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都春霞 《前沿》2007,(7):79-80
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新形势下提高在校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本文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客观分析其原因,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黔东南地区凯里学院51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男生和女生均出现比较一致的情况;性别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民族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建议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时代,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样化,网络虚拟社会的美好与幻化,城市化带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无不挑战着年轻人的身心素质,公安大学生也是一样。结合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研究工作实践,公安院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警校适应问题、情绪以及压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婚恋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部分是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部分是由学生所受教育和所处环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本文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方法阐述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周建军 《传承》2010,(24):140-141
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这既有高考引发的恶性竞争的原因,又有学生、学校、社会和教师自身的原因。当前,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一些解决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以期对维护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帮助。教师只有正视社会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发展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君 《前沿》2006,(9):90-9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本文从6个方面探讨怎样处理好以往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书贵 《传承》2011,(29):64-65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则显得尤为明显。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海鱼 《前沿》2004,(12):106-10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与发展,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构成原因,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坚持以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咨询为辅,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从多个角度反思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忽视了社会综合因素的集合效应;教育者只重“言教”不重“身教”,言行不一导致教育失信,效果甚微;“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缺乏对青少年点滴行为的纠正和指导。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晓琳  李菊顺 《前沿》2013,(2):106-107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环境对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旨在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