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53年夏,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后、也是最紧张的阶段。为彻底粉碎敌人拖延时问的梦想,迫使其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发动了大规模反攻。“奇袭白虎团”便是金城战役中一次极为出色的战术行动.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出色的一仗。  相似文献   

2.
奇袭白虎团之战,是在抗美援朝时期金城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3师袭击号称"白虎团"的南朝鲜李承晚首都警卫师第1团团部的一次歼灭战。此次袭击,彻底打疼了为和谈制造麻烦的李承晚集团,把敌人拉回到谈判桌前。今天,这面白虎团团旗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1953年,赵士君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股股长,奇袭“白虎团”之战,他虽然没有亲历战斗,却是实实在在的幕后英雄。志愿军68军203师正面之敌是李伪军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之一,其团旗及各种车辆上都印有白虎图像。志愿军203师师部命令607团派出一个“化袭班”,趁金城反击战全线发起攻击时,化装成敌溃退的搜索队,插入“白虎团”团部,彻底捣毁敌指挥机关,配合插入敌军的尖刀营一举全歼“白虎团”。  相似文献   

4.
秦岭 《党史博采》2002,(12):33-35
提起电影《奇袭》和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来,可谓家喻户晓。但若问起电影改编前的原作者是谁,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位当年出生入死进行实地采访,并详尽及时地报道了“奇袭白虎团’英雄事迹的战地记者,名叫王程远,今年已经72岁了。40多年来王程远老人一直隐居在乡村,从不向人炫耀他那段辉煌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5.
奇袭白虎团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斗之一,因消灭了李承晚部队首都师号称王牌军的白虎团而闻名于世。后来人们了解这次战斗,大多是从电影《打击侵略者》和新编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然而,电影和戏剧反映的只是这次战斗的部分情节,而关于这次战斗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指挥这次战斗的志愿军20兵团68军203师师长杨栋梁“擅自”改变命令,提前5分钟开炮发起进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上级布下天罗网,数万敌兵一袋装。毛泽东思想把我的心照亮,浑身是胆斗志昂。出敌不意从天降,定教它白虎团马翻人仰。"东区攀枝花大道中段一栋老小区楼的六楼,包月禄老人坐在自己小小的书房里,哼着京剧《奇袭白虎团》的片段。他戴着毛毡帽儿,唤来自己的老伴儿再次确认自己的仪容整洁,等待记者的来访。阳光照不进来的房间,有些阴冷。老人坐在沙发上,目光所及之处,是电视柜  相似文献   

7.
1953年7月的一天,通讯员急匆匆跑进连部,向我和连长报告:有任务.我和连长一路小跑,赶到军部.丁盛军长把我俩叫到作战地图前布置任务:这次战役是要歼灭南朝鲜的王牌军白虎团,彻底打掉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伪军不可一世的气焰.你们连的主要任务是拿下866主峰高地、42.4高地和西山腿子高地,扫平穿插部队前进的障碍."敌人占据有利地形,有凶猛的炮火,你们尖刀连有没有决心拔掉这颗虎牙?"我和连长一下子明白了,我们连要为打白虎团打前站(后来才知道是奇袭).我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劲儿,胸脯一挺,足跟儿一磕,猛地一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有我们腰斩七军的丁盛军长的指挥,有我们英雄团长赵福顺的带领,有我军强大的炮火支援,我和英雄连长史林标一定能够带领全连战士拿下主峰阵地,为消灭白虎团打好前站!"军长满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8.
正1953年夏,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几年浴血奋战,侵朝美军和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受到重创,正在板门店进行的朝鲜停战谈判即将签署协定,然而就在这时,南朝鲜李承晚公然叫嚣:"停战对我们意味着死亡……",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早日结束朝鲜战争,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全线出击,给李承晚军致命一击。我志愿军20兵团受命组织实施这场战役。兵团司令员杨勇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相似文献   

9.
203师在我军序列中是一支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部队,说平凡,是因为它资历浅,直到解放战争中期才诞生,参加战役战斗少,产生高级将领少,甚至在80年代就撤消了番号。说伟大,是因为它具有蓬勃的朝气,作战勇敢,多次发挥特殊作用,是后起之秀的最佳代表,闻名天下的奇袭白虎团就发生在该师。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抗美援朝中奇袭"白虎团"的故事.但是,此次奇袭"白虎团"中,勇敢的志愿军官兵"顺手斩得小楼兰",全歼美军"555榴炮营",并缴获该营营旗的事情,却鲜为人知.时至今日,这面美军"555榴炮营"营旗还保存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旗宽76厘米、高50厘米,整体呈长方形,尾端为倒V字形,底色为红色,上面印有黄色的"OH"、"555"字样及交叉轴图案.  相似文献   

