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太行山老区,在白求恩工作生活过的河北省唐县、涞源、阜平等许多地方,流传着许多他的感人故事。 五块大洋 抗日战争时期,唐县的葛公村,曾是白求恩卫生学校即后来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所在地。白求恩经常率领医疗队从这里出发,外出巡回医疗。 一次在行军途中,白求恩突然下马向路边的小山坡上跑去。随行人员不明情由,也纷纷跟着在后边跑。原来山坡上有一位老妇人带着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在挖野莱。白求恩跑到老人眼前,从衣兜里掏出仅有的五块大洋,匆匆塞到老人手里。看到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的洋人和后面紧跟上的“队伍”上的人,老人和孩子都惊呆了。当老人得知眼  相似文献   

2.
志愿参加新四军 1941年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政治委员刘少奇在苏北盐城迎接了一位志愿参加新四军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中国战斗了9个年头,参加过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3.
4.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来赞扬白求恩的崇高革命精神。熟悉白求恩的人都知道,白求恩是个急性子,他对人民对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也有着火一样的性格。他工作勤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消极懈怠、不负责任、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动辄大发脾气,大吵大嚷,如霹雳雷电,毫不留情。但对少年儿童,他却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他以高度的国际主义关爱之情,似春风细雨,润育着异国他乡的朵朵花蕾。戎马倥  相似文献   

5.
在上杭才溪纪念馆“九军十八师”陈列室里,陈列着一张画面已经发黄的照片。照片上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正在抗日战争最前沿阵地旁的简陋屋子里抢救八路军伤员。在白求恩大夫正面拿手术刀正在为伤员动手术的年轻医生,就是上杭县才溪镇下才村发坑农民的儿子林  相似文献   

6.
1939年初,我一二○师主力奉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命令,为帮助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开赴河北省河涧县地区。由于当时作战频繁,伤病员多,又缺医少药,救治伤病员工作到了极端困难的地步。此时,得知加拿大共产党员、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脑外科主任白求  相似文献   

7.
杨烨 《党史博采》2007,(1):52-53
<正>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太行山区的曲阳县北宋家庄教会卫生所,有一位传教士、医务工作者,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胸怀正义,为当地人民的健康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晋察冀边区领导人的称赞。她就是国际友人凯瑟琳·霍尔女士。  相似文献   

8.
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 员,著名医生。1936 年德意志法西斯侵犯 西班牙时,他曾经亲 赴为反法西斯的西班 牙人民服务。1937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 发,他率领加拿大美 国医疗队,于1938年 初来到中国,支援中 国的抗日战争,最后 献出了宝贵生命。毛 泽东高度赞扬他的无 私精神,撰写了《纪 念白求恩》一文,指 出:“白求恩同志是 加拿大共产党员,五 十多岁了,为了帮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纵览》2009,(11):45-48
今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70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本刊编辑部特编发此文。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10.
11.
赵云山 《党史博采》2002,(12):36-38
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和新西兰的凯瑟琳·霍尔女士,从不同的国度来到遥远的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战士和抗日干部、群众医病治伤,鞠躬尽力,受到广大军民的敬仰和爱戴。同时他们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共同斗争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国际情缘。  相似文献   

12.
1938年6月,正当抗日的烽火在华北大地上熊熊燃烧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自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切地接见了他。对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八路军和边区人民向他致谢。他说:“这里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大夫很  相似文献   

13.
提起白求恩,国人无一不晓,但谈到柯棣华,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柯棣华的感人事迹不亚于白求恩,他继承了白求恩的未竟的事业,在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整整战斗了三个春秋,他像白求恩那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看见书桌上这只珍贵的加拿大制造的特殊钢笔,就会思念我最敬爱的爸爸,就会想起他告诉我的关于这只笔的感人故事。那是发生在1937年我父亲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父亲郑殿阁出生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那是一个坐落在太行山脉五台山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15.
<正>他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对他的评价,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的模范标准;他用生命在异国土地上书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他的名字成为中加两国友谊的象征。他,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加拿大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和白求恩交往的故事,因为两个伟大人格的辉映,总是那样感人至深,照耀历史。白求恩为何选择延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像个谜。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  相似文献   

16.
1941年3月的一天,苏中沿海某日军据点。一位传教士模样的德国人和两位随从打扮的中国人正在接受日军哨兵的盘查,哨兵示意他们打开随身携带的皮箱。只见那位德国人不耐烦地大声用英语说道:“德国是贵国的盟友,难道连盟友都不相信吗?”哨兵见传教士有  相似文献   

17.
邱明 《党史文苑》2024,(3):28-29
<正>1990年在北京的一次书画展上,一位年过七旬的独臂老将军满怀深情地与白求恩画像合影,弥补了半个世纪来自己没有与白求恩大夫合影的憾事。他说:“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位老将军就是开国少将彭清云,也是白求恩亲自输血救人故事的主角。  相似文献   

18.
山东"打工" 1911年,琼·尤恩出生于苏格兰,儿时举家移民加拿大.她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汤姆·尤恩是一位工人出身的革命家,后成为加拿大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汤姆·尤恩把家迁到温伯尼市,终日为革命奔波,无暇顾及家庭.1927年, 16岁的琼·尤恩离开学校,到一间洗衣店打工.后逢圣瑟夫医院护士学校招生,琼·尤恩便成了一名...  相似文献   

19.
诺尔曼·白求恩,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已光荣殉职55周年,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直至今天,依然光彩照人。“那是我能够最有用的地方” 1890年3月,白求恩生于加拿大的格雷文赫斯特城。  相似文献   

20.
1979年是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1890—1939)逝世40周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在那年特地出版了《纪念白求恩》大型纪念刊。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收集选印了白求恩本人的一部分写作,和有关的图片,读了使人倍加钦佩白求恩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诚和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本纪念册内载有一张贺龙和白求恩、布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