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完成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转型,而权力结构转型的难点是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结构框架。中国目前权力腐败的现状和权力结构缺位现象需要吸收和借鉴的人类创造的权力制衡思想,实现权力制衡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要彻底消除权力腐败 ,势必要加强官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个体价值分化的前提下 ,“利他”的成本和难度增大。因此 ,在市场转型期 ,建立和完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权力制衡机制是官德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治理和预防权力失范过程的中国特色是靠创新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异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新 《行政论坛》2011,18(2):9-14
腐败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毒瘤",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权力腐败与公共权力异化互为表里。消除腐败,就必须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现象。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工程,既要科学设权,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又要改良权力运行的土壤,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更要加强权力主体的自身建设。消除腐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呼声,也是我国构建和谐政治体制,建构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廉政文化研究》2014,(4):92-92
<正>治理腐败的能力及成效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来看,一些国家治理腐败的特点主要有:以法律规范权力,厘清权力作用边界,规范政党组织及其活动,引领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以权力约束权力,通过议会制度分权制衡,发挥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的约束功能,使权力行使受到有效制约;以权利监督权力,注重运用民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打压权力腐败的空间。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提高治理腐败能力,关键在  相似文献   

5.
<正>治理腐败的能力及成效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来看,一些国家治理腐败的特点主要有:以法律规范权力,厘清权力作用边界,规范政党组织及其活动,引领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以权力约束权力,通过议会制度分权制衡,发挥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的约束功能,使权力行使受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和列宁都主张对权力进行制衡,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危害,但他们的权力制衡理论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权力制衡的目的、制约机制、权力制衡的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两人的权力制衡理论作了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程海亮 《理论探讨》2007,2(6):105-110
腐败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存在和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威信,腐败不除,将会严重威胁我党的执政地位、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效率,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并且必将影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因此,惩治和遏制腐败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如何有效治理和遏制腐败?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权力制衡、人民监督是遏制腐败的三大利器。  相似文献   

8.
荆树鑫  李卫东 《学理论》2009,(11):58-59
政治的博弈在根本上就是权力的博弈,而制度作为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用以规范和制约权力的运行。了解权力和权力制衡的理论基础并合理地予以应用,对于完善和发展政治制度,促进国家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文拟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对照,提出个人关于政治博弈下权力制衡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权力高度集中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解决权力腐败问题,首先要厘清权力的授受关系、制衡关系和回归关系,其次要加强对权力进行制约:以法制制约权力、以市场规范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约束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经验表明,权力腐败实质上是权力人的违法腐败。机会主义人性行为分析证明,权力人的腐败本源于权力人的机会主义人性,是人性利己与利他矛盾内耗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左"右倾机会主义、代理人机会主义和权术机会主义的观察也发现,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规则约束,权力人从本性上必然会利用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滥用权力,作出谋求私利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败德"行为。因此,为了防止权力人的腐败,就需要以多重制度设计抑制权力人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权力人的败德行为,矫治权力人的权力滥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权力人机会主义腐败的治理将是一场需要战胜自我本性的持久战,要打赢这场反腐持久战,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国家反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系统化、协同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教育是基础,要从思想上和体制上解决官本位问题;民主是根本,是防治腐败的有力武器;法制是重点.有效预防腐败的利器是制度法规;体制是核心,防止滥用权力必须建立合理的制衡机制;监督是关键,权力滥用无不根源于监督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研究中,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弄清楚两者的共性和根本区别,这有助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社会主义权力制衡对资本主义权力制衡的批判继承权力制衡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也不会随资本主义社会的死亡而消失。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城邦制度和当时的政治思想家的著作中,就存在权力制衡的痕迹。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已把政体分成议事、行政、审判三种职能。当时曾以有平民参加的民众大会来制约贵族会议的权力,规定贵族只能有  相似文献   

13.
刘江 《行政论坛》2011,18(3):13-17
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信息大众传播时代,民众得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制造。由此,在公共领域也形成了一种以"大众"为主体,通过大流量信息的传播和发酵而支配事件的结局,通过众多人群的集体关注和议论形成强大势力而强制相关方服从的势力,这种势力可称为"大众权力"。而"大众权力"具有无法定性、无组织性、无代表性和不受限性等特点,可能会出现"虚假民意"或产生"多数人暴力"等负面效应。基于权力制衡的原则,面对严重异化的公权力,大众权力的崛起可以视作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衡。  相似文献   

14.
《廉政文化研究》2015,(4):72-75
近年来,高校权力腐败案件不断增多,基建、采购、后勤、科研和招生等领域已成为腐败重点区域。高校权力腐败是高校占有学校资源并拥有相应权力的个人或小团体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学校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其根源就在于权力主体的分离、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和权力监督的缺位。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纯洁性,应加强权力制约,强化权力法定,注重权力监督,从根本上遏制腐败,使高校真正成为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5.
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政治的首要原则,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表征。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现代社会中根本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制衡资本权力逐渐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命题,是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当然,有效规训资本权力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的政治过程。在集中讨论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在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与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国家自主、社会自治与价值均衡则共同成为有效制衡资本权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县委书记岗位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成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县委书记作为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一头代表执政党形象,一头连接着基层百姓,对县委书记权力的规范和监督需要继续加强。一是要分解书记权力,防止县委书记权力过大。为了分解县委书记的权力,建议参照一些地方的做法,实行不直接分管的权力制衡机制,即书记不直接分管财政、物资、人事和工程,  相似文献   

17.
权力蜕变必然产生权力腐败 ,权力蜕变使人堕落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不受制约的权力使人不受制约地堕落。权力蜕变导致滥用权力 ,产生严重后果 ,造成极大的危害。预防权力蜕变 ,防止权力变成罪恶 ,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把手”特权治理困局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配置不科学,权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一把手特权法律界定不清,惩罚不严,滋生蔓延趋势严重。因此,必须改革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治理一把手特权滋生蔓延,防止特权衍生为腐败。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有的人认为,洛克和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在此试从洛克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思想,认为立法权高于执行权,而且限定立法权的范围;执行机关有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的权力;人民享有最高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内部的权力存在及其结构状态。我国高校的治理路径是由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宏观制度选择和决定的,故而组织场域的同形导致的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失衡以及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缺失直接外化为高校腐败与政府腐败呈现出高度一致。从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入手,在准确把握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强化权力的制约与均衡,保障权力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是实现高校腐败有效治理及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