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莲 《学理论》2013,(6):161-162
间接言语行为指的是通过一个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艾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机缘》中描写人物对话时,不惜重墨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尤其是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使得小说婉约曼妙、清秀迷人,显示出女性小说秀外慧中的独特气质。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对指导综合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注重在情景中学习英语,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推导能力、文化判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法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侯惋馨 《学理论》2013,(20):353-354
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或产物,当个体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就是言语行为。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学习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言行。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水平的对策有三:将教师评价言语体系纳入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予以重视;教师自身注重培养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考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作出了试探性的评论。然后在批判言语行为理论不足的同时举例详细地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关联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原因自由行为的角度,以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理论,讨论了醉酒驾驶罪的罪过认定,认为交通肇事中的醉酒驾驶的主观方面应该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7.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当代哲学家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在英美分析哲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他强调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强调把语言当作人类行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强调对语旨行为的结构、类型及其标准进行分析,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静态研究语言的模式,为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其理论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李茜 《学理论》2012,(14):181-182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影片《鸿门宴传奇》中刘邦的三种典型微观言语行为—威胁、许诺和道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说明言语行为在人物描写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而言语行为理论则可为文学剧本解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2)
脏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言语交际中时有发生。提到脏话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不良的低级行为,是粗俗的并且有贬义的言语。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脏话所表达的含义却并非如此。因此,对于脏话的评价还应考虑其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分析英汉语言在不同体裁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瑜 《学理论》2009,(15):52-54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哲学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言语行为理论被英美批评界广泛运用于文学研究领域。我国文艺理论界则没有普遍注意和重视这一理论,实际上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实践性观点有诸多契合相通之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三个特征出发,阐述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引起学界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何明霞 《学理论》2010,(16):151-151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交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从文化定式、非言语行为和文化变量几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兰良民 《学理论》2013,(26):176-177
隐私观念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的原因之一。中美民族在隐私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隐私观念中的领域行为方面,崇尚群体隐私的中国人习惯用围墙来保护自己和群体的领域,而美国人习惯使用空间来维护个人或群体的领域;在调节隐私的方式上中国人使用心理机制来调节自己的隐私,而美国人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要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因隐私观念差异而引起的误解,需要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陈力 《学理论》2010,(2):95-96
在我国理论学术界,对专利直接侵权行为的研究较多,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探讨甚少。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其专利法中写入了有关专利间接侵权的规定,而我国专利法并没有关于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明文规定。人们总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民法通则意见第148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为依据来判定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和追究间接侵权人的侵权责任的。本文先从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及其行为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而比较其与专利直接侵权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专利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和其归责原则,从而达到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准确判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言语行为的机制协调功能约束主体间的行为,从而实现从话语结构角度解释社会的目的,进而回答了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经典之问。研究哈贝马斯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理论,必须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什么的问题,即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三重功能模式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为什么是的问题,即为什么是言语行为使主体间达成共识,而不是权力、货币或其他相关媒介;第三,如何是的问题,即言语行为如何使主体间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面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渴望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争得面子,同时也会为交谈对方考虑,给对方留面子,以此达到交际的和谐。通过介绍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son)的面子理论,以现在热播的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会话为例,从主持人、求职者、波士团成员和心理专家的互动交流出发,分析会话者的面子威胁行为,面子维护行为,并希望以此给求职者和老板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马晓琴 《学理论》2010,(21):124-125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名牌。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人们如此钟情于名牌,迷恋于名牌呢?作者以为“追求名牌”现象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保暖和保护功能,而是上升到了交际的层面,达到交际的目的。人们期望在交际中,通过名牌传递出某种自己所希望的信息,因为名牌象征着财富资本、身份地位、品位气质等等。再加之,人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比如,虚荣心、从众心理,间接的自我表现欲求等。所以,人们盲目追求名牌,追求名牌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7.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言语双方都必须遵守的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通常情况下,交际双方都是遵循合作原则的。但是在实际交往中,人们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去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学习和掌握用会话含义理论以分析话语,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唐成胜 《学理论》2012,(17):104-105
间接正犯着手的认定问题是间接正犯理论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理论界由于不能达成共识,形成了多种学说,如利用者说、被利用者说、个别化说、结合说.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间接正犯的着手应以利用行为为标准,即通说主张利用者说,但是利用者说也存在诸多不足.应坚持被利用者说,以利用者意思支配下的被利用者的身体动静为间接正犯的着手.  相似文献   

19.
王爽 《学理论》2012,(14):178-179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言语交际总是伴随着言语交际的出现而出现,在商务沟通中具有重大作用。跨文化商务沟通包含很多文化因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必须在有效的言语交流的基础之上给予非言语交际足够的重视,并要恰到好处地利用非言语交际因素。注重非言语交际对促进成功的商务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雨辉 《学理论》2010,(16):245-246
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中道歉言语交际实施的必要性,指出研究生教育中道歉言语交际的各要素及其特点,提出了成功实施道歉言语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