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政党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要求深入研究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内驱力问题。民主党派的代表性与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联系十分紧密。民主党派的代表性与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权利基础逻辑关系研究,主张以科学认识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学理性作为切入点,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认定民主党派代表民主,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就有了精、气、神,从而使参政党民主监督权利的基础更加扎实。  相似文献   

2.
从参政党政治功能角度看,中国参政党的性质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参政党的进步性不同于执政党的先进性,它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广泛性体现在其整合和反映所代表和联系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参政党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决定了其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这是参政党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参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使参政党形成了它们的进步性,奠定了多党合作事业和制度的政治基础。同时,参政党的广泛代表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它们在参政议政中的参政党特色,也是它们的政治优势。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还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也构成了参政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4.
参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使参政党形成了它们的进步性,奠定了多党合作事业和制度的政治基础。同时,参政党的广泛代表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它们在参政议政中的参政党特色,也是它们的政治优势。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还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也构成了参政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参政党因其固有的特殊内涵成就了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形成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现阶段,保持参政党之特色是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政治参与的新期待,实现参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应努力将参政党建设成为具有自身代表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民主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新型政党,实现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政党协商制度设计转化成现实实践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做支撑。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事关政党协商乃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民主党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把握好代表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加强代表性建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定位;强化专业性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7.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参政党在社会治理领域仍面临诸如理念、渠道、能力、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政治参与存在着制度化水平不高、参与能力不强、代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从政党制度层面,应以"硬约束"支撑"巧实力",实现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法治化;构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常态化;保障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基本权。从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的角度来说,要从服务改革着眼,优化成员结构,提升调研能力,推进理论建设,开发政治资源,发挥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职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高民主党派政党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民主党派的政党能力,要强化政党意识和参政党意识,解决好自己的“适应性”和政治代表性问题。包括能力建设和自身建设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我国这一合作型政党制度框架内。只能实现和体现于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过程与结果中。  相似文献   

9.
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制度设计与运行现状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使参政党民主监督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矛盾的原因既有监督程序、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不按制度程序、制度操作的情况;既有参政党政党意识不足,监督力度不够的原因,也有党委、政府部分领导民主意识不强,不愿接受监督的因素;既有党委、政府对党外监督重视不够的情况,更有参政党代表性削弱,监督针对性不足、缺乏主动性的原因。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参政党具有畅通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其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了解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由于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的主要问题是利益诉求机制不畅通,参政党正好可以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