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侦查程序的异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缺乏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等,导致实践中刑事侦查程序异化为纪律调查程序和行政程序,这也导致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犯罪嫌疑人人权得不到保障。为防止刑事侦查程序的异化,我国应合理的配置权力,建立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2.
面向新世纪,着眼于我军刑事侦查制度改革的需要,有必要对军队刑事侦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一、科学把握军队刑事侦查本质,尊重侦查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推动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首要前提;二、注重研究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发展的实效性,探寻侦查资源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发展与完善的核心;三、充分认识军队刑事侦查制度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不断地扬弃中求发展是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3.
198 8年意大利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修正后的刑事侦查制度体现出以下重要特色 :在重大侦查行为方面 ,建立了检察官对司法警察 ,预审法官对检察官和司法警察以及当事人、辩护人对司法警察、检察官、预审法官的多元化监督机制 ;独特而严格的侦查期限要求 ,明确的超期侦查行为无效制度 ;诉讼主体参与充分而细化的侦查终结制度。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8年意大利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修订后的刑事侦查制度具有以下重要特色:在重大侦查行为方面,建立了检察官对司法警察、预审法官对检察官和司法警察以及当事人、辩护人对司法警察、检察官、预审法官的多元化监督机制;独特而严格的侦查期限要求,明确的超期侦查行为无效制度;诉讼主体参与充分且细化的侦查终结制度。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讯问是刑事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它提供了大量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信息,是我们破获案件、查清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刑事侦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一些高科技仪器的运用,加之国际上对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呼声的高涨、无罪推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及沉默权、律师帮助权等配套制度的引进,给讯问的传统价值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现代刑事侦查中,讯问程序应是犯罪嫌疑人充分进行辩解以及与侦查机关进行理性和平等对抗的程序;应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制宣传和帮教转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刑事侦查中,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超期羁押、律师权力受限等犯罪嫌疑人人权被侵犯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刑事侦查制度存在缺乏中立裁判者的监督、犯罪嫌疑人缺乏对抗权利、辩护律师参与权有限等缺陷。要加强侦查阶段人权保障,必须转变对刑事侦查程序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实现控辩平衡、逮捕与审前羁押分离、行政与司法警察职权分离,确立沉默权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及处理方式的相关规定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公安机关对一些刑事案件无法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案件积压和对犯罪嫌疑人超期羁押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侦查终结的条件及处理方式进行立法完善的途径有:设定侦查的期限;明确规定对疑案可以撤销;将撤销疑案的决定权赋予检察机关;完善对撤销案件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设置的侦查程序忽视程序公正,不利于保障人权,无法实现司法公正,因而借鉴国外侦查程序中的合理成分,本着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思想,完善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人权保障之规定。在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应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广泛的参与权,强化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保障,确定各种侦查措施和行为的适用应遵循比例原则或必要性原则,扩大侦查控制的范围等,以期实现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的统一,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9.
侦查终结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程序,在刑事诉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我国的侦查终结制度在理论和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造成了司法应用的混乱。设立侦查期间、明确侦查终结条件、建立案卷材料全部移送制度及完善监督制约和救济机制,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侦查终结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程序,在刑事诉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我国的侦查终结制度在理论和设计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弊端,造成了司法应用的混乱。设立侦查期间、明确侦查终结条件、建立案卷材料全部移送制度及完善监督制约和救济机制,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侦查终结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程序,在刑事诉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我国的侦查终结制度在理论和设计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弊端。造成了司法应用的混乱。设立侦查期间、明确侦查终结条件、建立案卷材料全部移送制度及完善监督制约和救济机剁。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在法律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深刻反映着两国在刑事侦查制度、刑事侦查主体、刑事侦查权配置、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保护方面存在很大差别。相比较而言,美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以保障个人权利的刑事调查和程序正义;而我国在借鉴与吸收某些西方的诉论理念与制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中西方在法律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刑事初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形成并发挥了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体系而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不能仅从完善初查制度本身入手,而应考虑改革我国的立案程序,建立随机型刑事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见证人是指应刑事侦查人员的邀请参加到勘验、搜查、扣押等特定的侦查活动中,观察监督该侦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必要时出庭作证的人。见证人参与刑事侦查活动体现了程序正义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侦查见证制度无论在刑事侦查实践中还是在立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应当在观念上加强对见证人作用的重视,认识到见证人参与到特定的侦查程序中在我国目前的刑事侦查现状下对于防止公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再者应当建立利害关系人在场参与为主、见证人见证为辅的见证制度;同时从技术操作上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使得实践中的侦查见证程序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中出现了程序分流的现象,即经过侦查终结或者审查起诉终结后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貌似侵犯了法院的定罪权,由此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重新解读与反思就显得十分必要.以刑事裁决权的分割与独占为基础进行论述,并对刑事裁决权的行使主体进行新的构建,企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实务中的程序分流以及刑事诉讼法价值进行分析、阐述,并最终对刑诉法第12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刑事初查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初查制度在司法实践形成并发挥了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体系而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不能仅从完善初查制度本身入手,而应考虑改革我国的立案程序,建立随机型刑事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网上追逃”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由于"网上追逃"工作规定不完善,本身还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一定程度上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益。因此,从立法上完善刑事侦查措施,实践中进一步规范"网上追逃"程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是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讯问制度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价值观上借鉴两大法系的合理因素,一是要借鉴当事人主义的正当程序原则,突出侦查讯问的程序价值,以公正的程序获取公正的事实,二是要注重讯问过程自身的价值,即实体价值(结果价值),在两大价值之间追求平衡,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推进诉讼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侦查程序中,疑案如何处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司法过程中出现了疑案处理结果非法化、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难以撤销的问题。混淆了侦查终结与疑案处理两个不同的概念,疑案如何处理背后展现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如何撤销这一最本质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路径,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犯罪嫌疑人身份异议和撤销制度。  相似文献   

20.
侦查讯问是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完善我国的刑事侦查讯问制度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价值观上借鉴两大法系的合理因素,一是要借鉴当事人主义的正当程序原则,突出侦查讯问的程序价值,以公正的程序获取公正的事实,二是要注重讯问过程自身的价值,即实体价值(结果价值),在两大价值之间追求平衡,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推进诉讼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