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国春 《群众》2013,(12):83-83
“飘”的字义本来是很美的,可这“飘”字要是用在工作作风上,那就让人生厌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常听人评判,某人工作作风不深入、不实在,一句话:飘浮。这认识是怎么得来的呢?其“飘”的表现大致有三:一是柳絮式的飘扬。他们说话办事随风飘、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当面拍胸脯,  相似文献   

2.
政绩本来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陷入了“政绩误区”,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文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创新干部政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论坛》2015,(3):14-15
No.1-No.10论为官操守1.搞“山头主义”“小圈子”必出事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有的案件一查处就是一串人,拔出萝卜带出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党内,所有党员都应该平等相待,都应该平等享有一切应该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该履行的义务。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政绩”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了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报载,河北某县出现了一桩怪事:蒙蒙细雨中,县委、政府门前的大街上,行人大都挤在机动车道上赶路。细一看,原来人行道竟是用晶莹光滑的大理石铺起来的,沾水后滑得很。当地老百姓说,一到下雨或下雪天,这条好看不实用的人行道让许多人跌了跟头,可县里的领导干部却因这条“面子路”出了政绩。报道说,这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政绩路”的马路,是…  相似文献   

5.
“任期制”缘何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在江西等地调研时发现。目前干部任期制在很多地方难以执行。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十年五任县长”的怪事。由于调动频繁.一些地方干部不安心工作.而是热衷于大搞短、平、快的“政绩工程”.甚至发展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湖南大学兼职教授王明高认为,这些现象极不利于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本上记民情,心中装百姓。件件抓落实,桩桩有回音。”这是衡阳群众对宣传干部“民情日记”、为民办实事的由衷赞许。 过去有的干部联乡不下乡,联民不联心,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根本不清楚。有的干部“脸难看,事难办”,形象不佳。为彻底改变这些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要讲真话张绍超讲实情,说真话,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是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政治品质。然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口头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却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口头上讲实事...  相似文献   

8.
颜文彬 《今日上海》2012,(12):38-39
作为“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一直以来都将旧改工作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为此,该街道致力于发扬“凝聚力工程”精神以及“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精神,各级干部争当攻克“旧改”这道难关的“润滑剂、排头兵”,使得今年的旧改目标不到年底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行政资源“垒大户”,试点村难以“以点带面” 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基层干部在谈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对,不约而同想到的都是先建设“富村”。在有的乡镇.“后进村”的群众常年喝不上一口干净水,干部们却在讨论选择一个“先进村”开展亮化、美化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一些群众在当地逐级反映问题,常因干部敷衍了事被置之不理。为讨个“说法”。不得不越级上访。而这样的越级上访常被基层干部视为“影响稳定”。于是,有的地方把“接访”变为“截访”,追堵越级上访的人。有的地方甚至用“越级上访就是违法”的标语来“震慑”上访者,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有的地方派出干部跟随越级上访者.一次耗时半个多月。为“稳住”上访户还花去不少钱。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以来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了干部聘任聘用制。五年多来 ,共聘用干部500多人次 ,落聘、改聘、缓聘30余人。一套“精简、统一、效能”的办事机构 ,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队伍 ,一个“团结、创新、高效、服务”的园区形象已经基本形成。一、提高认识 ,端正思想 ,转变观念 ,打消顾虑是推行干部聘任聘用的前提条件实行聘任聘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尝试。每一次聘之初 ,都有部分干部存有思想顾虑。有的担心参加竞争会不会被认为是要官当 ,竞争不上面子难看 ;有的机关的同志怕竞争引起同志间的矛盾 ,伤和气 ;有的认为竞聘上岗后干得不好要负责任 ,压力和风险太大 ;有的担心人选早已“内定” ,竞聘只是形式等等。党工委认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关系到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 ,产生这些思想顾虑是在所难免的 ,要解除这些思想顾虑 ,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 ,把教育搞透 ,让思想先行 ,只有这样 ,才能广泛动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党工委认真分析了产生这些顾虑的原因 :一是部分同志信心不足、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受干部选拨任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的习惯。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不少干部平时基本上不读书、不看报。究其原因,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会吃亏”的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忌提拔那些“伸手要官”者。这些人做官的动机不纯,为了弄到一官半职,不择手段,拉关系,找后台,托人情,削尖了脑袋去钻那有限的职位,这些人一但谋到官位,就忘掉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开始腐化堕落,大搞不正之风。二忌提拔那些善于“两面扇风”、“摸气候”、“会来事”的干部。这种干部擅长在领导面前阿谀逢迎,只要上级领导需要,违纪违法也敢闯,这种人唯上是从,无视群众,无视法纪,善于观察领导脸色行事。三忌找“替身人”。有的领导同志选拔青年干部,不看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高低,而是专找“会替自己吹牛拍马”的人担任领…  相似文献   

