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轩航 《学理论》2012,(15):22-23
2010年12月由突尼斯开始的中东变局,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并导致多国政权更迭,随后叙利亚和也门引发了剧烈动荡。时至2012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持续。中东地区大震荡引发的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发展和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与此同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长期存在,局部的战乱、动荡、局势的紧张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发达国家对于日渐强大的中国产生强烈的不安,总在伺机寻找借口或暗中作祟,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以巴三方首脑会晤7月11 日在马里兰州的戴维营开 始举行。这使得近几个月来不稳定因素增加、和平进程处于十分复杂微妙的中东地区和平又出现了契机;同时,这一地区和平面临的新挑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近中东地区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 ──6月 10日执政长达30年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因心脏病突发而撒手人寰。他的突然去世不仅对叙利亚的政局,而且对叙以和谈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形势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其次子巴沙尔虽已接班,但初出茅庐的巴沙尔能否控制住政权、把握住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他…  相似文献   

3.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4.
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扇动着“隐形的翅膀”,采取多种手段对伊朗、叙利亚打压施压。美国主导亚太地区7个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为其军事重返亚太铺路搭桥。其实,美国一场全球性的“隐形战争”大幕早已展开。为此,《南方周末》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军事专家余爱水——  相似文献   

5.
是否对伊朗动武考验美伊两国尤其是布什政府的战略意志连日来,美国武力攻打伊朗的传闻不时见诸报端,海湾局势充满紧张。但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美国一方面大军压境,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重申,美国没有入侵伊朗的计划,将继续通过外交方式向伊朗施压,以解决双方间的矛盾。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4月份更迈出重要一步,前往叙利亚访问,寻求叙和伊朗合作,以解决目前美国的中东困局。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中东地区,仇恨、对立、分裂成为政治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充满变数。第一大变数: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是中东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受持续动荡的影响,近来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同时,地区激进势力渐趋活跃,反美力量日益壮大。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埃及“穆斯林兄弟会”、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布什政府一手主导的国际反恐进程,整体推进效果不彰,陷入越反越恐的泥潭。由于连绵的冲突和仇恨累积,中东和平进程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8.
中东地区长期的紧张状态,令美国、中东和整个世界都承受不起一直以来,美国都是影响中东地区局势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即将上台的美国民主党新政府采取何种对外战略、何种中东政策,将直接影响中东局势发展,关乎中东几大热点问题的走向。如果新政府的中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邻国,也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又是反对以色列最坚定的阿拉伯国家。它对巴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的立场及其应对中东局势恶化的策略对事态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色列国的创建人本·古里安曾经说过:“没有埃及,以色列不会面临战争;没有叙利亚,以色列不会实现和平。”可见,叙利亚在实现中东和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月中旬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随着利比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各国将撤离在利人员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东局势继续紧张、复杂、动荡。阿以矛盾在深化,阿拉伯国家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分歧也在继续发展。两个超级大国剧烈争夺,在实际上划分势力范围。人们认为,中东一时不会打大战,也不会太平,将继续是一个局部战争和动乱不已、充满矛盾和对抗的世界热点地区之一。 记者最近去中东五国(埃及、约且、叙利亚、黎巴嫩和突尼斯)采访,深感当地朝野人士对中东局势的症结有着清楚的认识,越来越要求依靠阿拉伯自身力量和增强团结来解决中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从长期控制中东的目的出发,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抛出了民主改造中东的方案和措施.但是,由于美国自身不同时期战略任务的矛盾,美国中东民主化改造方案与中东民主化客观进程的矛盾以及中东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民众文化心理结构,不仅使得这一战略的前景暗淡渺茫,而且还将使未来中东地区的局势面临更大的动荡与冲突.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20,(2):59-59
美伊——危机暂缓动荡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8日表示,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的袭击并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但同时表示愿与伊朗就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特朗普表态未提及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美伊危机暂时缓解。不过,双方的敌对关系本质上没有改变,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仍将继续,未来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14.
乐艳娜  田晓航 《求知》2013,(11):61-63
从埃及清场行动到叙利亚化武危机,国际社会又一次为中东乱局所困扰。从2010年12月开始的被西方舆论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西亚北非动乱,没有给这片已经充满族群教派争斗、社会经济矛盾的地区带来预想的春天,反而在久拖未决、反复激化的巴以问题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动荡名单:伊拉克、伊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15.
<正>中东目前的热点是也门局势、伊拉克和叙利亚问题,但巴以问题还是中东未来潜在热点。埃及在塞西当选总统后能否实现政局稳定、海湾国家政体是否被冲击甚至被更换门庭、伊拉克库尔德区的分裂图谋能否得逞等,依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1.也门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以沙特为首的联军对也门的轰炸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海湾战后的4次中东之行中,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今,贝克在叙利亚宣布接受美国召开中东和平会议的建议之后匆匆第五次来到中东。这一次,对贝克来说,机遇是比较好的。因为,阿拉伯国家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再次作出巨大努力。 7月17日,首站叙利亚。贝克同阿萨德总统会谈后说,阿萨德无条件接受美国建议是“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中东局势任既有热点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动荡和分化组合在国际社会斡旋下,黎以双方8月14日接受了联合国1701号协议,于贝鲁特时间8月14日8时实行全面停火,从而结束了双方历时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作为交战双方,以色列和黎真主党各自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中旬致信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重申美国的立场:美国认为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克林顿表示,美国作为中东和会的倡议国之一,决心发挥有效的“全面伙伴”作用,继续努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为此,克林顿在不到一个月内两次派遣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到中东地区进行穿梭访问。这些表明,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的最后协议后,美国把缩小叙以分歧作为其外交的重点。但是,叙以之间的立场目前还相去甚远。 以色列总理拉宾通过克里斯托弗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提出了一揽子和平方案,以期解决戈兰高地问题。按照拉宾的方案,以色列将用5至8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撤出1967年占领的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从撤军的第一阶段开始,以叙两国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双方互设大使馆,开放边界,建立经济联系,双方边界建立非军事区,并在非军事区内驻扎美国军队,安装预警系统,以便保障两国边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紧张动荡的黎巴嫩局势和再次升级的两伊战争造成的西亚危急局面,使海湾国家感到严重不安。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的国防大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讨论了海湾地区的形势发展,研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台湾岛内局势严重动荡,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同时,涉台国际环境有更加复杂化的趋向。但从总体上看,涉台国际环境仍然对我有利。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及其调整变化,历来是涉台国际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去年 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导致海峡两岸关系再度严重恶化后,台湾海峡发生严重冲突的现实可能性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当选后,美国对台湾海峡爆发冲突的担心始终存在。可以说,防止台湾海峡发生冲突,已成为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重点。正因为这一政策重点的突出,使涉台国际环境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