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区域合作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越南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有海陆相连的国家,区位优势独特.因此,越南将在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际上,越南已经在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要加强与越南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1-2日,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SIS)主办、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赞助的中国一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就中国-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进行了广泛讨论,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东盟区域及次区域合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本文系此次会议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与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存在着较为接近的合作目标,符合双方及次区域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与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机制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东盟—湄公河流域发展合作计划与湄公河委员会。中国与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对促进次区域经贸发展、构建东盟共同体与东亚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广西处在多区域合作的交汇处,地缘优势突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因此,在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优越的条件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盟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泛北部湾合作是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的典范,有着中国与东盟关系“两翼”的美称。它们在具备相似点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通过对比有益于二者相互借鉴和完善自身,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良好合作基于次区域合作的长期铺垫,尤其是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为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历史视角反思成就与缺陷,希冀探索中国—东盟未来合作的可能路径,共同刻画已经开启的"钻石年代"。  相似文献   

7.
关于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给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揭开了一个新时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中越南的北部省份和中国广西在这一合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已通车的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中越两国之间,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血脉交通线.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已经并正在给各连接点即中国的凭祥和越南谅山的同登和友谊关带来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1986年越共六大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越南对东盟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并决定了此后越南对东盟的外交政策走向。革新开放政策实施后,越南与东盟转变了对立思维,逐渐走向和平合作的发展道路,此后,越南对东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继承性和连续性并存的特点。革新开放政策实施后的越共七大、八大等通过改善双边关系、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与东盟的外交关系。今后,东盟将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中发挥主导作用,越南将会在继承其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同时,继续寻求在东盟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境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5个下湄公河国家政治经济合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关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水平能否冲破瓶颈的重要条件。现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多边机制对于跨境安全问题捉襟见肘、应对不力。2015年11月中国提出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其合作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3个重点领域。因此,该机制的建立为解决次区域内跨界安全问题、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展现其国际秩序建设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本文先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跨境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跨境安全问题、根源与影响,最后指出通过夯实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的互信基础,构建跨境安全治理的合作平台,发挥中国在跨境安全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发挥次国家政府的能动作用,处理好与域外国家和其他合作机制的竞合关系,开展跨境安全治理的早期收获等路径来发挥澜沧江—湄公河机制的跨境安全治理作用,有效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和地区经济融合及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包括越南—中国在内的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最近几年有许多新的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当今的越南经济形势并分析越南和中国经济的合作现状。指出越南和中国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一带一路"倡议被期待将对包括越南—中国在内的东盟—中国经济合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如果相关各方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充分利用这些机遇来共同进行实质性的合作,那么将对促进各方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这一合作符合国际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定位 ,有利于促进东盟内部各国统一化进程 ,其主要机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起到了主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云南作为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应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美 《东南亚纵横》2009,(10):20-23
一、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发展,广西与东盟的旅游业合作正互为主要客源市场,并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一方面,广西到东盟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已是广西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此外,中国各地每年都有大约50万人次经过广西的凭祥、东兴、北海等口岸前往越南旅游。另一方面,到广西旅游的东盟游客人数也在大幅增长。东盟是广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合作方兴未艾,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文化教育合作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也于2010年1月1日建成,中国-东盟合作态势良好。与此同时,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明显扩大,印度-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续有进展。总体看,中国、印度竞相推进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态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货物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加强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合作提出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加快,以及中国-越南"两廊一圈"区域经济带建设提上日程,我国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的经贸、投资和人员往来不断扩大和加深,为之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服务也应当相应跟进.如何顺势而为,以全面发展与越南的金融合作为先导,深化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进而带动和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双方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东盟内部整合、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双速推进、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干扰,使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复杂挑战。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应继续提升政治安全互信、切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助推次区域发展、丰富人文内涵,不断将中国—东盟合作做深走实。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中国与东盟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基础。毗邻东盟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防灾减灾是中国与东盟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是推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把东盟视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努力促成经济一体化.2001年9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协议>,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框架,并在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计划在10年内建成.在东盟10国中,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差异明显,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亲疏,同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不太现实,只有先有所侧重,然后再全面铺开,逐步完成一体化进程.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心,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该积极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趋紧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为广东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东盟次区域合作是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盟区域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广东可以利用自身的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对港澳台经贸优势以及侨乡优势,创新机制,积极参与东盟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0.
2019年9月17日,第12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汇聚智慧共识,共绘合作发展愿景"的会议主题,以及"新时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影响""推进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4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及研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