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台声》2016,(7)
正泉州,古称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44.8%的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在泉州。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泉州府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泉州和台湾一衣带水,明清时期大陆向台湾的几次移民潮中,泉州人捷足先登,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据1926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汉族居民83%祖籍为福建,其中,泉州府人占44.8%,漳州府人占35.2%。  相似文献   

3.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 要祖籍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改革开 放以来,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目前 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五分之四以上。全市现 有非公有制企业21795家(不包括个体工商 户),从业人员123万多人。中共泉州市委高 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按照“企业发 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的工作 就覆盖到哪里,党的作用就体现到哪里”的思 路,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了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闽西是8000多万海内外客家人公认的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祖籍地。闽西不仅是著名侨区,也是台湾近500万客属同胞的主要祖居地。近几年来,龙岩市政协重视发挥客家优势,加强同台湾客家同胞和海外客家侨胞的联谊工作,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百业信息     
百业信息泉州市清科技工业区起步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650万人,是全国首批24个文化名城之一,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历史上曾是我国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清,距离泉州市...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1200多万人,台胞中80%祖籍福建。武夷山是福建著名侨乡,又是台胞出入频繁的地区,台湾知名人士谢东闵在畅谈台湾茶叶史时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到台湾的。长期以来,两岸茶人对  相似文献   

7.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台湾隶属泉州府管辖。台湾人口中闽南籍的占到近80%,而在闽南籍的人群中,95%的人祖籍在泉州地区。在台湾,除了普通话,闽南话几乎是通用的语言。从台湾大选或其他集会上可以看到,演讲者在用普通话演讲过程中,经常夹杂闽南话,以此提高语气语调,可见闽南话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关系源远流长,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目前在台东山籍同胞近20万人,与东山现有人口相当。东山是全国第一个设立台胞接待站的县,现设有两个台轮停靠点。利用这些优势,东山积极开展对台科技引进工作,20多年来,东山引进台湾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台办批准新设6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包括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郑成功故里。至此,泉州市已有3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分别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以及本次新增的南安郑成功故里,数量上居大陆地级市首位。郑成功文化根植两岸泉州南安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辖区内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连接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2006年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又多次强调: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歌仔戏、南音等都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之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上杭是台湾450万客家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至今保留着李、张、丘、廖等30多个客家姓氏始祖的祖祠、祖墓,他们的裔孙遍布海内外,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乡亲前来寻根谒祖。上杭县收藏着115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的客家族谱,是客家人向外播迁、繁衍生息的重要史料和寻根谒祖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1.
饶秀峰 《台声》2001,(5):23-24
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来自台湾桃园的吕氏宗亲恳亲祭祖团一行 45人在吕秀莲胞兄吕传胜先生的带领下,回到祖籍地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吕厝龙潭楼探亲谒祖。   南靖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明清时代南靖县有 50多个姓氏、 3600多人迁徙台湾,现在台湾 2200多万人口中,南靖籍的有 100多万,约占台湾总人口的 5%。   3月 23日早上,台湾吕氏宗亲恳亲祭祖团在南靖县委统战部、台办、台联和省、市台办领导的陪同下,前往书洋镇田中村吕厝。当汽车到达田中村时,只见村口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1000多名小学生和群众手捧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台湾省共有1900多万人,其中高山族同胞约有40万人。高山族同胞,是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鲁凯族、卑南族、雅美族以及平埔族人的总称。台湾当局称之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行政上又划分为山地山胞和平地山胞。“现今台湾山地居民分布在12个县,30个山地乡,214个村,576个部落,30余万人口。此外,台北市、台北县、基隆市、高雄市、屏东市等地,大约有3万余名都市山胞”。本文拟根据近年来台湾的有关报道,对台湾高山族同胞当前的社会处境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历次入闽的河洛人,大部分聚居在彰州、泉州、厦门等地区,所以台湾人称闽南迁居台湾而祖籍在河洛的人为“河洛人”或“河洛郎”。实际上,居住在中原河洛地区的人却很少自称为“河洛人”,“河洛人”是由台湾传回来的称谓。福建厦门大学著名方言专家黄典诚教授曾发表过一...  相似文献   

14.
晋江市地处海峡西岸中部,与宝岛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县级市和著名侨乡,常住人口103万人,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万人,流动人口超过70万人。晋江的经济发展模式——“晋江模式”,被理论界誉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模式之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00.3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经济实力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五位。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在福建省公安厅、泉州市公安局的领导下,晋江市保安服务公司于1988年5月创办,辅助公安机关开展人防、技防、物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1200多万人,台胞中80%祖籍福建。武夷山是福建著名侨乡,又是台胞出入频繁的地区,台湾知名人士鲥东闵在畅谈台湾茶叶史时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到台湾的.长期以来,两岸茶人对大红袍与冻顶乌龙这两种同宗同源的茶叶有着特殊的情感,并籍此在武夷山展开了频繁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1,(2):15
福建泉州晋江机场已成功申请为两岸直航新航点。晋江机场1月4日透露,已向相关主管部门报批,拟先开通台北桃园和台中两条直航线路,方便两岸民众春节返乡探亲。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泉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  相似文献   

17.
福建晋江市与金门隔海相望,其围头半岛与金门相距仅5海里,是祖国大陆距金门最近的海上交通要道。正因为两地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了特殊的历史和人缘关系,所以晋江开展对台直接“三通”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人缘血缘无法阻隔 晋江市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晋江籍台胞在100万人以上,超过晋江本地人口。这种血缘的  相似文献   

18.
文史研究     
《政协天地》2014,(2):79-79
屏南县政协编辑的《甘国宝文化研究》文史专辑日前出版。全书计25万字,一百多张图片,汇编海峡两岸甘国宝文化研究会在大陆和台湾各种报刊所发表的史料文章。  相似文献   

19.
正3月31日至4月6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全国台联台湾高校学生"文史研习营"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潘玉腾出席、来自台湾铭传大学的30余名师生一同参加了开营式。研习营期间,台湾同学先后与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师生开展交流,聆听"台湾文创的经验与启示""闽南乡土与泉州特色"等专家讲座。两岸学子同听讲座,共游校园,热情交流,互换联系方式,彼此增进了了解。  相似文献   

20.
岁月长流,不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云天阻隔,难断两岸同胞骨肉深情。台湾居民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祖籍地在福建闽南一带,他们讲闽南话,生活中保留着闽南的风俗习惯。居住在台湾各地的连氏家族和福建长泰江都社的连氏家族以及漳平市新桥镇白泉村的连氏家族,本是同根同源、血缘相亲的骨肉宗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