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慧 《理论导报》2007,(10):25-26
当前乡村债务问题,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主体繁多。乡村债务,包括乡级债务和村级债务。乡级债务,又包括乡镇政府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不含乡镇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所欠债务,村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所负的债务。二是数额和数量庞大。据农业部等6部委1998年对14个省区的调查,每个乡镇平均负债4000万元,村平均负债20万元。2000年财政部财政研究所调查,全国乡镇负债1740亿,村级负债1420亿元。三是成因复杂。例如决策失误、超前建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6,(11):59-59
省政协委员张荣生日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本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乡村债务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5月底我省乡村累计负债总额高达120亿元。其中:乡镇负债约60亿元,村级负债约6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大约913万元,村级负债81万元,有些乡镇负债总额高达千万元以上。我省乡村负债面广、量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从有关乡村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袁方程  汪志强 《唯实》2004,(10):45-47
一、乡村财政短缺与税费改革的现实背景当前我国许多乡镇普遍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截至1999年底,河南省中部某县31个乡镇都存在着负债,最高的达1070万元,最少的也有136.6万元,全县总额达到了9062万元(剔除乡镇借支统筹提留及政策增资两款项)。湖北省某县2001年全县村级债务19911万元,村级债务均已超过100万元,许多乡镇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乡村两级债务如此严重,而税费改革所需要的财政支出又进一步加重了财政短缺的程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中央明确规定:取消在…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乡镇债务高达20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近450万元,如果再考虑村级债务,数字恐怕还要翻一番。如此高的乡镇债务,严重影响着乡镇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许多地区已经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出台措施消赤减债,如节支还债、拍卖资产资源还债、压息换据还债、清欠还债,等等。但是从实践来看,消赤减债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债务减下去,新债又涨起来了,而且新债务增长的幅度还要大于老债务减少的速度,可以说是屡减屡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关键问题就是这些减债方式只是冶标,没有涉及到债务增加的根源,即治本。各种增债因素还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日益严重的乡镇债务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伊犁州直属县市部分乡镇的负债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债务成因,并提出了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镇债务: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负债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乡镇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少,不少乡镇债务积重难返。因此,要在分析乡镇债务的危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乡镇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紫春  吴雪平 《求实》2003,(8):59-61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途径,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确保税费改革的成果,必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切实解决新的税负不均问题;必须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两大建设;必须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等,使新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津市市作为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市),在全方位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把乡村债务的消化作为巩固改革成果、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两清两盘”,实现乡村无负债2000年税费改革前,津市乡村两级共负债9220万元,其中民间债务4549万元。实行“两清两盘”改革后,情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至2004年底,民间债务已全部结零,其他债务在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实施剥离后,也得到消化,全市乡村两级基本实现无负债。1.清理债务,把“糊涂帐”变成“明白帐”。津市市在2000年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时,对乡村债权债务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9.
取消农业税后,云南农村的发展中面临着乡村组织财力不足、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困难、乡村债务负担沉重、“一事一议”制度难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基层组织职能退化、农村土地纠纷增多等遗留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化解乡村债务;规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投入的新机制;提高乡村干部服务“三衣”的综合能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规范和完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臃肿、冗员众多,以及开展一些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等,使得我国一些乡镇机关出现了负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后,乡镇又不能通过增加农民负担来减轻债务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