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灾难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侵袭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人谈“典”色变。在内蒙古大地,草原儿女为了与SARS抗争,展开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歼灾战。而在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乌海、兴安盟、阿拉善盟、鄂尔多斯等七盟市,一场“防非”战扯起了大旗……幸运的乌海、兴安在这次非典的侵袭中乌海和兴安盟是幸运的。两地拒绝非典病魔的“拜访”,均保持了零纪录,成为塞北大地的一片净土。然而,为了这份幸运,他们付出了许多许多。乌海市位于内蒙古的西南边陲,与宁夏、陕西接壤,又与我区重疫区巴盟相邻,交通四通八达,可…  相似文献   

2.
这一段黄河,水流平缓、婉蜒曲折;两岸沃野千里、田间如织;地下资源富集、品种多样。黄河以母亲般的乳汁孕育了这片土地,一个新型的工矿城市乌海在短短的几十年便神奇般矗立在这里。黄河遥对的桌子山无言地诉说着乌海的历史。它脚下的岩画昭示着: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文明的曙光便照射到这里。牧业文明的灿烂之火曾在这里燃烧化作永恒。然后寂寞无言地期待着这片土地再度辉煌。岁月的长河流到了公元1958年,工业文明的圣火在黄河这一段点燃。光与热的开采者来到这里,拉开了全面开发乌海的序幕。从此浩浩黄河不再沉寂,广袤的戈壁不再荒…  相似文献   

3.
傅春阳 《奋斗》2001,(12):44-44
金色的十月,五谷飘香,延寿大地.又迎来了一个喜人的丰收年。玲珑的大豆在感谢!黄登登的玉米在感谢!香喷喷的稻米在感谢!感谢延寿信合人——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走遍千家万户,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了农民自己的银行,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成为了农民的依靠,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9,(10)
<正>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1976年建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乌海矿产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被誉为"乌金之海"。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运行,孕育形成了壮美灵动的乌海湖,圆了乌海人半个多世纪的安澜梦,被誉为"黄河明珠"。乌海翰墨飘香,拥有中书协会员40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45人,常年习练书法的爱好者达10万余人,是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荣获"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被誉为"书法之城"。乌海奇石荟萃,拥有被  相似文献   

5.
黄艳 《实践》2007,(10):15-15
乌海市今年30岁了,是自治区最年轻的城市。她虽然年轻,但她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路走来,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城市。"黄河岸,群山环,骄阳似火照荒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卷黄沙漫天扬。"老一辈的乌海人这样描述早期的乌海。3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戈壁荒原,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迹罕见。建国初期,仅有400人口。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大批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茫茫戈壁,以他们的豪迈与激情拉开了建设乌海的序幕。一代代乌海人坚韧不拔,顶烈日、抗严寒、  相似文献   

6.
乌海是墨海。十几年来,乌海市的书法活动普及和提高发展都很快,已经在外界产生广泛影响,被国内书界称为“乌海现象”。1995年,全国第三届书法新人新作展在乌海举办,自治区共有入选作品22件,其中就有乌海的作品13件。近几年,乌海的书法作者和作品,在中国书协、省区书协、行业书协举办的展览中频频亮相,奖项之高,获奖人数之多,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十分罕见。1994年,乌海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书法城的决定,使书法这种占老的文化艺术活动变成了政府行为。书法活动的性质由此发生变化,由个人转向社会,由民间转向“官方”,由文化艺术领…  相似文献   

7.
<正>乌海本是一片煤矿,后来才有了城。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乌海,"城"是"矿"的附属,从老照片里能看出工业化初期"傻大黑粗"的烙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乌海正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城市转型,变身为一座生活安逸舒适的幸福之城,一座翰墨飘香的"文化城""书法城"。  相似文献   

8.
崔永琦 《奋斗》2006,(9):24-26
大兴安岭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是五个少数民族和魏、清两个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有瑰丽的北极之光,静谧的龙江之源,强悍的北魏之祖和蜿蜒的黄金之路。很多人在小学课本中就知道“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定位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转变,今后的大兴安岭如何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上高高的兴安岭,采访了大兴安岭地委书记王忠林。  相似文献   

