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达峰 《民主》2007,(7):10-10
高考是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形式,它主要包括评价体系和录取方式两大部分,相比之下,录取方式比评价体系更具有全国统一的特征,所以,完善录取方式意义重大。从发展的要求来说,现行的录取方式至少有两个可以考虑转变的地方,一是增加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一是减少考生选择专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陈强 《瞭望》1999,(46)
今年家下达的招收“高职”的指导性计划为22万人,全国有29个省咱治区、直辖市)招收了“高职”学生。然而记者近日在河南一些高校了解到,开学一个多月,部分“高职”考生被录取后却没有报到。如,被录取的“高职”考生在郑州大学的报到率为sl.3%,在河南大学的报到率为用.8%,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到率为对%,在河南牧专的报到率不足50%。尽管不少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但全省仍有30%左右的“高职”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动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部分学生放弃“高职”的主要原因有:——“高职”收费较高。河南省…  相似文献   

3.
王丽珠 《学理论》2008,(15):46-46
1986年10月,邓小平将一张蓝色印钞纸当作礼物赠送给来中国访问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森先生。在那张蓝色的印钞纸上,正面印着“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创制年份:1984年11月、面值50元、发行额50万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张股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这样一个举动告诉世界: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部有关高考改革的精神,自2001年起,江苏省在国内率先确定了东南大学等若干所高校为自主录取改革试点。其基本思路是:不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与否的惟一依据,不让平时一贯优秀、高考偶尔失手的考生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对于有学科特长或创造发明但高考总分不一定很高的考生,给予进入重点大学培养个性及创新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周大平 《党政论坛》2011,(20):16-16
一个月前,复旦大学招办网站发布声明,指责有人冒充复旦老师通知考生,谎称复旦取消了曾与考生签订的预录取协议。由此引来对新一轮高招录取得失的热议。  相似文献   

6.
王通 《侨园》2013,(9):78-78
<正>为推进深化"三访四见"活动开展,进一步扩大爱民固边战略影响,提升边防警察良好形象,近日,辽宁葫芦岛市止锚湾公安边防派出所开展了"服务学子"活动,深受辖区群众好评。在近期走访工作中,该所民警了解到辖区很多高考结束经网上查询已经被录取的考生迟迟收不到录取通知书,考生和家长心里十分着急。随即,民警来到邮局,发现由于辖区已经开发占地的村子地址失效,所留的电话、手机打不通,导致有几份录取  相似文献   

7.
上官子木 《民主》2009,(2):20-22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主要体现在六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落实高招“阳光工程”,确保该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教育部还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于滨 《瞭望》1997,(36)
高校﹃宽进严出﹄是缓解高考压力的重要途径考生家长话高考改革本刊实习生于滨8月中下旬,不少考生及其家长陆续接到了高校录取入学通知书,悬挂在心中多年的一块石头终算落了地。然而,回首子女搏击高考的竞争和“分数取人”的无情,许多家长不由发出心底的感叹。不同职...  相似文献   

9.
留学信息     
《侨园》2005,(2)
新加坡对海外留学生的经济资助计划(1)学费贷款计划。学费贷款计划由新加坡教育部管理,面向新加坡各大学和理工学院的学生,最高申请额度为学费的80%。留学生也可以申请该资助,但必须与新加坡政府签订合同,承诺毕业之后为新加坡的机构工作3年。值得一提的是该贷款在学生就学期间是免除利息的。  相似文献   

10.
“高分落榜”撞击高考录取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高考录取,使不少高分(600分以上)考生第一次感受到“落榜”的切肤之痛。在北京,超过600分的理科考生达到了空前的1817人,是去年的1.78倍。其中报考清华的1200多人中,630分以上的就有350人,大大多于清华在当地的招生名额。尽管清华的扩招决定,满足了一部分高分考生的意愿,却仍有相当多的高分考生因报考“失误”而与清华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月前,复旦大学招办网站发布声明,指责有人冒充复旦老师通知考生,谎称复旦取消了曾与考生签订的预录取协议。由此引来对新一轮高招录取得失的热议。作为近年少数名校间为争抢高分考生报考的一种手段,"预录取"引发的公众质疑接二连三。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招生过程中,北京不少60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遭遇到人生道路上一次本可避免的坎坷。许多考生的第一志愿集中选择了北大和清华,结果,不少人既没有进入这两所高校,又失去了转入北京其他一流重点高校的可能。这是由于北大、清华的招生计划有限,而依据现行招生政策,各学校只有在录取完第一志愿考生后,才考虑接收第二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13.
丫丫 《侨园》2014,(8):51-51
近年来除了加拿大之外,各个国家的移民政策都有调整,首先最早开始提高门槛的是香港和新加坡,香港是从投资款650万港币提到了现在的1000万港币,最初香港投资定居是可以购买房产的,后来因为大量的投资者涌入香港,使香港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房地产价格升高了很多,导致香港政府停止了投资定居可以投资到房产类别上。新加坡也是一样的,因为大量的投资移民涌入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改变了移民的类别,也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从150万坡币提高到250万坡币。  相似文献   

14.
基层考官     
程青 《瞭望》1997,(46)
基层考官●程青撰文考试讲的是公平、公正,对考生往往是“一卷定终身”。但考试录取又是由人操作的,免不了会掺入厚厚薄薄的人情。在地方,大权在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可是个在人心目中分量很重的官,用老百姓的话说是“肥缺”。郝永效就当着这么一个官,从1986年起他...  相似文献   

15.
刘水 《党政论坛》2012,(10):44-44
江泽民:祝母校再创辉煌江苏扬州中学是江泽民中学时代的母校。1937年夏天,江泽民通过考试,从江苏江都县立初级中学转到扬州中学就读。当年,扬州中学在江苏全省1800名考生中只录取了50名。2002年10月,扬州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江泽民特意题词祝贺:弘扬优良传统,致力基础教育,再创世纪辉煌。  相似文献   

16.
瞭望哨     
《瞭望》1998,(24)
望哨关注普通消费者江苏薛韬最近看到两则消息:一是杭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建造一种5万元一套的“一居室”商品房,很适合当地工薪阶层的家庭需要,推向市场后十分抢手;另一则是沈阳出现了一批票价低廉的平民浴室,适合大多数干部职工的消费水平,因而顾客盈门,群众口碑...  相似文献   

17.
郭伟伟 《求知》2009,(6):45-46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国土面积仅有699.4平方公里,却居住着448万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很大。在建国初期,1959年自治时面临着严重的“屋荒”。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居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类似于我国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建屋发展局建设的公共住房)计划。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朋友圈里看见一则让人回味的故事:苹果公司中国总部要招聘一名高级财务主管,竞争异常激烈。公司副总在每名考生面前放一个有溃烂斑点的苹果、一些指甲大的商标和一把水果刀。他要求考生们在10分钟内,对面前的苹果做出处理即交上考试答案。副总解释说,苹果代表公司形象,如何处理,没有特别要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政论坛》2010,(8):19-19
1977年秋天,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听取了高校教师的建议,排除阻力,果断拍板,恢复高考制度,在当年底举行了有570多万人参加的高考,录取了29万大学生,使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相似文献   

20.
永增 《瞭望》2006,(29)
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全面参与内地高考招生,引起广泛关注。这本来是件好事。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能够直接到香港读大学,无疑是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个机遇,多了一番心跳。但纵观舆论,媒体的聚焦点,却不外乎一个“抢”字。因为香港高校的录取依据也是高考,目标生源与内地高校重叠,明摆着是来争抢高分考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