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去年9月的一天,一位叫于岳的台属受其台湾胞兄于尚礼先生的委托,给青岛市台办送来一面写有“亲人相见谢台办,海峡两岸盼统一”的锦旗,表达其对青岛市台办想方设法帮他找到离散48年亲人的感激之情。 青岛市台办热心为台胞台属排忧解难,被他们称为“台胞台属之家”。 亲情温暖 爱心奉献  相似文献   

2.
漫话锦旗     
徐飞 《现代领导》2010,(12):47-47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存在着一种“锦旗贪婪症”,喜欢把群众送来的锦旗、镜匾挂在“荣誉室”,似乎锦旗、镜匾越多,自己的工作就做得越好,成绩就越突出。有的部门甚至将收到的锦旗、牌匾、感谢信的数量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这种做法往往使一些领导产生居功自傲的思想,不利于检讨工作中的不足。更有甚者。少数党员干部为追求“赞歌如潮,锦旗如云”的效果,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群众送锦旗,而是采取暗示等办法变相向群众索要锦旗、牌匾。  相似文献   

3.
1999年8月5日,这对于浙江省临海市城关镇国庆村蔡胜地一家老少来说是个盼望已久的日子。一大早,蔡胜地的妻子和堂亲、表亲10多人带着一面上书“为民破案,衷心感谢”的锦旗乘车赶到仙居县公安局门前,加入了早已潮水般自发涌来的近千名群众之间。四年前的7月16日,为一家老少生计而彻夜不眠载客赚钱的亲人永远地停留在那个黑色的日子。四年来,那撕心裂肺、令人肝胆欲裂的情景如“蒙太奇”般在他们眼前交替闪现。今天,他们愤怒的双眼直视着前方。他们比周围群众更迫切地想亲眼看到那个夺走了他们亲人的那个恶魔的可耻下。  相似文献   

4.
台胞寻亲记     
初秋的一天,一辆红色“的士”在省台胞接待站所在地滨江饭店门口嘎然而止。车内下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双手捧着一面写有“惠我良多”四个金色大字的锦旗达到省台胞接待站,并激动地说:“我与亲人离散五十多年,接待站和冯先生不辞辛苦帮助寻找,终于得以团聚,我真不知怎么感谢才好。”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初,8名来自田州镇常安社区和中山社区的群众代表捧着两面绣有“民心工程功盖世,田州河岸换新颜”、“清洁春风扫砂尘,千家万户颂党恩”金字的锦旗走进田阳县政府大院,执意要将锦旗献给县领导,以表达群众对党委政府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真诚谢意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身处困境呼人大、心系民情落到实。近日,在汶川大地震中亲人受灾的四川教师任永川,眼含热泪,偕全家赶往浦东新区人大信访接待室,送上印有这14个金色大字的鲜红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锦旗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贺丽华办公室的墙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十多面锦旗,每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她的感人故事。前不久差点又要添上一面新的,但她执意谢绝了:“我不要锦旗,只希望你注意身体,好好工作,不要给小区丢人。”欲送锦旗的中年男子姓袁,下岗失业在家,与妻子离异十多年,唯一的收入来源是老母亲的退休金。年前母亲过世了,他只好申请低保。  相似文献   

8.
“又有当事人送锦旗来了”,新来的内勤接到电话显得异常兴奋。“请协理员接待一下吧,记得告诉当事人,公正审理案件是我们的天职,无需感谢。”庭长笑着吩咐却格外平静,她补充道:“虽说感谢信和锦旗是对审判工作的最好肯定,但审判工作的要求远非仅此而已,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金风送爽,春华秋实。国庆节期间的一个上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又一位患者家属送来的一面锦旗:“首善之地.为医心存济世布善;德艺双馨,治病即是扶伤救人”。这是该院今年各个科室和院部所收到的第117面锦旗。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下旬,江苏无锡市有个小伙子周力连续几天都去给无锡市新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送锦旗。一般送锦旗是为了表达公民对政府部门的某种敬意或感谢,但小伙子的锦旗上却写着"不为人民服务"六个大字。原来小伙子因劳动纠纷,曾向劳动监察部门实名举报,但和当事方连打了14场官司都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党组作出一个决定:今后不再接受当事人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锦旗;往后不论总结工作,还是进行评比,也不再把群众赠予锦旗的多少列为衡量工作成绩的一项内容。槐荫区人民法院这个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时下,人们常见一些“感恩”场面:医生抢救了一个病人,病人赠送了锦旗;厂长照顾了困难职工,职工登门酬谢;教师体贴了学生,家长也有所表示;警察抓获了歹徒,被保护的群众自然感恩戴德;机关干部为平民百姓办了点实事,知恩相报者更是不乏其人。一句话,“感恩”何其多也! 其实,这种“感恩报恩”的现象折…  相似文献   