11.
正刘培善是我军的著名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在姜埝指挥部队对日作战,曾带兵参加泰安、孟良崮、济南、淮南、淮海等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指挥的部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鲜为人知的是,从1929年1月刘培善参加湘赣游击队起,到1938年1月湘赣游击队被整编  相似文献   

12.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打得十分艰苦、能够展现我军顽强作战风格的一场战役.但至今很少有人知道,李德生曾是这场战役的前线总指挥. 1951年,李德生所部被改编为志愿军的一个师,由他担任师长,入朝作战.不久,李德生就被提拔为三兵团第十二军的副军长,接着又参加了金城战役.  相似文献   

13.
他叫陈仁华。在四川万县分水镇见到这个年近70的老人时,很难与“英雄”二字挂上钩。1951年3月,他与英雄黄继光同期入伍,并同赴抗美援朝战场。1953年6月12日,在威震敌胆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部队发起对美军有“京畿堡垒”之称的十字架山的攻击。陈仁华所在的连是这次战役夺取主峰的突击连。战斗中,他一人先后打掉敌人的五个火力点。第一个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顶峰……  相似文献   

14.
金城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动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53年7月13日开始,到7月27日结束,历时半个月。共歼敌5万余人,收复失地178平方公里,给金城地区之南朝鲜军以毁灭性打击,迫使敌人在朝鲜停战协定上乖乖地签了字。  相似文献   

15.
1940年的夏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为粉碎华北日军的全面进攻,打破其“囚笼政策”,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决定集中八路军第120师、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以破坏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为重点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后,我军参战兵力迅速增至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6.
每逢新战士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都要放映《奇袭武陵桥》这部影片。这是一部由兵演兵,官演官的军事教育片,是沈阳军区献给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不久,便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拍为故事片《奇袭》,以后几乎年年十月份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都上映,在文革期间也没中断过。说明这部电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某个侧面。但是大家看这部片子时,却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更不知《奇袭武陵桥》为什么要改为《奇袭》?漫说今天的观众不清楚,就是当年参加过拍摄工作的大多数同志也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话得从1958年秋天说起,当时总参二部召开部队侦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趁现在很多侦察人员还  相似文献   

17.
杨根思, 1922年冬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贫农家庭。他曾被迫给地主放牛,给资本家当童工,也曾靠拉人力车勉强为生。   1944年 2月,杨根思参加了新四军, 1945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把一生献给党。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荣获“华东三级战斗英雄”、“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等称号。 1950年 9月,光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 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1月 25日,中朝人民军队发动第二次战役。杨根思奉命率全连战士承担了 1071高地堵截敌人的艰巨任务,并决定自己带领三排占领 1071高地前沿阵地小高岭。 11月 29日…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相册中,珍藏着几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1953年7月22日,六十八军二○四师赠送给炮兵第二○一团二营“金城前线挫敌胆,反击战中显威风”锦旗时拍摄的.这张照片经常勾起我对四十多年前金城战役壮阔场面的回忆.1 金城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动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53年7月13日开始,到7月27日结束,历时半个月.共歼敌5万余人,收复失地178平方公里,给金城地区之美伪军以毁灭性打击,迫使敌人在朝鲜停战协定上乖乖地签了字.我所在的M—13火箭炮兵第二○一团(当时我任作战、侦察参谋),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  相似文献   

19.
鞍海战役(1946.5.23—6.3)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战略防御阶段,为牵制国民党军进攻和策应我军四平大撤退,在辽南一带进行的一场战役.鞍海战役就其战役规模和激烈程度来说,不是很大,因此一直不为人们所关注,但鞍海战役对改变我军四平之战后极其不利的态势和对以后东北战局的潜在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也揭开了几十年来党史、军史学界一直关注的四平之战后国民党为什么没有攻过松花江之谜.  相似文献   

20.
11月15日,俄罗斯军方披露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俄空军苏—27战斗机和苏—24MR 侦察机日前在日本海成功避过美舰雷达侦测,对美田“小鹰”号航空母舰发动“奇袭”演习,使得舰上美军阵脚大乱。这意味着,如果是在实战中,美国这艘唯一永久部署在海外的航母已经葬身海底了。这是自美国军舰“科尔”号在也门被炸后,美国海军暴露出其防卫漏洞的又一起严重事件。美国海军事后虽证实俄罗斯战机曾飞过“小鹰”号,但否认所谓“奇袭”说法,使此次“奇袭”事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