代却转向了对专制独裁的政治依附,这也是历史事实。八十年代的胡适研究,侧重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对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观,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6.
刘颖 《理论月刊》2012,(3):67-70
新中国初期,在武训批判运动中出现了对陶行知的批判.陶行知批判经历了萌芽、开始和高潮几个阶段.在陶行知批判的萌芽阶段,仅仅是在武训批判中提及陶行知.在开始阶段,为了深化武训批判,批判者开始深挖陶行知在武训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在武训批判进入尾声阶段,陶行知批判走向高潮,批判者们集中批判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批判是由武训批判而偶然牵连出来的,但是其偶然背后存在历史的必然,这场批判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启蒙开启了主体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与根据,但随之而来的后果却是虚无主义的肆虐,理性成为最大的非理性.克服虚无主义的各种努力大多数都局限于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而问题的实质却是:虚无主义实际上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资本的必然逻辑.当主体形而上学遭到批判,后形而上学思想开始编织人们的信念与逻辑之网,但这种思想能否经受住资本同一性逻辑的侵蚀?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保持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 胡适人生观,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形成的,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对此作一探讨。无疑有助于同情的了解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一、科学文化的追求 1923年,中国学术界展开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论战的核心,是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即应选择何种价值取向的问题。这一争论是中国社会新旧思想冲突和国际思潮影响的产物。清末民初,特别是五四期间,全盘性反传统思潮崛起,传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遭到全面的批判,旧的道德信仰和价值体系急剧动摇,以至出现价值真空的情  相似文献   

9.
二日省会文化学术工作者成立了"长沙市胡适思想批判讨论会"统一安排各有关单位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讨论工作三日省农业税专业会议闭幕四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结束茶油统购工作的指示从沅资涟洣四水流域抢运出来的积压物资已有二十三万余吨,其中有支持华钢的焦炭,供应厂矿的原煤,出口的锑,交援基建的木材和建筑材料,运往灾区和供应各地市场的粮食,支持滨湖农民春耕的石灰、枯饼,还有土特产等。五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国家粮食市场上市粮食调剂问题的指示,  相似文献   

10.
李凤成 《求索》2013,(7):70-73
1917年胡适留学回国后看到的国内政界乱象,促使他立下了20年不谈政治的决心,表示要专门从事思想文艺工作,冀图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但是面对国民党当局执政伊始发出的参与政事邀请,胡适却又深感机会难得,想要有一番作为,救得一弊是一利。他在1929年"应请"代国民党当局"想想国家的重要问题",但是认真参与政事的胡适所言多与当局真实意图不符。国民党内部派系的博弈和国内外情势的发展,导致他"乘兴来败兴归",因为言论遭到打击和迫害。但结合胡适与国民党当局各方就国家建设问题引发的争议,以及事情演变的具体过程来看,国民党当局也难以逃脱"诱民入罪"的指责。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52.00元胡适是开创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著名学者,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领袖。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对胡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全面而系统研究的著作。胡适一生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都饱受争议。本书于学界热衷讨论的胡适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等论题之外,独辟蹊径,对胡适的政治思想做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对"问题与主  相似文献   

12.
汤伟丽 《求索》2008,(2):124-126
科学主义是胡适思想体系及文化实践的哲学基础。启蒙是胡适科学主义思想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因。以科学方法或日科学精神的布道式宣讲来达到学术与启蒙之间的某种平衡状态,是胡适思想文化实践的重要特征。胡适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具有同时完成思想革命和学术革命的价值意义。但胡适以启蒙为主导的学术追求又有着内在冲突与局限,现实、功利的启蒙追求不仅阻碍并干预了其独立、客观的学术探索,有时甚至会使其述学走向科学精神的反面。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这是个仍需讨论的问题。林彪、“四人帮”借批判孟子大搞“古为帮用”,把孟子研究搅得混乱不堪。现在拨乱反正,我们可以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把孟子思想的研究推进一步了。一、孟子的“仁政”说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那时,除秦以外的各主要诸侯国,封建社会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地主阶级正在各诸侯国夺取并不断巩固政权。从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由于古老的井田制遭到破坏,而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闫红 《小康》2012,(2):112-115
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胡适是响当当的人物。而其结发妻子江冬秀的"菜刀"亦非常有名。据说1923年胡适闹婚外恋,江冬秀抡起菜刀,声称要先杀掉两个儿子,再跟胡适拼命,胡适惊惧之下,从此定心。他们的婚姻得以善终,似乎是江冬秀暴力胁迫的结果。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5.
溥仪是末代皇帝,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言人,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宫中曾经有过一次密谈。他们在宫中谈了些什么?胡适为什么为溥仪打抱不平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声明自己不竞选总统,暗示胡适出选总统;胡适又对记者表示决不竞选总统,云里雾里,到底是怎么回事?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第二届国民代表大会,主要议题是选举总统、副总统,胡适作为国民大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议期间闹出了胡适竞选总统的风波,使本  相似文献   

17.
胡适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赞赏到否定,是随着他对个人主义、自由、民主等现代价值的认识深化而引致的。由于学识广博和思想敏锐,胡适的经济思想或者比具有工具理性倾向的自由主义学者更具预见性,或者比崇尚技术分析的经济学者更早发现计划体制的弊端。胡适对自己早年主张的忏悔,是中国现代合理发展的理论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李莉 《理论月刊》2007,1(9):115-117
绅士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特权阶层,在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反封建的时代话语,使绅士作为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代表出现在新文学的人物画廊,遭到鲁迅的强烈批判。通过"绅——民"关系的描写,鲁迅的鲁镇系列小说生动地揭示了以绅权为代表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对普通民众的精神桎梏,指出国民劣性的根源所在,将封建专制主义批判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赵雪芹 《传承》2011,(9):76-77
胡适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一书中作者对胡适前半生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20.
郑伟 《传承》2011,(24):76-77
胡适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一书中作者对胡适前半生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