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场性骚扰问题不仅是当前世界的一大社会难题和道德难题,而且成为十分棘手的政治难题和法律难题。本文对职场性骚扰的特点进行了梳理,着重研究了职场性骚扰的雇主责任,并针对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性骚扰看我国雇主责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近期发生的数个性骚扰案例说明性骚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我国对其的法律规制尚为空白。各国关于性骚扰的立法表明适用雇主责任制度来规制性骚扰行为是一个不可阻挡的立法潮流。文章将性骚扰定性为一种侵权行为,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构建雇主责任制度,并建议在我国的《民法典》中规定该制度以规制性骚扰,尤其是工作场所型性骚扰行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 ,性骚扰已成为各国较为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 ,对此 ,各国立法情况不一。我国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如何从民法角度理解性骚扰的含义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以及怎样对受害人救济等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从性骚扰成为一个法律概念以来,学术界给予性骚扰控制制度的构建以极大热情,而性骚扰的界定是这一构建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界定性骚扰应以性自主权为中心,围绕侵权行为四要件限定其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5.
职场是性骚扰的多发领域,职场性骚扰在侵权主体、侵权客体、侵权行为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性骚扰的特点,有必要进行单独的法律规制,这也符合一般国际实践。我国《民法典》第1010条第2款确定了用人单位有防止劳动者受到性骚扰的义务,用人单位职场性骚扰防治义务的落实正是解决职场性骚扰问题的重要一环。但我国现有立法存在过于原则化的问题,反映至司法实践则表现为审判结果的随意性,既无立法指引又未形成“经验道路”,这不利于用人单位职场性骚扰防治义务的实现及对相关主体的保护。因此,有必要从性骚扰受害者、性骚扰施害者以及用人单位三方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出发,完善我国关于用人单位职场性骚扰防治义务问题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性骚扰行为是侵犯妇女人身权的行为之一。我国虽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有限的立法并未对性骚扰行为做出准确而又可操作的界定,性骚扰案件面临着许多困惑。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要通过界定性骚扰的概念、完善性骚扰的责任制度、修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增设性骚扰规制条款等,为防治性骚扰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7.
建立性骚扰的法律规制体系还需要逾越许多立法障碍,根据我国性骚扰现状和相关立法,应将其限定为女性受到的职场性骚扰。通过立法分配举证责任,降低证明标准,是我国关于禁止性骚扰的立法意图得以贯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关于“求职过程中的性骚扰”这一立法空白,从现有法律体系出发,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这一新的性骚扰问题的规制之苍白无力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对这一新的性骚扰行为在没有正式出台专门的Ⅸ反性骚扰法》的前提下,高效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制的唯一缓冲途径进行了正反论证,即在现有法律体系下,应当将求职中的性骚扰问题纳入劳动法领域加以规制。因此,强烈呼吁立法部门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性骚扰法》来弥补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在法律英语和法律汉语的不同语境制约下,利用历史解释、文献检索、文本分析以及博弈论等方法,对比研究国内外性骚扰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重点是我国性骚扰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法律适用。主要结论是,汉语言媒体对女和性充满激情,《妇女权益保障法》亦在舆论压力下立法禁止性骚扰,但未界定其法律概念,未归纳其法律特征,且未在法律汉语语境中交叉注释以赋予其可诉性,以致于司法语言不得不远离性骚扰的骚扰,而仍依其固有法律思维与逻辑推理来定纷止争。既然不能解决法律问题,性骚扰立法就应修正,要么完善,要么废止,以维护法律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请直面性骚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国家的法律中没有关于性骚扰的明确规定 ,实践中对该种行为的认定和惩治都没有法规可以遵循。 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答复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性骚扰的议案》的陈癸尊等 32名人大代表 ,指出我国目前立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2 0 0 1年在西安审理的第一起性骚扰案件受到了媒体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终因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而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本文介绍了性骚扰的概念 ,性骚扰行为在国际国内存在的情况以及国外有关性骚扰的立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防治性骚扰立法的较为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关于性骚扰的立法发展及法律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关于性骚扰的立法发展历程为:20世纪70年代性骚扰的提法在澳大利亚出现,但法律未明确规定;1984年奥可拉汉(O'callaghan)诉罗德(Loder)案的判决是法律对性骚扰的首次界定;1984年澳大利亚制定<性别歧视法>专章规定性骚扰,1992年该法经过修正.本文亦对性骚扰的概念、性质及表现、责任人和赔偿等的法律原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性骚扰现象是潜伏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尚未得到认真对待的严重问题."性骚扰"是针对他人(特别是女性)行使其所不希望的性的言行举动.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对受害人的心理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要加强"性骚扰"方面的立法建设工作,从法律的层面上对"性骚扰"者进行严厉的制裁.  相似文献   

13.
性骚扰在我国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司法诉讼的难点。对性骚扰应进行合理的界定,针对我国性骚扰立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性骚扰立法的具体建议。用立法的方式来规制性骚扰,是应对性骚扰的现实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中性骚扰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与一般的侵权行为相比,其具有普遍且损害结果严重的特性,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研究性骚扰行为发生的原因,了解性骚扰行为的发生规律,从而进一步制定针对性骚扰的防治措施就成了当务之急.性骚扰行为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就其主要原因而言,主要包括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及个体原因四个方面.这四个原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导致了性骚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职场性骚扰严重侵害了雇员的权益,同时也扰乱了职场秩序.从民事侵权理论的角度,对雇主侵权责任的形态、选择进行对比与研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议我国制定《劳动法修正案》对职场性骚扰进行规制和责任承担,同时提倡欧美国家的工作单位内部防止性骚扰制度,来有效防治性骚扰.  相似文献   

16.
性骚扰问题探讨——由全国首例性骚扰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性骚扰及其特征 ,并结合全国首例性骚扰案 ,针对性骚扰在我国令人堪忧的现状 ,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行政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被女权主义法学研究者忽视的美国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时至2016年,鲍曼教授开始提醒女权主义法学研究者重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事实上,作为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智识成果,双系统理论已使研究者意识到法律在公私领域的不统一,进而批判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并关注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视角理论对识别出法律的男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