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结淼 《法学评论》2007,25(5):54-61
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打击跨国腐败犯罪的基本保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此,我国应完善反腐败的国内刑事法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双边立法和合作措施,建立与该公约相衔接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以满足我国反腐败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反腐败刑事法律制度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实体法方面看 ,该公约对诸多行为的犯罪化态度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很不一致 ;从程序法以及证据方面 ,该公约提出的诸多要求 ,需要我国现行法律积极回应 ;从反腐败国际合作看 ,如何加强国际合作 ,创造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 ,对于我国今后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公约所建立的诸多机制 ,为我国积极预防和遏制腐败犯罪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同时也对我国现行刑事法制提出了挑战。如何根据我国实际与该公约的规定相衔接 ,是我国目前需要认真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世界各国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我国应积极制定与《公约》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反腐措施,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何承斌 《现代法学》2006,28(6):180-187
贿赂犯罪体系是否协调、完善和科学,事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成败得失。我国已经正式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对照该《公约》的规定,我国的贿赂犯罪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前提下,重构我国的贿赂犯罪体系,完善贿赂犯罪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现实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高层动态     
吴官正强调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6月12日下午,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做好该公约和我国法律制度相衔接的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反腐败向纵深发展。吴官正指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已经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要本着平等互利、尊重差异、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产返还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卢建平  郭健 《河北法学》2006,24(12):38-4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倡导预防为先、打击为主、强调国际合作、重视资产追回的反腐法律理念与制度机制,为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败行动、提高反腐败成效、促进国际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国际法律基础和强力支持.参照<公约>有关贿赂犯罪的立法规定,对我国刑事实体法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进行考察,认为我国<刑法>对贿赂犯罪的规定与<公约>的相关规定虽然有着许多相互对应的地方,但二者"形似神离",在贿赂犯罪的主体、贿赂的范围、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贿赂犯罪处罚的对称性及刑罚配置等方面各不相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晖 《政法学刊》2007,24(1):64-6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它以联合国公约的形式规定了预防、禁止和惩治腐败行为的定罪、刑事司法程序和国际合作,虽然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犯罪只是作为腐败犯罪其中的一种予以规定,但是,探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控制腐败的规定,对于完善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控制是极其必要的,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贪官外逃带到境外的资金数额令人触目惊心,为此,我国加大了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力度,2003年12月10日,在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签署必将为我国完善现有诉讼制度,堵住贪官外逃后路起到积极作用。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提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与我国反贿赂犯罪法的完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专门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最新法律成果,反贿赂犯罪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应完善反贿赂犯罪立法以推动反腐败领域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我国应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为将来实施公约作好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贿赂犯罪,构成了全球性反腐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它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贿赂犯罪的规制对象、打击的范围和犯罪类型,不仅对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和进行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共同认定这一犯罪的标准,而且也为缔约国履行公约的义务,完善各国贿赂犯罪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2003年12月10日,我国签署《公约》。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公约》。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公约》对我国反腐败产生了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分子,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雷  Chen Lei 《犯罪研究》2005,(3):9-18,3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专门的法律文件,它在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同时,更强调对腐败犯罪实施综合预防战略.<公约>设立专章,对预防腐败的措施作了系统的规定.<公约>的相关规定将对构建和完善我国反腐败预防法律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反腐败立法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反腐败立法缺乏系统性,中国已经签署并将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将推动我国反腐败理念的转变,并推进相关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着重借鉴《公约》中关于腐败犯罪涵义的定位,案件管辖权的划分,犯罪侦查新理念以及预防腐败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部集反腐、防腐于一体的反腐败法律。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包含了大量的刑事司法规定 ,其中核心部分是资产追回机制 ,而这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欠缺。为了加强反腐败的力度以及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 ,有必要参照《公约》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作相应的修改 ,以期更好地开展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最大限度地追回腐败犯罪所得。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0日,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表明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也给中国法治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新课题。就刑事诉讼制度而言,首要的任务是以《公约》相关规定为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适度的理性调整与适时修改,以充分发挥刑事诉讼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功效。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腐败,是21世纪全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2003年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进行跨国流动的腐…  相似文献   

16.
赵秉志 《法学杂志》2005,26(1):16-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世界范围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结合公约规定,我国应当对现行《刑法》中相应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应当引入控制下交付以及监视、特工行动等特殊手段;在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与区际合作方面,也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丽娟  严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1-16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控制腐败犯罪最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公约在第48条"执法合作"标题下,对国际反腐败领域的执法合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执法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务实合作,在反腐败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8.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做好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阶段的有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各国防治腐败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更加积极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展示我们党和政府兑现郑重承诺、履行公约义务、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成效,为反腐倡廉建  相似文献   

19.
慕平 《法学杂志》2007,28(4):82-85
我国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公约》提出或确认了若干反腐败的措施.本文将结合《公约》关于反腐预防的规定,探讨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俞利平 《政法学刊》2005,22(6):20-2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的罪名体系、构成要件、反腐败中的特殊侦查、污点证人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而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与之相比尚有一定差别.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完善的贿赂犯罪罪名体系、构成要件,在刑事诉讼中引入特殊侦查、污点证人等手段完善打击贿赂犯罪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