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华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90-92
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贫困生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体系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应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共同努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公平理论在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感在贫困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在国内外公平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可以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信息公平和人际公平4个维度分析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探讨影响贫困生公平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郝晓琴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65-68
在对应届高职毕业生择业心态的调查发现,当前高职毕业生在择业准备、职业的自我认识和职业价值观上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此,要针对高职毕业生这些择业心态特点进行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使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适应性强、人格健全、受社会欢迎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4.
王艳霞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1):108-110
我国高校正面临着改革深化的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的机遇、挑战与选择,透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打破已经不适应高校现状的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如何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罗嘉文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3):29-32
处在世纪之初的高校共青团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和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构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必须以培养"四有"人才为中心,构建校园文化新格局;必须把教育青年和服务青年结合起来,构建服务青年学生的新体系;必须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构建团组织适应时代要求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钟一彪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6(3):12-15
从学校社会工作角度而言,把助学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与家庭经济困难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校助学模式有利于促成学生发展,助人自助的优势发展模式有助于提升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构,应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基础、以校内勤工助学为重点、以社会实习实践为补充,妥善处理好贫困生的压力、动力与潜力等3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辉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1):59-63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价值理念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高度契合,社会工作可以在贫困生经济评估、精神支持、能力发展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作用。当前,贫困生资助集中于短期支持而忽视能力发展,集中于物质资助而忽视心理援助,集中于学校支持而社会支持短缺。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有助于破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局限性,建立起立体化的贫困生资助发展体系,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方钫妍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84-86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里贫困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政府和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并取得了一定实效。然而,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精神贫困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和社会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还需给予他们更多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以解除其精神贫困,实现助学帮困过程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工会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高校工会必须切合WTO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广大教职工积极推动教育创新,增强教育竞争意识,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相似文献
10.
马喜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6):55-62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引领,充分挖掘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进而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使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钟瑞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3):76-78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在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探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一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5):98-10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高校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优秀文化去感染学生,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人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只有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自发为自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实现思想上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郑晔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2):121-123
在抓好素质教育的众多方面,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是提高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外在的精神文化内化为个人自身的素质,以促进大学生形象思维开发,塑造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空间想象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琴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2,16(5):52-55
在我国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 ,客观上要求工会把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利益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 ,发挥工会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作用。本文着力剖析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主要成因 ,针对困难职工群体的主要特征 ,提出工会积极协助党政维护困难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和历年访谈资料为基础,以就业不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对照组,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实验组,从就业目标、就业准备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劳动力市场机制、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洪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1,15(4):24-26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 ,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这是保证党的基本路线顺利贯彻执行的需要 ,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 ,是巩固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需要 ,是有效地减少和化解一部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参与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切实把这件大事抓好。 相似文献
19.
刘琍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1):107-109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教师应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影响,使大学生能顺应社会和群体的方向,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刘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4):83-84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相应的心理学方略,用心熟悉职工的个性特征,潜心探索信息沟通规律,留心观察职工情感需要,精心对待职工的挫折反应,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