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哈森 《前沿》1994,(10)
简论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单纯词哈森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1)与普通话比较,其单纯词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语音形式上,二者都有单音节和复音节两种形式;词的来源上,二者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联系,而且都包括一定数量的借词、象声词和叹...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语法、语用、语音等不同角度来看,象声词与叹词、形容词、副词均有着质的区别。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它不仅具有概念意义,还具有较强的色彩意义。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而且具有较强的句法组合功能,理所应当归入实词。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的AABB式最早见于西周金文,《诗经》《墨子》等文献中亦有少量"AABB"式拟声结构出现,其构成方式采用的是两两加合式。进入唐宋时期,AABB的加合式继续发展,与此同时,AABB结构的重叠形式,即扩展式得以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AABB象声词最重要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14,(11):51-51
<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桥头堡"建设进程中,加强对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对于云南"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历史悠久,教学体系比较完备,汉语使用人口众多,为汉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环境。但存在师资短缺,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贴近实际的教材,生源单一、不足,流失量大等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1.语言要素的本地化把东南亚国家使用的汉语和目前中国内地使用的普通话做比较的话,两者在汉语的各个构成  相似文献   

5.
对曼德勒市华文教师资格证书培训班及曼德勒市、东枝市、腊戌市函授班共151名缅甸华人学员的调查发现:缅甸华人在情感亲近度方面,汉语方言、汉语普通话比缅语的认同度更高;使用频率方面,除“学校”“娱乐”场合外,其他场合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使用频率都比缅语高;同时,其华人、华裔身份的认同度也较高。这种一致较高的认可度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经济因素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传承等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纺车的声音     
闫大恒 《人民公安》2010,(14):60-60
<正>曾记得许多美妙的声音:蜜蜂在花丛中飞翔,鸟儿在林间鸣唱,春雨润泽野花盛开的土地……然而记忆中更挥之不去的,是童年在乡下听过的纺车声音。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象声词来形容纺车的声音。那声音舒缓且富有节奏,让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人口已有60多亿,民族众多,文化色彩纷呈,使用的语言也多得出奇。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亿的语言有10种,使用总人数超过3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55.3%。这10种语言为: 1、汉语。使用人口11亿多,约占全球人口的18%以上。中国现有12.6亿人,除部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汉语“阳声韵”所指的范围相当于中古咸山江宕深臻梗曾通九个韵摄的舒声韵。人们在描述汉语阳声韵演变的过程时,常使用这样的公式:还用现代汉语方言来给予说明。如,广州话保留-m、-n、-(?)三个鼻韵尾;北京话保留-n、  相似文献   

9.
据法国科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651种语言。世界上语言虽多,但主要的只有12种。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使用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接下来依次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对汉语称谓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现代汉语口语中的一类特殊的称谓语——降级称谓。从语用角度,把降级称谓语分为综合式降级称谓、分析式降级称谓、直接式降级称谓三种类型。对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总结概括了制约降级称谓使用的语用机制,并根据现代社会的生活实际及家庭结构变化,预测了汉语降级称谓的发展趋势:姻亲和血亲之间用得越来越少,社交中用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滞后性、形式化、脱离实践等一些问题,通过立足于广西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区域背景下,以广西大学为基点,探讨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以求为今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0月,云南省双语教学工作会在“绿孔雀之乡”──盈江召开,来自全省17个地州市教委、民委、民语委等单位的100多名代表以及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同志聚集在这里,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边疆省份,5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已使用汉语外,其它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或拼音方案。目前,有11个民族使用14种文字进行双语和扫盲教学,没有民族文字又不通汉语的地方,也开始使用民族母语注释进行辅助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试论音译词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源于音译词涌入汉语,成为汉语词汇中一种新现象。它们出现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大多是首先进入强势方言区,开始只在特定的地域内使用,然后再向其他各地传播开来。音译词具有义类、词形多样、和汉语原有词语造成同音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化     
<正> 我区75万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据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介绍,目前,我区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已达到75万人。我区"双语"教学工作已从中学下移到小学和学前阶段,许多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从数、理、化三科使用汉语教学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均使用汉语教学的新模式。(井波)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社会的巨大进步,使英语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中。谈起英语学习,可能聋人朋友们会面带难色、退避三舍,认为这种飘洋而来的字母组合语言,耗神费力、不易学好。其实任何学问包括外语都不是一座不可征服的高峰,只要我们讲究方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志在必得,就一定能够掌握。英语是世界5大丰要语言之一(汉、英、俄、印地、西班牙),使用人数已达9亿多,仅次于汉语,但它在使用地域、国际性上又超过汉语  相似文献   

16.
张平  彭海燕 《求索》2015,(3):139-142
大数据时代对汉语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研究好自然语言这一工具是我们打开大数据宝藏必备的钥匙。从语言大数据的机器自动提取与分析来看,汉语研究应该从汉语的实际使用出发,面向语言大数据的处理,进行更为全面地观察,揭示更为精细的使用规则,描写更为细致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关系,探索新的汉语语义知识表述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往首先涉及到如何指称对方的问题,指称方式的不同往往与本国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密切相关。对汉语和英语中共五十余个外国人指称用语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发现汉语中指称外国人的总称多,特称少,且这些总称多从“自我中心”的主观角度进行中外对比,得出对方“不同”的结论;而英语中总称少,特称多,且这些特称多从“客观视角”进行描述,抓住对方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状云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边疆省份,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转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怒苏语、啊侬语、柔若语)、景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有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彝族使用云南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傣族使用西双版纳新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德宏傣文,  相似文献   

19.
常俊之 《今日民族》2010,(11):53-54
元江县羊街乡有拉祜族苦聪人210人,主要聚居于党舵村委会的烧灰箐寨,还有少数与哈尼族杂居在烧灰箐附近的坡头村。汉语、哈尼语、拉祜族苦聪话三种语言,结构上相互补充,构成了羊街乡苦聪人语言使用的多语和谐。  相似文献   

20.
汉语将改变世界大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现在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而且,总的趋势是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