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3年到2012年,央视春晚已经走过近30个年头。早些年,民间流行的“除夕三部曲”是“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现在则变成了“年夜饭、放鞭炮、怨春晚”。春晚高姿态的孤芳自赏、无牵挂的自娱自乐,老脸、植入广告、程序化操作……越来越多的人指责曾经的“精神年夜饭”变成了“剩饭”,越来越多的山寨春晚、地方春晚开始联合夹击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2.
春节作为传统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人们在田间庆祝丰收新年来到,三千多年的延续中,过年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去的大年有数不清的习俗:“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而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数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美满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3.
农历春节传承至今,有人说“年味”是一年比一年淡,像年夜饭前的祭拜祖先和土地神、春节期间不煎炒烹炸、包素饺子、守岁、初一拜年等等都因为时代的进步或逐渐消失,或得到改良,但唯独过年放炮这一极具中国特色、也极具争议的“年味”却一直没有变。  相似文献   

4.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5.
爱的味道     
刘永 《中国保安》2014,(3):78-78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农历每年的大年三十,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人们称这一天叫“过年”。过大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而在大年三十包饺子,则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既连接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又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其中所包含着的民族情结、亲情关怀和人文色彩,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过春节,不单汉族过,少数民族也过。云南26个民族,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民族都喜欢在腊月30至正月15期间过迎春节。节日期间的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也不同,真可谓五彩缤纷。云南建水县、石屏县一带的彝族和汉族一起过春节。每年腊月24日,彝族同胞便进入了过年的准备阶段,一家男女老少都为过年的事而忙碌,男人们忙着备年货、杀年猪,女…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4,(4):61-61
@人民公安半月刊:民警的年夜饭,吃什么?有的说,“方便面”。还有的说,“没有好吃的.都是对付着吃点”。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交警皮皮哥:绵阳交警,在路面演绎着自己的春晚,在路面吃着自己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8.
春节即将到来,闸北区委宣传部部长陈永弟伯伯和办公室主任钮荣森叔叔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家问候我和我妈妈,还带了生活用品。在得知我今年要回家乡过年的消息,陈伯伯提议让我在上海过一次年。我好奇地想知道在上海过年和在家乡过年的区别,就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陈伯伯就来电话告诉我春节里的安排。大年三十的晚上,陈伯伯带我去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则是钮叔叔带我去他家玩;大年初二是宣传部科长朱瑾阿姨带我外出游玩;大年初四,就去陈伯伯家。听了这么丰富的安排,我想,这个假期生活一定很丰富吧!  相似文献   

9.
周天柱 《台声》2024,(3):76-77
<正>那一年,受台湾文友阿文的诚邀,去台北过年。终于能见识到舌尖上的台湾除夕年夜菜了,令“馋猫”眉飞色舞。抵台的第二天即农历除夕。那天吃完午饭,阿文家里的女眷们纷纷身系围腰,忙碌起来。身为全家的总指挥,经常来往于两岸的阿文自喻为台湾版“家庭春晚总导演”。“总导演”一开腔,就语出惊人:年夜饭就是团圆饭。一年到头全球各地的台湾郎在外打拼,可除夕之夜必须赶回台湾,图的就是能吃一顿亲人烹煮、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这一顿饭无论如何必须在家里吃!  相似文献   

10.
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重亲情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合家团聚之时,不少人开始走出家门,到饭店里举行家宴,这就为商家带来了“年夜饭”商机。近几年,“天价年夜饭”不绝于耳。88888元、18.8万元,多么动听,多么吉祥!但这样的年夜饭却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质疑,为什么呢?显然,人们质疑的不是年夜饭,而是它的“天价”。有人说,天价年夜饭”是“周瑜打黄盖”,商家愿打,消费者愿挨,不应去说三道四。果真如此吗?家庭消费虽然是…  相似文献   

