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总能听到同事们说起他们在同学录里又找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老师……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我想这便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了,让我们穿越时空,体味过去,感受现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遨游,而网络上西方价值观无孔不入,所以很多年轻人就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跟着西方价值观走。如果我们不倡导属于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文化魂与体的关系,也就是虚与实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这个体就好像是我们的身体,魂就相当于我们的精神、思想。人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家长真的很忙,很多家庭平时来接送孩子的不是爷爷奶奶就是请来的保姆,要见上他们一面可真有点费劲。虽然,电话可以沟通,但忙了一天的家长在电话的另一端忙着家务或是和分别了一天的孩子联络着感情,你总不好意思老是去打扰吧!但沟通总有办法,我们就来个现代点的———通过网络。于是,我将自己的网上邮箱告诉了家长,果然,很多家长通过邮箱和我取得了联系,讨论关于孩子在家里出现的问题,我还将一些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照片发给家长。我的感触是网络让我与家长又多了一个联络空间,是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特别是经常出差的家长可以在网上与…  相似文献   

4.
听了北京景山学校同学讨论会的录音,我感到振奋。因为同学们已经能够用辩证思维宏观对待网络这个现代化武器了。 改革开放把我们带入网络化社会。我特别关注同学们正确使用网络这个话题。我曾亲自看到有同学无休止地上网玩游戏;有同学用QQ聊天不知不觉落入陷阱;有更多的同学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化对党建理论宣传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对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提出了严峻挑战。各种思潮在网上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上的优势,对我进行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渗透。面对以网络为手段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党能否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有效地向全党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把握和利用。  第一,要顺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6.
1998年底,圣诞节的前几天,出国两年的女友第一次回上海。我们到“时光小屋”酒吧小坐。但最后,她独自离去——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来得如此迅速,结束得如此干脆。那天,我第一次在“时光小屋”喝了酒,有几分醉意,先是在饮料单上用笔点点划划,后来又拨通了几个朋友的手机,想一想,又都挂了……这些都无法排解我的郁闷之情。 我想到久违的网络,从酒吧出来,我回公司上网,一路上无数往事在我脑海浮现…… 永远不要让网络干扰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学辉 《传承》2011,(6):76-76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篇题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网络文章。文章调侃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而我们在父母眼里却是从来不务正业,只会吃喝拉  相似文献   

8.
王学辉 《传承》2011,(16):76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篇题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网络文章。文章调侃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而我们在父母眼里却是从来不务正业,只会吃喝拉  相似文献   

9.
向郑侠致敬     
小山 《福建乡土》2014,(6):36-38
正2013年12月5日,古人郑侠进入我视野中。进入纪念郑侠的一拂公园里面,我们在郑侠塑像前伫立,识读与郑侠有关的历史记录……这是个我能牢记的日子。原因是,第二天我从福清回到福州,打开电脑,就看到网络上赫然出现"向曼德拉致敬"的字样,曼德拉逝世于12月5日的消息,以及关于他的生平故事,均为网络最热的信息。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我的内心瞬时掀起波浪涌动,情不自禁重读曼德拉那些句句可以烫金的话语:"自由  相似文献   

10.
晓竹 《人民政坛》2010,(3):45-45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读了今年前两期政坛信箱中有关同媒体打交道的文章,有个感觉,就是原先总觉得这个话题离我们很远,现在"信箱"的一些观点把我们拉近了。确实在这方面的知识需要多了解一些。现在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很多,人们几乎是生活在各种信息"包围"之中。我想问的是,不同媒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简要背景】一封普通党员的来信放在杭州市电信分公司党委书记钟斌的办公桌上。信中写道,“钟书记,我是在郊区支局工作的一名普通党员。向您反映两个情况:第一,我们这里《政工简报》老是收不齐,有的即使收到了也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使我们不能够及时了解党建工作的信息;第二,我们这里人手很紧,大部分同志都上轮班,集中学习比较困难。我想,中国电信拥有强大的网络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必定有个大发展。实践告诉我们,这一高科技成果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不少新的治安问题,它将成为我公安机关在新世纪的一条不可忽视的第二战线。本文在论述网络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治安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尽快论证和组建“网络治安警察”新警种。为适应这种需要,对公安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你对“网络流行语”还不熟悉,那么在网络上尤其是聊天室和论坛里,那些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符号夹杂在一起的网络语言,一定够你“喝一壶”的了;倘若你是一个网坛“大虾”(网语,“大侠” 的谐音),想必你对“网络流行语”早已是乐此不疲了。在网络聊天室或论坛里,以下这种类型的对话真是屡见不鲜:“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8147,BB,我来和你聊天。”──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还是让我们先从分析目前“网络流行语”的形态开始吧。  相似文献   

14.
看到题目时,有一种很想一吐而快的冲动,我也是一个老网民了,很能体会那种在网络上呼风唤雨,在现实生活中无能为力的焦虑感。真相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真相焦虑症:或者不满于宣示的真相不被认可,或者担忧真相被抹杀。越来越多的民意奔涌在网络上,这是技术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告诫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国内精英们对此加以了发挥,并且在网络中变得甚为流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初次听到这个说法,我也感觉挺有道理,这些精英在我们祖训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了。然而仔细体会,笔者感觉这句话有点浮躁,而且可能会误导年轻人。  相似文献   

16.
在Internet还没有被广泛认知的时候,我有幸进入了IT业。很快我的工作就让我接触到了网络,当我偷偷摸摸给我生活在美国的朋友发了一封简短的E—mail时,兴奋得心砰砰乱跳。我的朋友也大吃一惊,因为她走的时候我还是个电脑盲。 不可否认网络改变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并且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人们对上网聊天褒贬不一。但网络已是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 一天,公司的小男孩对我说,我帮你也申请个OICQ号码吧,我知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08,(11):67-67
在网络和报刊上,我常读到有志有为有爱心的残疾人,对处境困难又渴望自立的残疾人进行扶助的新闻报道,比如浙江绍兴的骆润法,比如我们江苏兴化的莫非等等,我甚是感动,同时觉得这种“残帮残”的精神与举动更值得弘扬与提倡。  相似文献   

18.
女人书屋     
《网络与现实之门》 著者:陈帆红/菜青虫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陈帆红说:“如果我不曾有过在网络与现实之间徘徊、观望的经历,我不会想到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他们也在徘徊、观望。网络是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必将改变所有人的生活。”陈帆红,网  相似文献   

19.
“幸福就是当你戴上这枚戒指,对我说Yes的时候……”最近,作家藤井树的一部《我们不结婚,好吗》风靡了整个网络世界。而在我们周围,那些条件优越、出类拔萃、身边不乏异性追求却迟迟不肯迈进婚姻殿堂的女孩子,面对好事者的询问,也干脆来一句——  相似文献   

20.
初见妈妈,真的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妈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和蔼可亲;在她的身上我读懂了许多,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妈妈的好,还是用一句:“世界只有妈妈好”来表达所有和我一样的人对妈妈的爱戴和祝福吧。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帮助,您就是其中最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您却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恒心在时刻帮助着别人,我向您致敬! 一个执著地去傲艰难事情的人——我对你的毅力表示钦佩一个深深地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我对你的爱表示崇敬一个坚强地面对病痛的病人——我对你盼坚强表示敬佩我永远支持你! 有了你的存在,明天会更加绚丽多彩。谢谢你,网络妈妈。——以上摘自网友给“网络妈妈”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