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我省家畜主要寄生虫病得到基本控制,但人兽共患的棘球蚴病的危害显得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将天祝、漳县和环县列为棘球蚴病的防治试点县,要求卫生、兽医部门对人、畜棘球蚴病实行综合防治,争取在我省尽快控制此病。为了更好地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有效地防治此病,我们于1991年在上述三县和天祝羊场进行了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夏河县牛羊包虫感染情况调查王建国,任德义(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兰州730030)夏河县是甘肃省人、畜间包虫病的高发区。为进一步摸清畜间包虫病流行情况,及其感染特点,我们对该县部分乡所屠宰的部分绵羊、牦牛包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开展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为制订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1~1986年在全省17个地、州的76个县、市进行了调查,先后在642个点上剖检不同年龄猪1947头,检出蠕虫33种,参照过去调查的资料,目前我省现有猪寄生蠕虫共35种。通过调查研究,对全省猪寄生蠕虫的种类、分布、感染率与感染强度,以及流行动态等均有较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庆阳地区羊寄生线虫病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全区大面积推广成年羊寄生线虫病的防治,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当年所产羔的驱虫工作尚未得到重视,影响当年羔羊的成活、秋季抓膘,并在第2年春之期大量死亡。为了摸清当年羔羊寄生线虫的感染规律,寻求最佳驱虫时间,评价对当年羔羊进行驱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于1990年3月至1991年5月,在庆阳、华池、环县、两峰选点进行了当年羔羊寄生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和驱虫试验。  相似文献   

5.
由于缺乏一种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有效驱虫药,使包虫病的防治未曾取得应有的进展。一种对未成熟的和成熟的细粒棘球绦虫都能驱杀的药物,并且具有杀灭虫卵的效力,是用于治疗和防治的理想药物。 泛美兽毒感染病研究中心,为了发展防治计划,几年来开展了抗细粒棘球绦虫药物的研究。包虫病是地方流行病。此病在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秘鲁的Sierra和巴西的Rio Grandedosul州;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地方开始执行防治计划,决定研究南美洲宿主与寄生虫的关系,研究吡喹酮抗犬的细粒棘球绦虫的效果,以决定它能否被推荐  相似文献   

6.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之一,在新疆86个县市均有流行,绵羊的发病率平均为50%,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87年自治区防治地方病办公室和自治区兽医防疫总站把和硕县、特克斯县、呼图壁县三县作为人畜包虫病防治试验点。 基本情况 和硕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牧畜总数为123700头(只),其中绵羊占80.84%,家犬4500余条。特克斯县以牧业为主,牧畜总数为521500头(只),其中绵羊占77.39%,家犬12000条。呼图壁县以农业为主,牧畜总数为32580头(只),其中绵羊占79.33%,有犬11289条。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的天祝县、环县和漳县的9个乡为家畜棘球蝴病综合防治试点。在完成流行病学基线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相灭绝病原模式,用毗喳酮药饵对试验区的所有犬每月进行一次高密反无污染性驱虫,并在年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经过两年半(29个月)的综合防治,使三县试,点内大的细粒棘球绦虫平均后来率由1991年的34.32%下降到1993年的01家畜(牛、羊、猪)棘球蚴病的平均感染率由56.81%降为9.25%;绵羊的间接血凝(IHA)阳性率由79.47%降为35.56%;天祝县1岁绵羊的棘球蝴病感染率由1991年的98.46%下降到1993年的28.57%,脱感率达70.98%;2岁羊的感来率由85.87%下降为33.33%,脱感率为61.19%。  相似文献   

8.
窦兰清,1943年出生于甘肃省榆中县.1967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被分配到甘肃省环县兽医站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从事兽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际、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13项.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由各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猝狙在反刍兽特别是绵羊中较为普遍,而在马属动物中的流行则甚为罕见。1964年原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丘兆伦曾在甘谷县九墩马场从两例软腿病病马的病料中分得两株魏氏梭菌。近年来,在甘肃省平凉、庆阳等地区马属动物魏氏梭菌病相继发生,原甘肃省畜牧兽医工作队王焕新等同志,在平凉、环县、镇原等县病马病料中也分离到魏氏梭菌,其毒素具有较强的毒力,患马罹病后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多数死亡。1973年6月,环县曲子、樊家川等公社先后发病16匹(马12匹、骡1头、驴3头),死亡10  相似文献   

