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言 《廉政瞭望》2010,(1):69-69
唐僧看似迂腐软弱,但笔者认为他实是一个成功的好领导。理由如下: 一、有超强的驾驭能力。、唐僧组阁的取经班子,虽说只有四个人,要想管好还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看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每当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妖怪,抡起金箍棒便打,而唐僧却念起“紧箍咒”时,心里很是不平,真想去拿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我觉得,象孙悟空这样的人(应该说是所有的入),头上有个“紧箍儿”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如果没有“紧箍儿”,孙悟空不但取不了真经,成不了正果(顶多是个妖仙),甚至会把“天宫”闹个底朝天。唐僧的“紧箍咒”,对孙悟空来说,其实是一种监督,一种制约。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虽然误解过孙悟空,错念过“紧箍咒”,但唐僧没有坏心眼儿,不…  相似文献   

3.
从“唐僧取经”说开去郭连山重读《西游记》,对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有了一点新感受。唐僧西天取经.一路关山叠叠.艰险重重.但师徒四人却踏平坎坷.取回真经.成就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大业。唐僧之所以不虚西行.终有所成.固然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根本的一点还在于观音菩萨...  相似文献   

4.
段子     
《廉政瞭望》2014,(14):78-78
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等候取经人相救。唐僧到达此地,爬到山顶欲取掉灵符来解救孙悟空,可是怎么念经也不行。仔细一看,只见灵符上写着四个大字:按揭合同。  相似文献   

5.
段子     
《廉政瞭望》2014,(19):80-80
生活现状:想过八戒般的生活,却承受着悟空般的压力,但只有沙僧般的本事,还时不时能听到唐僧般的唠叨。  相似文献   

6.
<正>《西游记》有载,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曾向观音菩萨发誓,自此一门心思甘作唐僧门徒,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确保师父毫发无损、一路平安为己任。另一方面,唐僧也认为,能收孙悟空这样本领高强、武艺高超的徒弟于麾下,也是“幸事一桩”。然而一旦遇到降妖除魔之事,师徒二人总是各吹各的调,彼此龃龉不断,不是唐僧埋怨悟空草菅人命、乱杀无辜,就是悟空恼怒唐僧“老眼昏花”,连妖怪也不识得。  相似文献   

7.
张庆之 《党风建设》2002,(10):11-11
小时候听老师讲《西游记》,当听到妖怪来抓唐僧时,心里禁不住纳闷起来:“妖怪与唐僧无冤无仇,怎么要去抓唐僧?”当老师说唐僧肉吃后能长生不老时,我疑问顿消,心里还悄悄地想:如果别人给我一块唐僧肉吃该有多好,以后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8.
退休在家闲着无事,又一次阅读《西游记》。读着读着,脑子里竟冒出这个“怪”问题: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因为在吴承恩笔下,唐僧师徒取经之路,可谓处处布满险恶,时时充斥诱惑。有美味佳肴的诱惑,有舒适生活的诱惑,有金钱美女的诱惑,有做官发财的诱惑,更有生与死的考验。可是他们师徒四人却一个也没有被击倒,而是勇往直前,直赴西天取经,最后满载而归。唐僧尽管心善轻信,也常常上当受骗,甚至身陷险境,但他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心中有佛,一心想着去西天取经,所以任凭各路妖魔软硬兼施,花言巧语,也难改变其初衷。孙悟空虽然生性顽劣,但正因为他出身石…  相似文献   

9.
贾先存 《学习月刊》2012,(13):36-36
神话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打遍天界无敌手。但同时也是个品行上有严重不良记录的“麻烦制造者”.无视天庭规则.自称齐天大圣.偷蟠桃.盗仙丹.大闹天宫。对这个有前科、服过500年徒刑的人才.佛界并没有把他打入另册.永不录用,而是发挥其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11):102-103
唐僧师徒四人一行前往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皆因唐僧而起。除了极少数好色且热爱生活的女妖想和他做一世的恩爱夫妻之外,绝大多数妖怪都是为了尝一尝唐僧肉,以达到自己长生不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媒体刊登了某系统“全国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整整三个大版面的先进名单中,机关中几乎全是“书记、局长、处长、站长”等,企业中几乎全是“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这就不免令人纳闷,为什么被评为先进的都是官呢?据笔者了解,有些单位评选先进人物,往往  相似文献   

12.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  相似文献   

13.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个贪吃、贪财、贪色、贪玩的角色,即使算不上贪官或腐败分子,起码也算个违纪分子。然而,猪八戒却与唐僧师徒一起战胜了种种诱惑和艰难,走完了取经之路,功成圆满之日被如来赐封为“净坛使者”。人们必定要问,猪八戒凭自身的德行是难成正果的,但却成功了。为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16):60-60
孙悟空的能耐很大,曾从地府闹到天庭。保唐僧西天取经,观世音菩萨恐其野性未驯,设法给他戴上了金箍。靠念“紧箍咒”,使孙悟空完成了西天之旅,最终修成正果。“紧箍咒”是一种管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需要“紧箍咒”。党纪国法、纪律条例、制度规定,堪为“紧箍咒”,这个“紧箍咒”有强制性,但也依靠人们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真实与虚假     
当生活中充斥着虚假的时候,我们渴望真实,幻想真实。但是,我们却往往很难去追求真实,赞美真实,捍卫真实。因为,真实是自然的、客观的,它不免带有丑陋、粗糙、残酷;而虚假则是那样的悦目、圆滑、多情。比如,白骨精的真实面目是丑陋可怕的骷髅,而她的虚假面目却是善良的老妪和妩媚的少女。明乎此,你才能理解那个慈善可爱的唐僧,为什么要对追求真实的孙悟空念紧箍咒,并开除他去西天取经的“队籍”,把他赶回花果山。真实没有诱惑力,而虚假却有强烈的诱惑力。唐僧能够抵挡住美女的诱惑,却经不住虚假的诱惑蒙蔽。你买了假货,大呼…  相似文献   

17.
陈晋 《党的文献》2006,(2):80-82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  相似文献   

18.
精简     
《廉政瞭望》2011,(12):65-65
一天,唐僧对三个徒弟说:“为师接到天庭,的通知,说鉴于取经队人浮于事,浪费严重,为节约开支,必须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员。按照这个比例,刚好是精简一个人。大家议一议,看精简谁最合适。”  相似文献   

19.
高突 《当代党员》2008,(8):45-45
大象处处都是大的,耳朵大,但大耳朵遮住了耳洞,不容易听得清楚;眼睛大,但两个眼睛分得开,看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脚下那一小块地方;鼻子大。但除了吸点水给自己浇点凉以外。嗅觉似乎并不灵敏;腿脚大,虽然步履平稳,但也步履蹒跚,难以跑动;肚子大,里面出了草食,还有什么呢?重庆人的大象心态是非常明显的,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20.
为官一任,如何保持一个人民公仆的优良品质,成为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言道:“当官一阵子,事业一辈子。”我们不是封建官僚,而是人民公仆,当官,说到底就是为了百姓做事。“君自民间来,莫忘民间事”,当是一种本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做好人难,做官的要求就更高,做一个好“官”就更难。同样都是官,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铸就丰碑,历史铭记,人民赞颂;成克杰、胡长清、李真……昙花一现,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