11.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21,(3):56-57
【今年你在哪里过年?】春节临近,为了疫情防控,全国多地陆续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有人响应号召留在工作地过年,有人视疫情发展情况还在观望。您在哪里过年?疫情之下,引导大家“减少流动”,需要哪些配套措施?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能过个平安年!@有钱的冰美式:当然不愿意不回家,但为了省去之后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服从安排。家是过年的地方,但健康才是家人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旅游过年”成为新潮流。但关于年轻人如何过春节、年味是否变化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在“形式”层面,尚未切入春节体验的核心实质。因此,既要对年轻人过年之“变”予以归纳,也要理解其不同过年方式中“不变”的文化意涵。在变化的层面,年轻人主动选择在旅程中的异城异乡过年,是家庭结构核心化、流动能力增强所致;追踪新媒体节奏,从线上狂欢转向现场欢聚,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引流效果;到他乡寻找年味,展现出年轻人守护乡愁的努力。而在不变的层面,不论在何地、形式如何,“要过年”依然是年轻人的共同诉求。在旅游过年中求新、呈现自我、表达情感、寻获归属和认同,体现出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追求,反映了中国式“文化春节”的魅力与活力。对于年轻人的春节文旅潮流,既要给予充分供给和满足,亦要恰当引导和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13.
春节到,过大年!要过年了,笔者在此给敬爱的读者朋友们拜个早年啦,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吉祥如意!说起春节,谈到过年,咱们中国人那叫一个乐吆,扫尘,贴春联,贴福字,挂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多种多样的欢庆方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发展为相当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拜年,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14.
热词     
春节前后,一个《春节衣锦还乡装腔指南》的漫画视频在网上蹿红。该视频诙谐地展示了过年回家一族“装有钱、装有权、装成功人士”的心态。“衣服LOG0越大越有型”、“手机铃声调成英文歌”、“把旅行箱的国内标签换成国际标签”……种种做法被网友归纳为“中国式装腔”。  相似文献   

15.
对于过年,记忆里年画、饺子、烟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风俗。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过春节与放烟花爆竹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事,不放烟花爆竹,春节好像就少了点啥。要数最让我永久鲜活的事儿还是那放爆竹了。  相似文献   

16.
说春节习俗     
说春节习俗□辛夷“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去沽酒,三十贴门神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黄河流域流传的年事歌谣。农历新年,古代叫“元旦”、“元日”,俗称过年。年的起源与农业生产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过年的禁忌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4-24
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人们说话做事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吉祥”,期盼在来年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正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新春佳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且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年,一位阔别近半个世纪海峡对岸的亲人,回到了大陆风光秀丽的皖南池州姐姐家过年。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但每年新春来临之时,我那年逾古稀的母亲都会不由自主地念叨着台湾的亲人,会情不自禁地述说起那年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19.
年夜饭吃啥?     
“吃过了吗?”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往往先问吃。 这种习惯语言,反映了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吃饭自然成了第一件大事。 除了混饱肚子以外,还想吃点好的,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其中尤以春节也就是旧历的新年,在食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怎样穷的人家,一年辛苦,到了过车,也总要改善一下生活,除夕晚上这顿年夜饭,上祭祖宗,下祭自己的五脏庙,总是要吃好的。杨白劳出门躲债,到了大年三十,也要把卖豆腐剩下的几个钱买二斤面回家包饺子过年。  相似文献   

20.
除夕,飞雪飘然而至,漫天飞扬的雪花增添了春节的温馨与祥和。各家各户忙忙碌碌,喜气洋洋,呈现出一派节日团圆的气氛。多少年了,春节带给全家团圆的企盼,总因父亲忙于工作而难以如愿。如今父亲退休了,全家入该过个团圆年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一个个飘雪的除夕之夜涌上我的心头……我5岁那年除夕,母亲准备好了年夜饭,全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到桌前,突然唐叔叔披着一身雪花闯了进来,对父亲一阵耳语,父亲立即拿起大衣,对母亲说:“你们吃吧,局里有重要事。”匆匆出门上了三轮摩托,消失在漫漫大雪中……盼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