10.
路德民(原名路邦贤),1891年1月28日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许原乡上吕曲村一纺织手工业兼作农耕家庭。1914年夏考入陆军兽医专科学校,1918年毕业派往通县在中央第四旅见习半年,经陕西督军署调回任第一旅炮兵营上尉兽医,半年后又调陕西骑兵团充三等兽医正,骑兵团后改编成混成旅,担任兽医院工作兼办军医院工作至1925年4月。1935年6月被聘为陕西原绥靖公署兽医训练所教官。1937年6月调任陕西省政府家畜保育所检查组主任和兽医训练所教育主任。1939年在宝鸡县开设私营兽医院。1939年12月在西安陆军第二兽医院进行家畜传染病防治工作兼药库主任。1941…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陕西省畜禽寄生虫普查工作讲习会纪要》精神,尽快完成《寄生虫分志》(畜禽部分)的编写任务,以提供防虫灭病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76年3月至6月在汉中地区进行了畜禽寄生虫的普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皮内试验尽管是一种古老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操作简便,反应结果快速,故仍在广泛应用。绵羊包虫病的皮内试验,兰州兽医研究所在五十年代就进行过研究并予以报道。当前普遍认为,同时应用2~3种免疫学诊断方法,综合诊断绵羊包虫病,可提高其检出率。因此,我们拟定了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和皮内试验等3种方法协同进行包虫病诊断的方案,故对皮内试验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包虫病的诊断是监测本病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免疫学诊断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等优点在包虫病的诊断中已显示出很大潜力,尤其是多种诊断方法同步进行,能提供更可靠的诊断结果。本试验正是基于这一点来研究皮内试验(ID)、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绵羊包虫病的诊断效果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14.
包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赵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张文宝张壮志哈斯巴提齐普生(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Hydatid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牧区给人畜带来严重危害。为此,国内外对本病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15.
羊“春乏死亡”是西北牧区阻碍养羊业发展,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在本院和兄弟单位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绵羊主要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发现冬季羊体内有一个寄生幼虫高潮期,进而提出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驱幼虫技术,即旨在驱除羊体内感染不久的幼虫为主的早期驱虫方法。这项技术经过试点后,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使羊“春乏死亡”大幅度下降,畜群繁殖成活率明显提高。笔者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在甘肃省许多地区流行,危害相当严重,但有关本病病原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为开展科学有效地防治,尽快控制本病,促进全省养猪业发展,我们于1997年以全省34家规模化养猪场和69户专业户养猪场为对象,对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1材料1.1...  相似文献   

17.
由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vipneumonia)引起的绵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已成为世界性分布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本病能感染不同年龄、性别的绵羊、山羊。在我国陕西、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辽宁等省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1987年在甘肃省也首次确定了该病的存在。为了解本病在甘肃各地羊群的感染情况和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年以来,对甘肃省的酒泉、阿克塞、金塔、张掖、皇城羊场、天祝、古浪、景泰、漳县、环县、合水、华池等县(市)进行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血清:被检血…  相似文献   

18.
2月23日,辽宁省农业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刚刚结束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8年辽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家畜棘球蚴病(下称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绵羊、牦牛、山羊、猪等中间宿主的肺、肝、脾等脏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域人也易感,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 此病广泛流行。我省多见于川西北高原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为了摸清此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本州石渠县进行了牦牛、藏绵羊的棘球蚴病调查。  相似文献   

20.
我部马骡中近年流行一种以结膜炎为特征的眼病,发病率高,传播快。为了有效地防治,我们进行了发病情况分析、细菌学检查和临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发病率高:自1978年以来,每年均有发病,1978年发病率高达57.4%。近几年来由于加强防治,发病率有所下降(1982年降至12.2%。 2.有明显的季节性: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发病,而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气候炎热时发病最多(30%以上),8月上旬以后逐渐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