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极为必要。为保障立法质量,并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社会领域的矛盾,我认为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领域立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委员长多次就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和要求,为当前我们的立法工作特别是人大的社会立法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加强社会领域地方立法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领域立法中如何平衡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各类社会需求,在立法中如何体现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如何增强地方立法的有效性?在当前经济转型、矛盾凸显的新时期,立法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完成11件法规,已审议通过了10件,另有1件法规将于近日提请常委会表决,其中1件法规由预备项目调整为正式项目。重视代表议案集中的、群众关注高的热点问题,破解社会领域立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增强立法工作所需要的智慧、魄力、韧劲成为贯穿2009年度立法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明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需要良法之治,而良法的诞生,最根本一的是立法理念正确、立法科学民主。法具有规范、引导、教育和保障等多项功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需要立法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社会法体系极其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加快社会立法步伐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将社会立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健全社会法体系;提高社会立法的层级,设置实施条例和细则;加强程序法立法,加快社会立法步伐,形成完整的社会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海洋  田杰 《人民论坛》2011,(12):104-105
公民意识的生长与社会立法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公民意识的生长是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相平行的社会实践问题。社会立法有助于公民意识的生长,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社会立法的进程;反过来,公民意识的增强会推动社会立法的优化。探讨公民意识与社会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实践》2008,(1):8-8
“2008年将是我国社会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由民政部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项目将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行政规章16个,部门规章22个。”日前,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民政部门的权威人士部分介绍了今年的社会立法计划,并希望围绕社会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的社会法体系极其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加快社会立法步伐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将社会立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健全社会法体系;提高社会立法的层级,设置实施条例和细则;加强程序法立法,加快社会立法步伐,形成完整的社会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的生长与社会立法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公民意识的生长是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相平行的社会实践问题。社会立法有助于公民意识的生长,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社会立法的进程;反过来,公民意识的增强会推动社会立法的优化。探讨公民意识与社会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人大研究》2010,(5):47-48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立法计划注重于社会领域立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立法计划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并报省委批准,已于2010年2月上旬下发施行。该立法计划注重社会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政治背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社会背景.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已经比较完备,但社会事业的立法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法律背景.我国社会事业立法存在立法理念两分化倾向、立法缺乏整体层面的把握、法律空白领域较多等不足,因此,可以通过从根本上转变立法理念,从整体层面完善社会事业立法,加快社会事业重点领域立法进程的基本思路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事业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立法在西方国家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立法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大的变化,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的社会立法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快社会立法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首要任务,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在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辽宁省一直对社会领域立法很重视,从《立法法》实施以来,共制定、修改省本级地方性法规60件,其中社会领域立法31件,占立法总数的52%。本文结合立法实践,仅就社会领域立法应当坚持的原则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地方立法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上海、郑州等地的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开招标\定向议标等形式,委托社会力量参与立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于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立法方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5):92-92
何平在《江淮论坛》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从法理的角度看,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社会权利能否落实的问题。当前,解决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建立社会自我纠偏机制,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社会立法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使民生得以长久保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协助常委会联系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专门委员会,内司委的工作与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息息相关。这里,我结合委员会工作,就社会领域地方立法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社会立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立法重心。相对于日趋完善的经济立法和蓬勃发展的文化立法,社会立法严重滞后,社会管理法律体系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客观地讲,我国现有的社会法体系相当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加快社会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因而,推行绿色立法至为关键。在立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借鉴、移植国际立法经验,敢为人先,推进制度创新,以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0.
何跃军 《人大研究》2010,(11):32-38
通过立法风险评估,充分考量立法之前存在的社会风险,以及立法后可能导致的社会风险,以便于采取减少或消灭风险的立法措施,实现社会风险的立法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