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国亮 《群众》2012,(10):36-37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的重大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也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李维 《传承》2013,(3):106-107
生态移民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围绕生态环境退化和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的民生问题而展开,解决生态移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后续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生困境的突破口和试验区,需要坚定不移、强力推进、狠抓落实,保证民生计划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深入解读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职责和庄严使命;二是要牢回确立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改善民生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推出的民生10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首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回应了当前全市群众最关心的重大问题,对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其次,是一项经济工程,  相似文献   

6.
时空     
《新疆人大》2013,(12):2-3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必须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所在。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到实处。人大作为民意的代表机关,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明确提出了民生主义思想.并构建了内容丰富的民生史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孙中山认为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重心,人类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定律,改善民生的途径就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民生史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社会的今天,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问题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善和保障民生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党长期艰巨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要把民生问题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10,(4):29-30
“民生状况如何,关键看最困难的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最困难的地方是否得到帮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是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对梅州民生保障工作提出的评判标准。2008年,梅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五年筹资百亿建民生,争当全省民生纾困排头兵”的决策,从政策上和资金上支持民生工作,连续出台实施多项扶保结合,标本兼治,破解民生难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大连干部学刊》2013,(4):62-62
一定的民生文化是一定的民生经济和民生政治的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民生文化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致力于民富国强的发展方略,也体现了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去争取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重要的政策目标。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应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就业稳定优先、推动教育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东北振兴中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随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的确立,以及东北经济、人口、环境的变化影响,新时代东北民生工作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亟待补齐养老金发放、脱贫攻坚、社会救助体系、公共基础设施等短板,冲破陈旧民生建设思想误区,以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推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5年工作的主线是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定》,把改善民生作为实施"两创"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了具体部署。这是省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忠民 《群众》2013,(3):I0014-I0014
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职责。需要看到的是,在改善民生的实际过程中,人们对于民生内容的理解有时会出现过于泛化的情形,并基于这样一种过于泛化的理解去从事改善民生的事情。如是,不但没有使民生得到应有的改善,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妨碍民生的改善,也得不到民众的认同。为了有效地推动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严格界定民生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山东省龙口市人民政府全面启动了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并将其作为今后3年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全市中小学学生能够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7.
吴洪彪 《中国民政》2012,(10):38-39
民政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民政工作做好了,得益的是百姓、推进的是和谐。全面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和江苏省民政会议精神,必须增进民生幸福、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春霞 《乡音》2014,(12):26-2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在讲到“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时,提出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这为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项惠及十万人的民生工程。这是我区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取得的新成效。这是我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迈出的新步伐。今年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实施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攻坚战的重大决策,明确要求用半年时间,实现我区全面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的目标。自治区政府把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攻坚战作为今年为民办实自治区政府把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攻坚战作为今年为民办实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的价值旨归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唯物史观价值旨归以新的时代意蕴,即民生幸福。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民生幸福有别于传统的民本思想而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幸福为实践要求,为实现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致力民富,发展民权,提升民智,保障民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