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彩霞 《理论前沿》2001,(22):19-20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三化并举 ,即 :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是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抉择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乡镇企业再创新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乡镇企业如何再创新业?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是乡镇企业再创新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振奋人心,又任务艰巨,其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在农村。贵州既处在西部,又是西部贫困面最大、贫困度最深的省份,全面建设小康面临的困难比别的省区多得多。面对贵州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找准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缩小差距,建设贵州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等城市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黄兴国以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城市化初始之路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在我国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显得更加突出。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国民经济走以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路子,而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上走的...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建设是加快乡村城市化的关键 ,是农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 ,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做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一把“钥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镇化、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为城镇化、城市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重要途径 ,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必须在指导方针、规划设计、法律保障、政策倾斜、财力投入等方面 ,精心组织、协同作战 ,才能取得最后成功。逐步推进城镇化、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背景和原因,同时就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对策,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是经济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舞台,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和持续发展的推动极。美国学者戈特曼1961年根据美国东海岸城市发展状况指出,从新罕布什尔到北卡罗来纳出现的农村与城市共生、土地得到综合利用的城市化都市区会在世界许多地区重复出现。加拿大学者麦吉通过对东南亚城市化发展的研究,1991年提出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城市  相似文献   

11.
程序化建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由之路.程序化建设是扩大协商民主主体的关键环节,是拓宽协商民主领域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协商民主形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已严重制约着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必然选择。水土资源状况的严峻及其人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迫切要求把节水农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求节水农业。推进节水农业必须在社会宣传、节水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科技投入和科技管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制度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改革开放是攸关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两个关键性的特征,一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代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挟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市场经济呼唤农业产业化。本文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以及对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作用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兴国战略,就要在积极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同时,承担起文化责任,按照保持连续发展、永葆先进性的目标,努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走文化强企之路。要通过培育浓厚氛围,让先进文化植入职工心田;加速文化渗透,用先进理念促进管理工作升级;突出以人为本,靠优秀文化打造一流人才高地;服务中心工作,以文化创新推动技术品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在农村,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在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经营这一关键环节,进一步统一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措施、解决问题,使之得到更快地健康地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农业进入产业化、融入市场化、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采取农工商联合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历史方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把握了时代脉搏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形成的。它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的历史性认识,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区以来,沙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17亿元,比1985年增长99%,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88万元,比1985年增长3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76元,比1985年增加1784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纵向看,沙湾发展成绩大。但横向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远远掉队落伍了,而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从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市的比重来看,1991年为12.35%,到1999年下降为9.75%。建区时,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名列全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