12.
周琼 《人民公安》2010,(8):16-17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  相似文献   

13.
报载,某省人大依法监督一起司法机关程序违法案件,当事人给省人大送来书有“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表示谢意。新闻媒体将有关稿件送审,省人大新闻发言人删去“为民作主、恩重如山”8个字,并作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批语。仅从该文观点理解,该发言人只是不赞成锦旗上的8个字,而对公民向国家机关赠送锦旗、国家机关接受锦旗还是持宽容抑或默许甚至肯定态度的。遗憾的是新闻稿件作者的笔锋也没有直指赠送、接受锦旗的行为并作进一步剖析,不知其心灵深处是否也怀有一定程度的“锦旗情结”?君不见,作为人民公仆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4.
拜读《楚天主人》2004年第11期所载楚丁、孔建同志的文章《是“人民作主”,不是“为民作主”》,颇有同感,但仍觉意犹未尽。该文称,湖北省人大依法监督一起司法机关程序违法案件,当事人给省人大赠送上书“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表示谢意,新闻媒体将有关稿件送审,省人大新闻发言人陈洪波同志删去“为民作主、恩重如山”8个字,并作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批语。仅从该文理解,陈洪波同志只是不赞成锦旗上的8个字,而对公民向国家机关赠送锦旗、国家机关接受锦旗还是持宽容抑或默许甚至肯定态度的。遗憾的是,楚丁、孔建两位的笔锋也没有直指赠送、接受锦旗的行为并作进一步剖析,不知其心灵深处是否都怀有一定程度的“锦旗情结”。君不见,作为人民公仆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做了点实事——或纠正错案,或赈灾扶贫,或修桥补路,主人们动辄敲锣打鼓放鞭炮送锦旗以鸣谢。公仆们则往往来者不拒,一一笑纳,大有当仁不让、当之无愧之慷慨。更有“感恩戴德”的主人,不惜耗资为公仆立“功德碑”,公仆竟然以“行善施恩”者自居,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19日,在中国无障碍促进网成立两周年庆典上,中国无障碍促进网站站长王杰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站长王春艳的手中。锦旗上面写着:“感谢志愿者友爱互助无私品德,学习志愿者奉献博爱人道精神”,这是吉林市的残疾人对吉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发自内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的一个早晨,大连市甘井子区域建局门前锣鼓声阵阵,欢笑声鼎沸,一片喜庆和谐的景象。椒金山街道矿北社区的老百姓自发来到这里,给城建局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锦旗上赫然写着“为民解忧,爱洒社区”8个大字。带头的居委会书记陈玉满意地说:“城建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修建了矿北社区到椒房街的便民路,解决了周围居民三十几年的行路难问题,大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天特来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治安纠纷案件大量增加,调处工作中存在“三多”、“二难”、“一个不理想”,要使责任区民警从纠纷的包围中解脱出来,必须建立纠纷分级调处制度;制定具体的纠纷伤害医疗办法;提高民警纠纷调处技能;定期开展治安纠纷积案清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亲情     
江志敏是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黄瓦街派出所民警。她从事户籍工作29年,荣立了三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近年来先后获得成都市“三八”红旗手,市“十佳文明警察”、省、市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视辖区群众如亲人,是江志敏在黄瓦街派出所29年痴心不改的情愫。她把自己的责任段看作一个“大家庭”,而自己就是“家”中的一员。在与辖区群众交往中,46岁的江志敏当“妈妈”作“女儿”,以艰辛付出赢得群众真诚信赖,与群众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在卫辉市比干书画院门前,鞭炮齐鸣,60多岁的孔祥富和全家手托着“舍己救人品德高,救命之恩重如山”的锦旗,递向了青年画家王宏忠,连声说:“谢谢救命恩人,谢谢救命恩人……”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王晨 《天津人大》2012,(11):29-29
11月15日,深州天翔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宗信将印有"信访典范公仆楷模"的锦旗赠送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对其反映的"被告返还原物纠纷"问题,在信访办的督办下得到圆满解决,表示衷心感谢。10月23日,蔡宗信来信反映,其诉天津某公司"返还原物纠纷"一案,经两审法院判决被告向其返还原物,但迟迟未能执行生效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