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潘荣 《湘潮》2005,(6):42-44
上海解放之初,逃窜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趁新生人民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秩序不稳定之机,调集了一批飞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上海狂轰滥炸。其中尤以“二六”轰炸事件为祸最烈。1950年2月6日中午,国民党空军出动B24、B25轰炸机和P51、P38战斗机共17架,分四批窜入上海上空,在北起吴淞、南至卢家湾一带投弹,数以千计的房屋顿时被炸毁倒塌,1600余人倒在血泊之中,闸北、杨树浦、卢家湾发电厂及自来水厂遭到严重破坏,上海发电量由每小时15万千瓦骤降至每小时4000千瓦,由于停电、停水,绝大部分工厂被迫停工停产,有的高楼电梯悬在半空,市民的厕所、马桶无…  相似文献   

2.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不断派遣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在短短的4个来月里,国民党的飞机对上海的轰炸达30余次,导致军民伤亡,房屋被毁,电力中断,供水困难,工厂停工,商店停业……为了反击国民党飞机的空袭,在陈毅市长的领导下,上海军民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展开了一场保卫上海领空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3.
陈辉 《湘潮》2006,(9):48-52
曾被誉为“蓝天上的火眼金睛”的人民解放军探照兵已经消失30年了,但这支部队在我军战史上留下的赫赫战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建国初期,上海遭空袭。危急中诞生了探照兵1950年2月6日,宁静的上海夜空被轰炸机的轰鸣声所打破。这一天,国民党空军从台湾出动了各种飞机17架  相似文献   

4.
陈毅要求把上海的天空保护起来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空军不断侵犯上海,但规模还不是很大。后来,国民党空军在舟山扩建机场,调集了大批飞机。1950年2月6日中午,国民党军出动轰炸机和战斗机共17架.分四批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地。  相似文献   

5.
肖舟 《党史纵横》2005,(9):48-50
上海解放后,逃窜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趁新生的革命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秩序混乱之机,采取种种阴谋手段,疯狂进行破坏和捣乱。其中派遣特务潜来大陆,建立和架设秘密电台、刺探情报,为飞机轰炸指示目标,就是手段之一。上海公安机关与部队密切配合,迅速及时地摧毁了“国民党保密局独立台”等一批敌特潜伏电台,斩断了为敌机轰炸指示目标的黑手,保证了大上海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谁是吴思源1949年10月以后,刷涂着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飞机不断对上海进行空袭骚扰,一开始规模不大,速来速去,丢下几枚炸弹就溜。后来,在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聂荣臻的回忆 1948年5月18日,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毛泽东住处突遭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毛泽东怎样脱险,现在有不同的说法.聂荣臻的回忆被人们引用最多.《聂荣臻回忆录》里是这样说的: "那天早晨,收听完广播,我正在吃饭,听到有机群的轰鸣声.……我急忙走到院里,敌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大了,在城南庄上空盘旋侦察.接着后面传来一阵轰鸣声,声音很沉重,不多时,又飞来两架敌机,这时已经看清是B-25轰炸机.于是,我疾步向毛泽东同志的房间走去……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空军发展史上,有过无数次雄鹰展翅、报捷长空的战例,舒积成、张积慧、王海……这些空中英雄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就曾拥有我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同志亲自乘机对国民党黄安守敌进行空袭,进行了我军空战史上首次“空对地”作战的尝试。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战例,至今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战以止战,兵以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同志们,猛进!猛进!”1939年,随着华中重镇武汉失守,侵华日军南犯长沙,西窥宜昌,并频繁派出轰炸机群,空袭重庆等后方城市。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更加艰难的时刻。然而,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一首激昂的歌曲在重庆嘉陵江畔传唱开来。  相似文献   

