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红英 《学理论》2009,(20):13-14
二战结束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在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其中既有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有经济周期的作用和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影响,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运动和社会主义影响的结果。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推动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变革,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但是,经济的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本质发生了改变,不会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2.
研究资本主义有不同的视角,本文认为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视角来研究资本主义体系,能够为我们密切结合全球化进程的现实,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趋向提供一个较新的视点.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思想,并结合西方学者有关现代世界体系的重要观点,论述了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产生和发展对认识和把握世界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其次,文章从世界体系的结构出发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及问题.最后,根据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作为一个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二战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整而发生一些新变化,其内部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调整以及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其外部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让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等。虽然资本主义在当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表现形式,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只是安慰剂,加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统治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内部的根本矛盾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相似文献   

4.
肖爱民 《学理论》2014,(31):17-18
2008年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毁灭性灾难,金融危机现已进入相对平稳期,即后危机时代。为了深入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效路径,有必要检视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是一个重要问题。资本主义产生这些新变化 ,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重要的是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和严重的两极分化 ,必然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 ,进而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6.
苏联和东欧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前途迷雾重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论调声声迭起.这样的背景使得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模式、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事实证明,在其母体的内部确实孕育着"新社会因素"。这些因素虽然还不足以使资本主义的性质得到根本改变,但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社会因素毕竟在逐渐积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动摇,也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自由主义,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一刻也挣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纠缠.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双重助推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调节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中有所折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更是触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经历了从经济学教条到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它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新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看出其历史走向,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由福特主义资本主义时代向后福特主义资本主义时代过渡。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正是上层建筑领域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范畴内各种新变化不断适应的结果,它导致西方政治文化整个发生右转,并为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11.
12.
13.
Recently the much‐discussed ‘New Zealand model’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has become significantly revised. It now lacks the theoretical coherence and the market‐led focus that it relied on between 1987 and 1996. Labour‐led governments since 1999 have undertaken gradual and pragmatic – yet significant – changes in public management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refining and sometimes reversing the model implement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This article does a ‘stock‐take’ of publ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s in New Zealand from 1999 to 2008, and argues that New Zealand can no longer be viewed as a leading exponent of market‐led NPM. Some NPM principles have been refined, but others have been quietly abandoned. The new National‐led government appears unwilling to undertake radical reforms, and, while it may seek a greater role for the private sector, looks set to continue with the ‘gradual and pragmatic’ approach adopted since 1999.  相似文献   

14.
15.
16.
David Rubinstein 《政治学》2000,20(3):161-167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e current orthodoxy, for instance put forward by Driver and Martell (1998), that New Labour represents a clearly defined break from the Labour Party's past. Drawing upon accounts of Labour'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 argue that Labour in governmen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with forging cross-class alliances, more often than not in the face of bitter internal opposition from the party's grass-roots membership. I conclude that the objectives of the Blair government are not dissimilar from those of the Attlee and Wilson administrations, and that where the means to achieve these ends differ – for example with regard to social policy – this is a rational response to the profoun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 1970s.  相似文献   

17.
18.
去年初,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广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此后,他又反复强调和多次论述“三个代表”的思想。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邃,在党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自觉贯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以“三个代表”来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辉煌,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