14.
衡量一个地方的干群关系好不好、亲不亲,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看群众见了干部是“躲着走”还是“围着转”。在有的地方,看见干部来了,群众就躲在一边,不愿意碰面,更不愿意同坐一条板凳。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么几条:要么干部太凶,群众“惹不起躲得起”;要么干部高高在上,群众敬而远之;要么干部不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懒得理睬;要么干部太腐败,群众“眼不见为净”……如此这般,干群关系一定很紧张、很糟糕。而在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干部工作中形成和产生了一些有失偏颇、缺乏科学依据或科学界定的一些理论与“定论”,亟需对其给予澄清和科学界定。一、不能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当成干部“四化”标准长期以来,在贯彻执行“四化”方针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在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中,把“四化”当作干部标准。有的见诸报刊杂志的文章或讲话中,有的贯彻运用于干部选拔之中。这种作法,是极其有害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工作方针,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提出来的,是关于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方针。它是对干部…  相似文献   

16.
时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两面人”干部,他们“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在单位(八小时之内)表现得一本正经,八小时外却是另一副面孔。有的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得火热;有的频频出入酒楼歌厅,吃喝玩乐;有的在麻将桌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共筑长城”;有的忙于拉关系走后门;有的甚至干起违法乱纪的勾当……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22日,河北邯郸晚报刊登了一则贫困夫妻的动人故事,主人公是邯郸市丛台区永和里社区卖冰糖葫芦的夏广超。23日,永和里社区的居民们被一个热闹的景观震动了:这天下午1点多,人们竟不约而同地来到社区老住户夏广超的摊点买“夏记冰糖葫芦”。这么多人“一窝蜂“光顾,老夏和他坐在轮椅里的妻子忙得不亦乐乎也供应不上争购的人群。1元、10元、100元……有的买上一串.而有的还没买上就慷慨地丢下钱,拥挤的场面让在附近执勤的交警不得不过来维持秩序。居委会的干部来了,区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人们还看见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也来了。难怪还没看到报纸报道的社区居民疑惑不解:老夏的糖葫芦是”灵丹妙药”吗?什么原因让贫穷的夏广超“发财”到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融安县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十大党建工程”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反腐倡廉工程”切实抓好、抓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为桔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预防腐败体系,为全县各级干部思想筑牢一道廉政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9.
某地对乡干部进行了一次民主测评,其结果令人出乎意料,有几名在单位里工作表现蛮不错的干部,却被群众打了低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原来是因为他们的“业余形象”不佳。所谓“业余形象”,其实就是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里的表现。一般说来,在工作上认真严谨的人,在生活上也是严肃正派的。但不用讳言,也有部分干部在单位表现还能过得去,但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就成了另外一个人,信马由缰、放纵自己。有的流连于酒楼饭庄,挥霍公款、花天酒地;有的沉湎于乐厅舞池,寻花问柳、争风吃醋;有的热衷于麻将牌九,赌兴盎…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的干部明明犯了错误,组织和同志们出于“帮人”而进行批评,他自己及其同情者却称之为“整”人,有的甚至还无原则地用“捧”人来抵制批评,个别领导者,也竞息事宁人,该支持的不支持,该批评的不批评,放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