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效力,阐述了应用在具体案件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作用,并提出了解决手机短信不可确定性的方法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
刘博 《法制与社会》2011,(4):145-145
手机短信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一种新生媒介形态,它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等的所有优点,但是,涉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所以手机短息证据的应用可也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万慧  孟耀军 《法制与社会》2011,(29):118-119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使用已经全面普及,人们对手机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纠纷,如短信诈骗、侵犯人格权、离婚及强奸等。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证明材料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案件受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对短信的证据属性认定以及证据种类界定的能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一种新生媒介形态,它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等的所有优点,但是,涉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所以手机短息证据的应用可也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沈宝 《天津检察》2009,(1):48-49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记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案件中,成为一种新型的证据形式。为此,笔者拟对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机这种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笔者近来办理了四件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这四件公证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韩某在与妻子谈及离婚财产分割事宜期间,其妻在发给他的手机短信中言明:某财产系在婚前由韩某父母赠与的.韩某申办公证的目的是证明其婚前财产已经其妻承认:(二)李某系某法院的法官,其经办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在败诉后,通过手机短信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和恐吓,为取得证据后阻止其行为,申办公证:(三)洪某家庭的“第三者”向其发手机短信,称其丈夫对该“第三者”的情感才是最深的,洪某为证明其丈夫的婚外恋行为,申办公证;(四)在离婚诉讼期间,王某发现其丈夫的手机中有其与第二三人进行情爱交流的短信,便隐瞒其丈夫,将其手机带至我处申办保全证据公证,以证明其丈夫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7.
蒋凭 《法治研究》2007,(12):15-16
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各类犯罪案件中,包括经济诈骗、恐吓骚扰、敲诈勒索、贩卖毒品、贪污挪用、行贿受贿、信用盗窃等,特别是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挪用、行贿受贿等案件,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电子证据,如此一来,搜查扣押电子证据对破获各类案件和打击犯罪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短信已进入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然而在现实法院审判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使用却遇到包括手机短信效力如何认定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即围绕民事诉讼中有关手机短信的使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曾报道了一起房屋产权争议案件。在该案中,法官依据当事人提交的网络聊天记录为证据,认定房屋产权归属及房屋装修补偿款数额。网络聊天记录以数据电文证据的形式出现在法庭上并不是新鲜事物。近几年,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站页面等数据电文证据频频亮相于民商事诉讼中,而《民事诉讼法》并未有直接规范该种证据的法律条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相似文献   

10.
对于卖淫场所的卖淫行为,如何通过证据的收集来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归责,直接影响了案件的定性和量刑。侦查机关在办理涉及卖淫类案件过程中,对于各类涉及卖淫类案件所需的证据标准未予明确,致使关键性的定罪证据出现缺失,为后续的案件审理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以案说法,从分析案件定性着手,并从全程跟踪、指导侦查人员侦查取证等方面出发,阐述如何来完善该类案件的取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农民集体之间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行政确权中关于各类证据如何才能得到正确的采集及运用问题分别进行了初步详细的阐述,强调正确采用证据的前提是必须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尤其是要重视证人证言这类证据,避免以刻板的证据认定原则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这类特殊的案件,以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局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类职务犯罪案件中大量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被存储于硬盘、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这就为检察机关获取犯罪证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检察技术人员通过对这些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如文本、邮件、照片、影像以及上网历史记录等)进行分析.进而获得大量数字信息,并从中寻找涉及犯罪动机、案发过程、犯罪分子的活动特点以及各类犯罪分子之间的联系的线索.为各类案件的侦破提供帮助。开展电子证据鉴定工作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相似文献   

13.
李军 《法制与社会》2013,(30):113-114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一种,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使视听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在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如视听证据,包括提讯全程录音录像、监控录像、手机短信及通话记录、电邮、电子文档等音视频证据;多媒体举证,即庭审过程中用多媒体方式出示采集整理的文字、图片、照片、视频等证据资料。此外。法律宣传以及检察文化方面也在凸显其现代高效、直观生动的特性。视听技术在检察业务中日益体现出重要作用。本毫就数字化试听技术的概念以及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证据正逐渐被社会接受,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手机短信证据效力仍存在分歧。本文分析了手机短信证据属性,并对如何保障手机短信证据效力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5.
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后,取消了审查环节上的退查,检察机关对提请逮捕的案件只能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据统计1999年呼市地区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报捕案件955件,1414人,经审查不批准逮捕160件275人,占总数的16.7%和19.4%,新城区检察院不批捕案件1999年则占总数的23%和25%,高于全市平均数,2000年上半年案件占18.4%,人数占据26.3%,从中看出不批捕案件在受案数中占有相当比例,下面就这类案件情况针对不批捕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证据在整个案件中起着关键作用,公安机关在侦破各类刑事案件中,至始至终围绕着收集证据,寻找线索到确定证据,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7.
吴同 《犯罪研究》2011,(3):81-8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网络赌博犯罪日渐猖獗。由于网络赌博犯罪具有空间跨度大、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和赌资流动性大等特点,这对侦查机关提出了挑战。笔者从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入手、在分析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模式。基于此模式,侦查人员通过相关性、功能性和时间性等三方面的调查分析,进行网络赌博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农民集体之间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行政确权中关于各类证据如何才能得到正确的采集及运用问题分别进行了初步详细的阐述,强调正确采用证据的前提是必须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尤其是要重视证人证言这类证据,避免以刻板的证据认定原则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这类特殊的案件,以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李燕 《法制与社会》2011,(4):146-146
在检察机关自侦的贪污贿赂案件证据体系中,言词证据因具有证实犯罪事实的直接性而具有重要价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证人改变证词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到自侦案件的质量。这既有言词证据特点方面的原因.也有贪污贿赂案件特点方面的原因,更有侦查人员收集、固定证据态度方面的原因。应当通过端正侦查人员对待言词证据的态度、采用科学的询问(讯问)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庭审中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来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宝鸡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公正执法、加强监督、依法办案,以证据为核心,狠抓案件质量,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审查起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自1999年至2002年6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