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敖密 《新青年》2005,(3):7-8
我家养了好几代猫,这些猫总是繁殖一代又一代的无终止,这要源于刚开始的那只猫。想一想,那已是5年前的事了。那时,大姐在外,家里气氛很安静,我便提议要只小猫,后来我终于等来了一只黄白毛、很活泼的小猫,它常在太阳底下滚来滚去,一个毛线团,一支笔都是它的玩具,它总是扑过来抢,抢了又扑。家里的院子里有个葡萄架,它常在架下的沙发上睡懒觉,消耗着它几个小时的时间。它的魅力很大,不久又领来了一只狸色的小公猫,它们俩的关系非常好,也很懂人气,每天我们上学要走时,它们俩总是一前一后地跑回来。过了几个月,黄猫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我们便知道…  相似文献   

2.
丁立梅 《新青年》2007,(11):26-27
一苏小若和曼丽,是同时认识罗烨的。大学校园的忍冬树下,有男生在吹埙,蓝衣白裤,手握之处,有声音,似小蛇,冰冰地游出。这样一种奇特的乐器,这样一种奇特的声音,一下子击中苏小若。曼丽悄声对她说,天哪,小若,这莫不是传说中的门马王子?这个王子我追定了。  相似文献   

3.
冠豸 《新青年》2013,(4):43
春天初二时才转学到我们班。从他走进教室到现在,我都不曾见过他笑。他总是表情漠然,一只眼睛里盛满忧伤。是的,春天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玩鞭炮炸瞎了。春天坐我前桌,我从不曾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和我们踊跃举手,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相比,春天安静多了。可是第一单元的各科小测  相似文献   

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7,(2)
让狗羞愧一楼住户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大狗。初来乍到,它警惕性非常高,一有点儿响动就狂吠不已。我家在六楼,尽管每天上下楼蹑手蹑脚,但十有八九还是要被狂吠一通。我胆子小,狗一叫我就拼命跑,生怕它突然冲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及其盟国中有关对缅政策的适当性上的争论极少被提及。它是一种实质性的低语,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被听见,但却总是被关于中东、东北亚、恐怖主义问题和其它迫切需要关注的那种外围的、一种迫在眉睫的、紧急的政策性的杂音所压倒。美国只  相似文献   

6.
我们分批次上了橡皮艇。周围安静的环境被橡皮艇马达的轰鸣声打破,我们没有人说话,或许是不想打破这美好的宁静,也或是被南极的景色所吸引。我低头看着清澈的水面,越往下颜色越深,抬头眺望,则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南极第一位见证我们到来的是一只食蟹海豹,同行的人群中有人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叫出声来。热闹的小橡皮艇在冰天雪地的无暇世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食蟹海豹却没有丝毫的惊慌,它旁若无人地继续躺着。由于是看到的第一只食蟹海豹,我好奇地打量着  相似文献   

7.
毕业离歌     
伤感的怀念实习结束,毕业在即,我回到了荆州,我的大学.并不喜欢这座城市,却难舍那城墙和古道.每次走在城墙边的古道上,总是习惯一只手扶着灰黑的古老城墙,然后抬头仰望墙缝里生长出的繁茂树枝,任高跟鞋在石板上敲击着,把它当音乐来聆听.城门外的墙根处常常坐着三两个算命先生,光头,闭眼,坐在竹椅上,面前摆着神秘的签盒,旁边靠着一根竹棍,安静而祥和.  相似文献   

8.
一 七月间,校园西北角上那棵树冠硕大的合欢树一夜之间开满了淡粉色的花儿,那些花儿毛茸茸的,像小扇子一般,颜色轻淡,若烟,若尘,似云,似霞. 梁潇跑去合欢树下拣球,看见马缨花抱着书站在合欢树下看他们踢球,这个女生不大爱说话,笑容轻淡如水,目光平和安静.梁潇抱着球问她:"同学,这么好看的花儿,你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啊?"马缨花看着汗水涔涔的梁潇,忍不住就笑了,说:"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这是马缨花啊!"  相似文献   

9.
吉安 《新青年》2007,(5):16-17
谁说你老我就跟谁急28岁我才从遥远的冰城来到深圳,而且,是做总是飘在路上的记者。看着身边80年代后的老记者们,一口一个"大姐"地叫着,我这个新人,终于知道了时间的残酷。它不仅在我脸上刻下任何祛皱霜都难以抹掉的印痕,而且,时  相似文献   

