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下达后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农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负责领导管理的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极需进一步改革完善。一、农村全融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发展银行县级机构确立以来,确实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支持农业、发放扶贫专项贷款…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发[1996]3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全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豫政[1996]63号(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三日)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对进一步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论坛》2006,(7):87-8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深化农业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业金融服务”的战略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今日中国论坛拟召开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农村金融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突破,拓展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渠道,为银企之间架设互动合作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让农村信用社从低谷中崛起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地区分行课题组去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业与农业银行的隶属关系全面脱钩,成为独立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给农村合作金融带来机遇和发展环境,激发了广大金融干部职工务本求实...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现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现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如下决定: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多层次贸、工、农综合经营的格局。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忠宝 《今日广西》2008,(12):63-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08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目标,是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形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8.
曹双马 《山西政报》2007,(14):38-38
众所周知,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金融是弱势金融。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信社如久旱的禾苗,喜逢春雨的滋润。刚刚有了些绿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等方面来分析,我国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给信用社职工的思想带来很大冲击,使信用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09,(9):29-29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热点话题,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成为代表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谋划和落实。市政府批转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掖市2008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投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和建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机制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农村经济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浙江省是农村工业化和民营企业大省,也是民间资本充裕、金融机构活跃的省份之一。本文拟联系浙江农村金融的现状,结合义乌市信用联社的实践,就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新路子作一理论探讨。农村金融现状:缺乏健康的融资主渠道 我国农村金融的载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当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出机构,加强信贷资金的集约化经营,以增加在中心城市业务投入的力度。不少地方,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从县级支行上收,农村金融资源…  相似文献   

14.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张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氛围,...  相似文献   

15.
韦文孟 《当代广西》2010,(17):34-34
田东县是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唯一的试点县,试点工作于2008年12月启动,分三年实施。在改革中,田东县除了推出能繁母猪保险、"两属两户"保险、农房保险之外,还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公司经营、农民自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内部经营机制的调整马能泽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将是今后几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调整农业银行现行的内部经营机制,尽快实现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整体转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看法。一、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1,(5):59-59
自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六五"计划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至今已有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几经努力而效果并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配套的体制改革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具有由政府主导的典型特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对我国农村金融成长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成长缓慢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个体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前沿》2010,(13):170-172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总结"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对于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尤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相应配套的体制改革,才能科学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进入"爆发"期,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