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春秋》2021,(1)
正孟良崮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著名战役,是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的大兵团山地运动战、速决战。此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开创了华东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相似文献   

2.
1947年5月,我作为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的主管作战参谋,参加了山东孟良崮战役。194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军以汤恩伯为兵团司令,率领整编二十五、七十四、八十三共3个整编师,以八十三师为右翼梯队,二十五师为左翼梯队,七十四师为中央梯队,向沂蒙山区发动进攻,企图彻底摧毁共产党沂蒙山区根据地。5月10日以前,除八十三师落后约20公里左右外,二十五师、七十四师均基本到达临沂北5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3.
孟良崮巡礼     
孟良崮,一个名扬中华大地的名字。 1947年5月16日,经过三个昼夜的激战,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栗裕的指挥下,一举歼俘了国民党自称五大主力之首的“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军长莫敌率部投降纪实(湖南)张绎佐1949年八、九月在湖南衡宝战役时,莫敌是国民党的一个师长。该师在青树坪战斗中被我146师歼灭,而莫敌侥幸逃脱。小股残敌随其逃窜广西后,莫敌升任军长。莫敌在广西收罗部分残余,新组建了一个敌军军部和一个师部3个团...  相似文献   

5.
1946年9月3日至9月8日,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亲自指挥下,发起了著名的定陶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书写了我军历史的灿烂篇章。战前态势1946年8月28日,蒋介石调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以齐头分进的战法,分东西两路向陇海路以北的鲁西南解放区展开了“钳型攻势”。徐州绥靖公署之第五军、第十八军、第四十八军、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八十八师等东路之敌经丰县、沛县、单县向成武推进;郑州绥靖公署之敌整编第三师、整编  相似文献   

6.
韩兢 《黄埔》2006,(5):42-45
孟良崮战役1947年3月底,蒋下令调韩练成入总统府参军处。这是韩第二次在蒋身边参与机要,但参与程度要高很多:送蒋的战报最后经韩,蒋批的命令最先经韩。韩意识到这正是周恩来的“高谋”——“在战役—战略层面上为党起作用”。5月11日鲁中会战分析会后,蒋叫韩到办公室:“鲁中会战已经打响,一兵团(司令汤恩伯,黄埔六期大队长)的对手还是陈毅,你对他的战法熟悉,我想听听你的想法。”韩:“方案我都看了,共军善打运动战,我们在鲁南就吃了这个亏。我倾向‘以整七十四师为中心吸引共军主力,再发动10—12个师围歼’这个方案。一兵团七十四、二十五、…  相似文献   

7.
曾昭度 《黄埔》2010,(5):34-35
“七七”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在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师三十七旅七十四团任代理团长兼第三营营长。  相似文献   

8.
曾昭度 《黄埔》2013,(2):26-27
“七七”抗战爆发时,我在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师三十七旅七十四团任代理团长兼第三营营长。  相似文献   

9.
<正> “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打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核心,这一战略思想在无数的战争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贯彻这一战略思想,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0,(1)
正周张战役,即1948年3月11日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的胶济线西段战役。这是山东战场我军从防御转入进攻进而解放山东全境的第一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在胶济线上的防御体系,孤立了济南和潍县之敌,为扫清胶济线敌人打下了基础,配合了全国各解放区的反攻;同时,淄博全境的解放使渤海区和鲁中区连成一片,数百万人民获得解放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极大地调动了解放区军民的拥军、参军、支前热情,为解放山东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史诗,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力的赞歌,是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血火炼狱。到底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此文将向你揭开惊心动魄的谜底。军情危急1934年7月,持续了半年的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终以“堡垒政策”的新战术,突破了苏区的四周防线。“门户既开,堂奥难保。”从7月中旬起,国民党军的先头部队,分为六路渐向苏区纵深推进。北路军陈诚第八纵队两个师,已集结在泰和准备进入兴国县境;薛岳第六纵队一个师沿永丰县的藤田、沙溪向古龙岗开进;第三…  相似文献   

12.
百团大战     
《黄埔》2016,(1)
正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此役,同时出动105个团40万兵力、20万民兵,向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华北敌占主要交通线开始总破击,至  相似文献   

13.
“七&#183;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李默庵正在庐山集训,担任集训总队第一大队中队长。7月12,李默庵在蒋介石发布抗战声明的会上被任命为第十四军军长,率所部第十师及第八十三师北上待命。当日下午,即下庐山,20日率部在安阳集中。接着,进兵河北涿县,转赴石家庄、太原,旋调晋北忻县,坚守待敌。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5.
当淮海战役刚刚开始之际,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三个半师23万余名官兵,在何基淬、张克侠率领下,于1948年11月8日临阵起义,让开台儿庄一带运河百里防线。我解放军直捣徐州,切断了国民党黄伯韬兵团退路,从而全歼了黄兵团。何基拌、张克侠长期埋伏敌营,等待时机,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率部战场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此,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说:“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大胜利。”(一)张克侠190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献县。中学时,正值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强加于中国“二十一条”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张克侠…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春秋》2017,(4)
<正>抗战爆发后,山东作为华北的门户,成为敌、伪、顽、我各方势力必争的战略要地。在山东抗日战场上,不仅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有国民党领导的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认真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与鲁苏战区主力部队原东北军将领保持了较好的合作关系,结成了广泛的抗  相似文献   

17.
钟威 《台声》1994,(10)
7月29日凌晨,台“国民大会”在国民党的主导下,强行通过了“第三阶段”国民党版修宪条文,在岛内引起各界的强列反应.乱中取胜,强行过关台此次“国大临时会”历时近三个月,其间“大打常常有,小吵从未断”.“总统”直选、“侨民选举权”、“行政院长”副署权、“立委”任期、建立“单一国会”等问题是此次修宪中的焦点,其中分歧最多,争议也最大.由于很难达成共识,国民党出于速战速决、改变长拖不决局面的考虑,急于在7月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制造“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借口“共产党要暴动”、“共产党阴谋倒蒋,推翻国民政府,改建工农政府”,派兵占领了于3月19日驶入广州黄埔的中山舰,逮捕了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随后,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了工人武装,拘留了第一军第二师的左派党代表和政治工作人员,驱逐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宣布在广州实行戒严,断绝了广州城市内外的交通。事件发生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共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一叶 《春秋》2020,(2):21-2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尚在大西南和大西北。鉴于发动内战条件不成熟,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两面手法,一面以和谈为幌子,一面利用美军援助,通过水路、陆路和空中运送部队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蒋介石便将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军所在第四方面军空运济南。至《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军调部军事调处期间,国民党军队从未停止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相似文献   

20.
一1948年9月16日午夜12点整,毛泽东亲点济南战役总指挥许世友(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发出命令:“进攻开始。”由14万兵力组成的东线、西线两个兵团立刻展开了猛烈进攻,济南战役打响了。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我军迅速突破并占领国民党济南守军外围防御阵地和外城等一、二线阵地,但敌核心阵地———内城久攻不下。内城是王耀武负隅顽抗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亲自出马动员部下要“与城共存亡”。许世友于9月23日下达了总攻内城的命令,各种火炮连续轰击一小时后,我军突击队随即开始攻城。城头上的敌人投下大量的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燃烧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