9.
"乌海乌海,乌金之海"——"乌海"这个名字,就是源于这里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座城市因煤而建,也因煤而兴。时过境迁,面对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乌海人作出了自己的时代抉择:"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转型跨越。"本期特别策划,聚焦乌海市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生态环保攻坚区、投资贸易首选区、优教优医普惠区,寻求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大地的唯一唯一的风叩开月亮的夜晚唯一的夜晚领来大地的女儿月色堆积如絮篝火点燃,唯一的女人爱上了骨针项链流水汩汩呀林野一片沉寂守着茅屋,唯一的女人梦见大地开花大地在女人的梦里,演绎着彩陶的心事唯一的陶罐,占据了女人的心底湾走在时空之外的河流臂弯里保存着母亲的体温守着大地的母亲火光中看见她的纯真之脸大地湾,夜风如此慈祥让我在一场突然的大雨中逆着时光之河走近你让我枕你的臂弯梦母亲的脸庞(鱼儿游进了彩陶,鱼尾轻摇大地做梦。)———母亲的脸在彩陶的脖颈上轻轻地笑了。黍被古人称作黍的一粒糜子奔跑在7800年…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09,(5):F0002-F0002
2008年金秋,由乌海市委和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黄河明珠&#183;乌海文化节”,以盛况空前的规模,风格独特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乌海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文化节以“中国书法城”命名和“万人共书太阳神”基尼斯纪录为标志,谱写了一曲乌海文化建设史上的崭新乐章,并为共和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精美的贺礼。  相似文献   

12.
<正>200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了一首新歌——《世纪春雨》,这首歌就像一场清新的春雨飘洒在新世纪正在昂首阔步改革开放的中华大地上,歌中唱到:清爽的风送来了世纪的春雨,大地一片新绿,带着美好的感觉我们去踏雨,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日,笔者同重庆市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班的20多名学员一道,带着组织的嘱托、对工作的牵挂、对亲人的眷恋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来到了富足、文明、安定、和谐的新加坡,在以“花园城市”著称的狮城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求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这里是中国的西部。 在这片充满神力和诱惑的土地上,白云雪山、飞流峡谷、原始森林、民族风情等都让人遐想神往.魂牵梦萦。当火车的轰隆声、汽笛的长鸣声犹如天籁之音般划破青藏高原千年的沉寂,带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东方向远古驶来时,这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李娴 《实践》2013,(8):1+49
乌海机场通航已进入第10个年头。10年来,乌海民航机场公司以服务服从地方经济汁会发展为出发点,勇担重任,敢于创新,协同奋进,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旅客吞吐量在连续5年快速增长后,突破了30万人次大关,在全国183个通航的民用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进人百强行列,并先后获得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安康柯”竞赛优胜单位、自治区团褰“青年文明号”、乌海布团委“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6.
冬之魂     
冬之魂陈皈澎苍茫的天空一片浑暗,北方的寒流吹过来了,凛冽的寒风席卷着残叶在大地上游荡。在山恋和河流之间,在那高耸入云的峰巅,有一棵巍然毅立的青松,昂着高傲的头,在呼唤着这冬的到来。一切都灰朦朦的,河流、群山、大地,看不到一点生机。唯有青松高昂着头,象...  相似文献   

17.
河南新乡市刘庄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党委书记史来贺是享誉中外的老典型。50年来,史来贺与党委一班人,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把一片曾经看山山穷、看水水恶的贫瘠土地,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这个中原大地上千余口人的村庄,饱经半个世纪风雨沧桑,为什么50年红旗不倒,愈飘愈艳?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曾多次到刘庄村进行调研,得到了一个明确答案:刘庄村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这里有坚强的党的领导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一靠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总书记心系中原 2010年的盛夏时节,中原大地满目葱绿、生机勃发。带着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带着对河南人民的厚爱,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再次来到中原大地,来到河南人民中间。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七月的塞外,一场透雨后,漫步在乌达发电厂整洁的厂区,随处可见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世界。那林立的厂房、高耸的烟囱、宽阔平坦的道路、轰鸣的机器,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它的生机与活力。就在这里,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乌达电厂党委书记兼厂长许...  相似文献   

20.
谢军  魏馨影 《当代贵州》2008,(17):60-60
当你走进福泉市财政局的办公楼,整洁的办公环境,有条不紊的工作,热情的服务给你留下深深印象,并且你会更感受到那里有一种文明祥和的氛围。近年来,福泉市财政局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