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赵小强  马振 《工会论坛》2006,12(6):26-27,37
就业歧视急待立法规制,但关于就业歧视的基本理论还有待深入研究。就业歧视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而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于就业歧视概念的界定,并通过比较概括得出适合于我国的关于就业歧视的概念。其次,从法律规范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和相关制度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平等就业既是不歧视国际劳工标准所贯彻的法律精神,也是禁止就业歧视的权利支点。一个体系完整、制度健全和功能完备的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必然依赖于一个成熟的平等就业权利支撑体系。《就业促进法》的平等就业是一大“亮点”,但面临重重困境。其中,加强政府促进平等就业的职责,划清政府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界限,回归平等就业权并健全平等就业权利制度,改革平等就业权利救济机制并强化法律责任,是《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就业歧视是对就业平等权的侵害。我国由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歧视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国外反歧视立法实践的有效借鉴,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主体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过程中应遵循均等化原则,现今,我国依然存在着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差距大、就业歧视普遍且严重、失业救助体制不健全等影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法制化和制度化、促进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有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比例不平衡等因素,更是因为法律制度不健全而造成。从立法上合理地界定就业歧视,明确歧视者的法律责任,完善被歧视者的救济途径是反就业歧视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国内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反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构建,并针对社会各界对就业歧视这一问题的看法认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等各部法律的立法进程,以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只有在深刻理解我国就业歧视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缺陷所在,才能提出有效消除我国就业歧视的法律建议,构建切实有效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就业歧视是指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于某种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因素的影响,自己不能够享有与他人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现象.用法律来防止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并加强这方面的执法力度是消除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公民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就业领域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这不仅破坏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原则,而且严重损害公民的平等就业机会.本文对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及成因做简要的说明和分析,指出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上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有关就业歧视争议案件将越来越多,因此,借鉴美国等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内容,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既顺应了平等就业权法律保护的国际潮流,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也能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平等权在就业领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似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很多学者对此问题都非常关注,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法。只有查摆出就业歧视产生的根源,才能探询出解决对策,所以通过从劳动者自身、用人单位、法律制度等方面剖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对于解决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保障和安置面临一定的政策和法律困境。对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的研究,首先应着眼于基于什么样的法理和法律根据来保障其就业。实际上,退役运动员的现实状况,符合《就业促进法》中特殊就业人群的外观,在法理上也能够解释。以退役运动员作为特殊就业人群的法律地位所作的制度设计和保障,才在法理上能立足、在制度上有根由、在效力上有根据,并最终达到较好地保障退役运动员就业权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对劳动歧视的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以及户藉歧视这一我国特有的劳动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限制外来工就业的政策法规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了社会整体福利的减少,所以必须修改或废除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公民基本人权、社会繁荣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直接确定了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诸多援助措施,但在当前的法律语境下,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法律保障如何得以实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妇女就业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有许多歧视来自政府部门。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拿起法律的武器(例如行政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宪政的视角解读此类诉讼的法理本质,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此类诉讼面临的困境,即受理难、审理难、处理难。笔者从社会意识层面、法制层面、行政诉讼层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比较国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从宪法司法化、行政诉讼法和配套法律的修订等角度提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刑满释放人员因受就业歧视、失业而再犯的问题越来越多,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歧视的原因在哪,是否具有合理性?文章从反就业歧视一般原理及刑罚理论论证其不合理性,并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平等保护的意义。最后提出应从营造平等保护制度环境、强化歧视法律责任和实施积极行动等方面来保障刑满释放人员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课题,青年是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帮助大学生灵活就业、城镇新生劳动力增强自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练技守法是三大分层对策.同时,建议政府进一步明确保障青年首次就业优先权,禁止性别和角色、阶层等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17.
《就业促进法》立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体制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差距扩大,社会分化严重等问题,导致就业歧视现象的凸现,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压力。本文基于已有的学术观点,从理论层面针对实现平等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评述,着重介绍了平等就业与意思自治的关系,公权力介入及就业歧视的限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铁喜 《工会论坛》2010,16(2):18-20
文章以国际立法为视角分析了就业歧视的定义和危害,通过与国际立法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与国际立法的差距,并提出了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专门机构、完善行政和法律救济机制以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