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金波 《群众》2014,(12):68-71
<正>核心提示:○人才是"中国力量"的现实体现,必须"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以"人才梦"托起"中国梦"。○"人才梦"根植于人才意识"越强越好";"人才梦"体现在人才规模"越大越好";"人才梦"凸显为人才结构"越优越好";"人才梦"侧重于人才投入"越多越好";"人才梦"关键在人才环境"越畅越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特  相似文献   

2.
石泰峰 《群众》2011,(2):10-13
新的一年人才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真正识别人才、研究人才、集聚人才,为人才排忧解难,成为自觉贯彻党的人才方针政策、精通人才工作业务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3.
内陆开放高地中聚集人才洼地的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继华 《重庆行政》2011,13(1):110-111
随着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全国各地人才发展战略部署也相继展开,纷纷规划建设人才高地。而人才高地是个目标性概念,要实现人才高地,首先需要构建起聚集人才的洼地,做到人才汇聚,人才功能发挥,人才价值实现,达到人才量与质的制高点,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才发展环境是造就人才、吸纳人才、发挥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舟山人才高地,培养和引进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是要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营造人才集聚的发展环境,使现有人才稳定,急需人才能够引进,未来人才能够成长。  相似文献   

5.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吴凯文 《浙江人事》2009,(11):24-25
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果 近年来,建德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丁业经济”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5.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099人,专业技术人才27342人,中高技能人才1395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00人,农村实用人才7303人。  相似文献   

7.
《现代领导》2009,(9):13-13
江苏省江阴市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以“八大人才开发计划”(党政人才开发计划、公务员素质提升计划、优秀企业家开发计划、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计划、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计划、“名师名医名家”开发计划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计划)为主线,努力促使各类人才提升现有能力,实现本土人才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回归工程”,根据产业提升的需要,引进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研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按照文化名市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规划人才、高教人才、卫生人才、文化人才,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关系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要以人才发展24字方针为指导,建立人才发展规划跟踪评估机制。重点加强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效果、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培养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特区建设的监测评估。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建德市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目标,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训机制,搭建完善人才引进平台,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里,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人才,发展人才。要以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发现人才,人才引导人才的方式构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来指导我们的"人才立市"战略,造就一支能够适应营口率先崛起需要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黄爱华 《湖湘论坛》2006,19(4):33-34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好人才工作,一要强化人才意识,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二要更新人才观念,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三要加强能力培养,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四要坚持党管人才,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江苏省昆山市最大的财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铺就了“昆山之路”。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亿元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推进人才特区试点、提高载体孵化功能等举措,建设人才高地。推进自主创新。截至2009年底,全市大专以上人才总量超过19万人.1人人选国家千人计划,17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6人人选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10人人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4.
许可 《重庆行政》2014,15(5):75-77
正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2012年工作要点中主要内容包括人才特区建设、人才项目管理等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对首都北京中关村人才特区、中部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南部沿海城市深圳前海人才特区(以下简称"三地人才")的分析提  相似文献   

15.
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1~2次赴国内人才密集的城市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出台留学人员回台创业政策,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台创业。大力推动校企人才合作,举办台州市校企人才合作大会,计划组织全国150多所高校与我市500多家企业就毕业生输送、人才合作培养、毕业生实践基地建设等进行沟通洽谈。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人才开发合作,加强与上海杨浦区的合作,双方人才市场互建人才服务工作站,共同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招聘、委托招聘、人才培训等项目。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杨浦高层次人才服务台州。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急需大批全球型经济特色人才、复合型人才,处于全球经济前沿的上海,人才从何而来?紧缺人才又如何解决?快速转型的城市经济,需要快速转型的人才思路:全球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吴江  孙锐 《人民论坛》2011,(12):22-25
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关系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要以人才发展24字方针为指导,建立人才发展规划跟踪评估机制。重点加强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效果、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培养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特区建设的监测评估。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余姚市紧紧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重点,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收到显著成效。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对象的“三高人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9.
王通讯 《浙江人事》2008,(11):14-16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借重于人才。但是,借重于人才的前提,是能够发现人才、起用人才,聚集人才或者说善于发现人才,是使用人才的第一步。这里面,蕴含着不少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在《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之际,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规划纲要作了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答:《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市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