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在经济建设复杂环境中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问题,其中关于"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论述与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对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水华 《党史文苑》2006,(12):26-27
周恩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卓越领导者,他提出了一系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方针,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规划了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把经济建设置于国家生活的首要地位,将科学技术现代化视为实现"四化"的关键所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富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件里几乎都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沿,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分及时,并且确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后来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时隔三个月,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讲话中,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系统解读和强力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多重要?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的"天津讲话"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必要性;提出了指导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四面八方"政策;最早提出从领导革命斗争的党转变为领导经济建设的党的"执政党"概念和党内反"左"斗争;在科学文化教育、学术自由讨论等方面也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成为指导新中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在抓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理论上的成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广泛的落实,也印证了我国经济建设正在健康有序地发展.下面我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抚州发展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9):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4)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既建设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又建设经济层面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前者是从空间维度来说的,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后者是从时间维度来说的,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前者可从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道路来理解;后者可通过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体现。只有时间、空间这两个维度都"融入"好了,才是真正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榆中县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一根本任务,在全县形成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共识,使全县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凝聚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先进县、乡镇企业"十强县"、文化教育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卫生先进县、"双拥先进县"等称号;近期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县".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19)
正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物质载体,也是一条经济潜力巨大的国际经济通道,同时为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拓展发展新空间,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推进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各国服务贸易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共产党人》2013,(5):46-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并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宁夏"两区"建设号角的吹响,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关联度高的朝阳产业、幸福产业,也在向西开放的新形势下承担了新的使命,并将在宁夏"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11):12
5年来,全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大力推动提速转型和改革开放,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起飞凝聚了巨大力量;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经济起飞提供了精神动力;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经济起飞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好"与"快"共鸣,"转"与"赶"协奏。  相似文献   

16.
王东升 《实事求是》2007,198(5):77-78
近年来,新疆沙湾县委县政府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五种能力"工程建设,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祝黄河  邱向军 《求实》2013,(7):58-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立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康"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小康"的衡量不再凭借以往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前行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文化小康"建设创造了机遇。同时,在"文化小康"建设过程中,存在贫困文化等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等难题,给"文化小康"建设带来了冲击。在此背景下,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抓住经济建设重点,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把社会效益放首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黄顺基 《前线》2016,(4):41-43
正"四个全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四个全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理论创新前十年,它包括的子系统的量的增加。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  相似文献   

20.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重塑四川经济版图,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根本路径,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引擎。新津县委政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和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定位,抢抓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和成都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全面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机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而重大的探索,开创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