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犯罪现象,这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为什么人民内部还会产生犯罪呢?对于这个问题,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展开了讨论。但是,有些同志往往忌讳和避免把犯罪同经济基础联系起来,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2.
关于犯罪的根源,大量论著都认为,犯罪是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以后产生的现象,是阶级对抗社会特有的现象,只有阶级消灭的时候犯罪才会消灭。那末,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犯罪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当然,犯罪最主要、最本质的还是阶级根源。在我国,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那些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特务间谍分子,显然是属于敌我性质的问题。一部分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刑事犯罪,包括严重的经济犯罪,带有直接反社会主义的性质,也是阶级斗争的反映,但这几类案件,在全部犯罪案件中只占少数。至于为数较多的其他普通刑事犯罪,单从阶级根源来解释,是与客观实际不完全相符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现实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犯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这是我国犯罪学中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实质、原因、研究预防犯罪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几千年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早已被埋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是,从建国到现在,仍然存在着犯罪现象,甚至在某个时期犯罪率急剧增长,重大恶性案件不断发生。这些情况已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并成为众多的理论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不少人从历史和现实、个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国内和国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长期以来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产生犯罪的,但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产生犯罪的。正是这种观点长期以来阻碍着对犯罪产生原因的深入探索。诚然,制度和社会是有区别的,绝不应把二者等同起来;但是制度和社会又有着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割。我们所说的制度,是指一定社会的制度;我们所说的社会,也是指实行某种制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我国犯菲问题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解决了过去几十年尚未解决的温饱问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提前翻了一番,更为重要的是结束了封闭、停滞的局面,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新课题。其中犯罪问题就是困扰我们的严重问题之一。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发案率都在万分之五以下,而1981年却高达万分之八点九。同时,严重经济犯罪十分突出。十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达23万余起。  相似文献   

7.
<正> 《法学季刊》编者倡议,就社会主义社会犯罪根源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法学季刊》1983年第2期第26页),本文写了一些初步认识,提出来供研究参考。要预防犯罪,首先要找出犯罪所以产生的根源。为此,我在广东和其他地方做了一些实际的调查。通过调查,感到以往对犯罪根源问题的认识虽然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似乎不够全面,有必要提出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振荡。特别是近几年,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犯罪原因这个敏感问题的观点,千篇一律、不加思索地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犯罪现象,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不产生犯罪。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体制危机呼唤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合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它的领袖邓小平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来源;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这个戒律是否因此而成为永恒的道德戒律呢?绝对不  相似文献   

12.
盗窃罪是多发罪,常见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重持上升趋势。据我省法院统计,盗窃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平均比例,五十年代为17.5%,六十年代为21.8%,七十年代为21.2%。进入八十年代(1980年至1986年)猛增到32%。因此,研究盗窃犯罪产生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盗窃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1、犯罪主体趋向低龄化。在我省判处的盗窃犯罪分子中,青少年犯罪逐年上升,1980年占44.4%,1983年占46.3%,1986年占53.9%。 2、犯罪动机多数为追求享乐。过去盗窃犯罪多是盗窃一般生活、生产资料或一些钱和粮票,以满足生活上的需要。而现在盗窃侵犯的对象多是一些贵重的物资和高档商品,供犯罪分子生活上的享乐。 3、犯罪形式趋向共同作案。在重大盗窃中,由于被侵犯的对象多是价值大、体积大的物品,单独作案不易得逞,只有几个人集体行动,配合默契,才能奏效。据某法院调查,一九八○年以来重大盗窃案件中,合伙作案的占60%。 4、犯罪成员有前科劣迹的多。据某法院统计,该院1985年至1987年6月判处盗窃犯罪分子114名,其中,惯犯、累犯、有劣迹的有48名,占42%。属重大盗窃的19名罪  相似文献   

13.
犯罪根源,即引起犯罪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弄清犯罪根源,是进行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犯罪这一起源于私有制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在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我国得以继续存在,是人们多年来一直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不断深化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明确和统一的认识问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而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根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相似文献   

14.
王秋芙 《法制与社会》2010,(20):292-292
关于罪犯的犯罪行为,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比如社会环境、罪犯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失败因素等。对不同原因产生犯罪的罪犯应当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罪犯再社会化是现代教育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在新时期的深化和拓展;罪犯再社会化是改造罪犯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犯罪活动,八十年代同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前半期相比,呈现迅速上升趋势。1983年至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上升势头也没有压下去,恶性大案要案还是逐年上升。“严打”之后,全国在不同范围内“突击搜捕”的统一行动年年不断,对抢劫、盗窃、流氓滋扰单项打击经常进行。审判机关每逢重大节日之前,都大张旗鼓地集中宣判一批、处决一批。就这样打击,犯罪活动并没  相似文献   

16.
犯罪,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社会现象,践踏着人类共同生活准则,侵扰着一切统治秩序,给社会带来混乱和不安。传统理论对现实犯罪根源,甚至对传统犯罪根源都讳莫如深,对其本质根源或人为地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这一事实,尤其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的原因,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犯罪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以下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19.
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当前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当然,两种制度下两种青少年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别,所反映的实质截然不同,但问题的严重性却是共同的,因此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他们看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比作祖国的花朵,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在建国三十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样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的犯罪经过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它不仅是搞好当前社会治安、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局面的极关重要的问题,而且是关系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大事当前,我们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北京市政法部门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极为重视。最近,市公安局、高级法院、司法局和北京政法学院的一些同志,他们组织了青少年犯罪联合调查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研究了七十名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写出了一份典型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即: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主观原因,心理特点,以及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本刊从第一期起连续刊载这个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给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给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带来了严重障碍。因而,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