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涛 《中国司法》2020,(4):18-21
2019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依法治国办")接连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展示了新时代中央推动法治建设的主要方式:"一手抓示范、一手抓督察"。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要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当好“排头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设好“法治轨道”。(一)要充分认识司法行政机关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可靠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负有重要职责。近年来,山西省泽州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站在捍卫法律尊严、保证法律实施的高度,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T作主题,始终坚持把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泽州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推进法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论以民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瑛 《行政与法》2010,(7):32-34
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法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稳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法治内部的整体性和外部联系,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内在联系及我国建设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制国家的艰巨性。探讨了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吴跃建 《中国司法》2012,(10):30-3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牵引。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并从社会主义信念的本质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信念与法治现实的关系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最后得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的两个重要方面。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服务大局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品质.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那么。在公证活动中如何体现和践行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9.
言论广角     
正李林: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个国家的法治和法治文化建设,需要有法治精神、法治思想、法治理念甚至是法治灵魂,这些从哪里来?我认为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和法治文化提供价值观和精神食粮,使它沿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和要求的目标去发展和建设。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个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努力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0,(12):65-65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检察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扣“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主题,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一手抓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一定要将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努力适应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柏正慧 《中国司法》2007,(11):65-6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已经载入宪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推进城市法治建设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治城市的理论基础:作为城市精神的法治与作为治理方式的法治(一)城市精神的法治内涵从现代文明的观点来看,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或者说品位的最重要指标是它可以为聚居于此的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民权利义务上演的平台以及城市人口精神与心理舒展的理性空间。支撑这个平台和空间的是制度、是法律、是围绕法的精神展开的具体而生动的市井生活。因此,法治———是跨越…  相似文献   

14.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4,(16):133-134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相结合,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都有着极强的指导工作,直接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的了解,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这两个重要概念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命题。“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确立和实施十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正在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伊虹 《中国律师》2013,(1):59-62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律师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改革和社会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律师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杨植 《中国司法》2008,(8):74-76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和依法治国方略实施10余年的发展积淀,特别是经过法治江苏建设五年的实践推动,以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法治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法治建设的社会美誉度、群众认同感显著提高,对提升城市发展功能品位、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凝聚城市发展向心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回顾总结三十年社会主义城市法治建设历程,展望规划新一轮发展中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前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各国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促进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付子堂  陈仲 《法学杂志》2012,33(1):33-3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形成合力,是我们应该思考而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动力可以分为原动力在于人的需要,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直接动力在于理论引领与权力推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