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在1978年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100多倍,企业单位数增长近40倍,职工人数增长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37%左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那样:“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这对我们这样工业化程度低、农业占的比重较大的省份来说,尤其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但必须看到,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沿海和一些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乡镇企业既有总量不足,又有素质不高的问题.总体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镇集体企业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了经济结构改革,乡镇集体企业(指社队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迅速发展。一九八三年,全国已有一百三十万个企业,三千一百多万劳动力,全年销售和劳务总收入八百五十余亿元,五年翻了一番,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一点七。其发展速度超过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显示了特有的生命力,是国民经济多成分、多层次中大有发展前途的、实现本世纪末工农总产值翻二番目标的重要力量。京、津、沪三市的乡镇集体企业,给城市大工业加工配套的产品产值,占乡镇企业全部工业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上海市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要实现这一目标,乡镇企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到198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上缴国家税收达360亿元,出口创汇100亿美元,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9200万人,当然,乡镇企业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加之国家管理的弱化状态,在其发展中,特别是治理整顿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一、乡镇企业立法的指导思想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多种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一九八三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为一千二百二十二亿元,比一九八二年增长23%,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3.6%,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1.1%。一九八四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增至一千七百零九亿元,比一九八三年增长40%,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大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据一九八四年底的统计,全国乡镇企业有六百零六万个,就业人数达五千二百零八万人,占农村劳力总数的14%。一九八四年乡镇企业创利润一百八十七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我国乡镇企业不仅有可观的规模,而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乡镇企业有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结合国情,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伟大创举,具有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乡镇企业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的行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前款所称投资为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或者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 乡镇企业符合企业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的行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前款所称投资为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或者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看来,乡镇企业成员的素质不高,企业承受力也不强。鉴于这种现实,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其法律监督的作用,对各种违反法律的行为予以及时干预、制裁。同时,在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中,为了保护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  相似文献   

10.
农村挂靠企业亟待规范吴大燕,黄典铿乡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为繁荣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为其发展壮大也提供了优惠政策。然而,现实当中有不少私营企业对乡镇集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眼热,钻政策滞...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农业基本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巨大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农村,还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乡镇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完善其制度建设,制订调整和保护乡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是客观经济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乡镇企业能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拟就乡镇企业在企业的外部管理、企业内部组织和自主经营、乡镇企业的设立和开办、企业内部分配等几个主要方面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任务。为使检察机关更好地为乡镇企业发展服务,我们调查研究了湘南改革试验区的乡镇企业情况。通过调查,感到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有几个法律政策问题,应认真再研究。对此,本文谈点粗浅见解。 (一)回扣问题。这是令企业家恐惧和困忧的问题。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回扣。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达到一定数额的就构成受贿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乡镇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积极扩大原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和创办新企业,采取了出资和就业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发动职工向本企业投资,另一方面,鼓励新就业的人带资金就业,解决乡镇企业资金不足和农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80年代后期,各地在城镇的企业改革中,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开始积极试行股份合作制,日前已成为城市中小企业改革较为流行的一种形式。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6年底,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1435万个,总资本金1245亿元,职1726万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成功克服了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等多重挑战,粮食实现了连续第七年增产,农民收入增长较怏,农村民生与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进步。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律师作用□律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律师积极履行法律服务职能,运用法律服务手段,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商品经济秩序,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经济调整、改进和进一步发展的大环境中,管好乡镇企业使之规范化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探讨并塑造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是这一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体系和相应的制度来管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涉及国家同乡镇企业的关系、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农村经济内  相似文献   

18.
<正>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对国计民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农业兴则天下兴、农业衰则天下乱",发展农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而耕地有限的国家尤为重要。如何确立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如何协调农业同其它产业及农业内部各行业间的关系,如何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依法治农,以法兴农是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量多面广以及在解决就业、活跃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与社会稳定。以浙江省为例,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70多万家,约占浙江省企业总数的99.7%,它们是律师的主要服务群体。一、中小企业法律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中小企业离不开法律服务的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法治环境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迁,《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一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问题,准确地讲,应该是乡镇工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以乡镇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的特殊营运环境及其法律调整问题。乡镇企业的特殊营运环境乡镇企业的自我营运环境,奠定了国家对乡镇企业进行法律调整的目标选择基础。首先,为保证国民经济在一定水平和速度上发展,乡镇企业必须继续在资金上支持农村中的农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其次,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在现阶段还做不到完全平等,城乡政策区别仍将存在,城市工业将通过旧体制和在行政措施干预下,取得优于乡镇企业的经营条件。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将进一步突破城乡分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为乡镇企业的平等竞争和发展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