10.
母牛"花子"     
一下乡,我就相中了喂牛这活儿. 虽说牛圈味儿不好,又是瞎虻、蚊子最多的地方,可是自己一个屋,安静,怎么看书也没人管.我就当了牛圈的"官"管着牛.一年后,从四队调过来一头红白花的母牛,这是人家甩出来的扔货,脾气贼大,不听使,还净惹事儿.我看它的毛色,叫它"花子".  相似文献   

11.
马德 《新青年》2006,(1):30
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的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相似文献   

12.
邻居家的狗     
邻居家一定很富有,不然,就不会花那么多钱买这么一只不灰不黑的长毛狗。这是一只哈巴狗。记得邻居刚买来时,它嗷嗷直叫。据说那是由于这狗才来到新主人家,对新环境、新生活的陌生感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刚刚离开狗妈妈,是思念亲人的一种表白。第一天晚上,它直叫了一夜。它小小年纪就离开了自己的妈妈,想想也怪可怜的,尽管那天夜里我被它吵得一夜都没睡好。  相似文献   

13.
澜涛 《新青年》2004,(7):32-33
赵森林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一句话:“我叫赵森林,我是一名环保战士。”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常去老东安市场。进了北厅,沿右手小楼梯而上,到老森隆餐厅去吃小笼蒸包。它皮薄细软,肉馅滑嫩鲜香。由于是水打馅,所以吃这种小包子,先要轻轻咬开,慢慢吸啜美味的汤汁。那时只觉得非常可口,并无太深切的体会。人总是这样,对美好的事物,不太懂得珍惜在意,一旦  相似文献   

15.
周总理十分关心知识分子,他常到老学者、老画家……家里走访慰问。关于周总理与我的父亲齐白石交往的故事有许多,但有一件事,几十年来始终深深铭刻在我的心头,总是让我难以忘怀。记得是在父亲97岁的那一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出于好心,为父亲开辟了一个更安静、更舒适的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母牛"花子"     
一下乡,我就相中了喂牛这活儿。虽说牛圈味儿不好,又是瞎虻、蚊子最多的地方,可是自己一个屋,安静,怎么看书也没人管。我就当了牛圈的“官”管着牛。一年后,从四队调过来一头红白花的母牛,这是人家甩出来的扔货,脾气贼大,不听使,还净惹事儿。我看它的毛色,叫它“花子”。刚来不几天,它就跑回四队了。都说驴犟,其实牛要是上来犟劲,十个驴也犟不过。任我鞭子抽,棍子打,这花子是说什么也不回来,硬是往后捎。等将它弄回来,我已是浑身湿透。道上我就已咬过几回牙:到家看我怎么拾掇你。我给它穿上鼻角,绳绕在树上,换上新鞭梢儿,正要开打。打更的老…  相似文献   

17.
火虫与蜗牛,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每逢盛夏夜晚在室外纳凉时,随处可见尾部萤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飞舞,我们兴味无穷地捉了一只又一只装在小瓶里玩耍。在我看来,萤火虫真是小得可怜,而且实在笨拙,总是被我们非常轻易地逮住。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姜米粒 《新青年》2007,(8):46-47
舅舅的小名叫小礼子,我叫他小礼舅。我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去考沈阳音乐学院。他考试走的时候,背一个白布袋。我问,舅舅买粮去么?大家笑,白布袋里的胡琴也叽里咕噜地笑。一考就考上了,全省只考上他一个人。当然没有被录取,那个年代,家庭出身很重要。有艺术天分也没有用,没人理会他身上那点独有的、特别的、天赐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在我的心中总是与一个叫眉的女孩连在一起。喜欢知道有关大连的消息,是因为眉。  相似文献   

20.
袁野 《新青年》2005,(12):21
我不叫徐小凤,也不叫聂小倩,我叫陆小曼。不知道那些见过一次面的人为什么有勇气把我的名字和那两个美丽女人牵扯到一起,后来想,也许是我一笑时,不经意间,眼角那溜溜的情意吧!我喜欢做梦,喜爱在梦里和心仪的男子月下春华,可却总是在人未睡时梦先醒。原来,陆小曼是这般的容易害羞。22岁前,陆小曼谈过3次恋爱。陆小曼的初恋是青色的。在18岁的冬天,爱……白纸一样的回忆啊。那时的陆小曼还小,不会轻盈的笑,不会小声的说话,也不会把自己扮得美丽漂亮。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一个个子高高,皮肤黑黑,戴着眼镜的哥哥,用他姣好的笑,把陆小曼的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