9.
陈毅说: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只解放了领土,还没有解放领空,上海只能算解放了一半。后来──上海解放初期,溃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乘华东地区尚无空军驻防和空中设防之际,凭借其空军兵力的优势,利用台湾和舟山群岛的机场,经常从空中对华东各大中城市,特别是对上海大肆轰炸破坏,妄图把地面战争的失败引向对上海等城市空袭,干扰中国大陆战后重建和解放沿海岛屿的进程,并配合从海上对中国大陆的封锁。1949年6月至12月,国民党空军对上海市区的空袭就达40余次,目标基本上都是民用设施和居民,严重地干扰了上海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武器的发展,是先有矛,后有盾;再有击穿盾的矛,尔后,又有抵挡矛的盾……。进攻武器与防御武器的发展,不断革新,不断完善。战场上的对手,同样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军地空导弹部队“道高一丈”后,国民党空军又“魔高一尺”。 国民党空军的3架高空侦察机被我军击落后,他们又改变空中战术,由过去的单批单架改为多批单架;由过去的一种机型,改为两种机型;由过去的  相似文献   

11.
1949年5月27日,十里洋场上海解放了。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胜利。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不甘心失败,扬言要派空军飞机炸烂上海,让共产党接管一个没有电、没有水,一片黑暗的上海。果然,没过多久,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就不断地对市区、吴淞口和沿海、沿江一带进行轰炸骚扰,搅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7,(9):20-24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胜利。而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不甘心其失败,扬言要派飞机炸烂上海,让共产党接管一个没有电、没有水、一片黑暗的上海。果然没过多久,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就不断地对市区、吴淞口和沿海、沿江一带进行轰炸骚扰,搅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27日。十里洋场上海解放了。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胜利。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不甘心失败,扬言要派空军飞机炸烂上海。让共产党接管一个没有电、没有水,一片黑暗的上海。果然,没过多久,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就不断地对市区、吴淞口和沿海、沿江一带进行轰炸骚扰.搅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4.
正1940年7月24日,侵华日军陆军报道部的小柳和日本放送协会的特派员八木登上一架97式重型轰炸机,随日本陆军航空队从山西运城出发,采访和拍摄轰炸成都的作战过程。7月31日,一部纪录片《成都大空袭突然敌机现》在日本上映。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日机临近成都,一架中国空军的双翼战斗机突然出现。顿时,枪声大作。这架战斗机在完成第一次攻击后,立刻  相似文献   

15.
1931年2月7日,上海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了左联作家柔石、李求实、胡也频、殷夫、冯锉,制造了"左联五烈士事件"。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为了揭露这一事件真相,中国上海文化组织想方设法,智勇结合,进行着一场文化秘密战……  相似文献   

16.
萧竹 《党史纵横》2010,(6):56-59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国民党保密局从台湾派遣“王牌杀手”封企曾密赴上海,执行“1243”行刺上海市长陈毅的任务。这项计划是由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制订并经蒋介石审核后批准。台湾方面认为此项计划“必能成功”,但是就在封企曾刚准备行动时,就被我公安机关破获,号称“王牌杀手”、“杀人魔王”的封企曾最后伏法于上海龙华刑场……  相似文献   

17.
一场险些让蒋介石丧命的空袭,引发国民党高层恐慌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对中国的军事进攻,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间谍。这些人乔装改扮,掩藏身份,通过种种关系秘密潜入到中国各地以及国民党当局的各个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刺探中国高级军事情报,为日本的军事侵略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解放后,特别是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进行大规模轰炸以后,上海军民在陈毅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保卫上海领空的战斗。在这场斗争中,锻炼了解放军第一批高射炮兵部队,训练和装备了解放军第一个航空兵旅,建立了解放军第一个雷达营、第一个对空监视哨营和第一个探照灯团,夺得了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制空权,保护了上海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19.
正1940年6月16日上午11点25分,当天第一批空袭重庆的日军轰炸机在汉口上空集合,继而向西飞来。消息传来后,中国空军飞行员立即登机待命。6月的重庆,天气炎热,坐在驾驶舱的飞行员们,全身被汗水浸湿。他们一动不动,眼睛死死盯着附近小山坡上的旗杆,终于,一面黑色的旗帜升起来。黑色象征着死亡,寓意中国空军飞行员每次起飞都抱定必死的决心,誓与敌人战斗到底。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架架战斗机冲向天空,一场恶战即将展开。  相似文献   

20.
一位国民党将军,曾受到蒋介石的青睐,并任过北平市长,可谁也未曾想到,他的儿子就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在北平城里,在国民党上层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也经历着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危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