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现场     
观点看法大使,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9月20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大使离任。这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努力从中可见一斑。王毅在任期间,中日关系经历了很多次危机,但每次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交涉能力,在传递中国的声音方面做得较为出色。  相似文献   

2.
资讯     
《小康》2004,(10)
王毅9月10日,王毅 抵达东京履任。日本媒体认为中 国派遣现任副外长担任驻日大使, 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本外交的重视。 而中国媒体却期待有"日本通"之 称、又长期主管亚洲事务的王毅 这次"临危受命",能够以高超的 外交技巧,结束中日两国摩擦不 断、首脑互访中断的僵局。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 《友声》2007,(6):10-12
9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会见应邀来华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活动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村山富市及日中友好团体负责人访华团。国务委员唐家璇、中日友协会长宋健、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王毅,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对外友协副会长井顿泉和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等在座。  相似文献   

4.
徐焱 《友声》2014,(3):2-3
<正>在中国-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之际,全国友协同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马来西亚驻华使馆等机构于5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正在访华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夫妇在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的陪同下出席全部活动。中国-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庆祝大会于5月31日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  相似文献   

5.
清远 《两岸关系》2013,(11):16-17
9月19日———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美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王毅在华盛顿期间,先后会见了英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  相似文献   

6.
《友声》2005,(3)
3月的北京 ,春意盎然。和煦的春风吹开了对外友协院中的白玉兰花 ,吹绿了满园的芳草。 3月 3 0日 ,德国工商界的朋友们与中德友协会长王殊 ,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建华少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 ,德国前驻华公使、现驻马来西亚大使耶斯等嘉宾和中德友协理事以及各界朋友相聚在对外友协友谊馆 ,参加对外友协授予德国友人卡尔&#183;海因茨&#183;嘉斯先生“人民友好使者”称号仪式。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刘志明出席了授予仪式。嘉斯先生是一位德国企业家 ,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 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结识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这次机遇打开了嘉斯先生进入中国的大门。在以后多次的中国之行中 ,他理解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国度 ,结识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友人。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成为他生活的主要追求。 2 0余年来他为促进两国人民友好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他在中德友好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 8 0年代 ,嘉斯先生积极发起并有力推动了其所在的多纳斯贝格县德中友好协会的建立。自此多纳斯贝格德中友好协会在众多的德国对华友好组织中走在了...  相似文献   

7.
李敬臣  赵利根 《半月谈》2004,(19):84-86
秋风送爽,今年的中秋、国庆前后相连,正是家庭团圆、举国欢庆的时节。在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里,杨洪林大使夫妇正忙着收拾行装,出任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首任驻伊大使。今年53岁的杨洪林,1974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在3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在中国驻苏丹、科威特、埃及、伊拉克、巴林大使馆和外交部亚非司工作,与阿拉伯世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亲眼目睹了历次战乱和长年制裁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伊拉克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2003年10,他结束中国驻巴林大使任期,奉调回国,并在今年7月被正式提名为中国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时下的伊拉克,安全局势相当严峻、复杂。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中伊友好关系,促进中伊两国的互利合作,续写中伊传统友谊?临危受命的杨洪林大使肩负着重大使命。9月27日,杨大使在北京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独家专访。这是他赴任前首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8.
人物     
【王毅】为朝鲜半岛无核化积极斡旋 作为东道主,中国在朝鲜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已经是第二次作为中方代表团的团长出席六方会谈了。刚刚五十出头的王毅出生于北京,是朝鲜问题专家,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2001年,49岁的他开始担任负责“政策研究与亚洲事务”的副部长,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部5名副部长中最年轻的一位。早在第一轮六方会谈举行前,王毅分别出使朝鲜和美国进行斡旋,并邀请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洛修科夫来中国,以“和平使者”的姿态,将“劝和促谈”的功夫做到了家。对于2月28日结束的第二轮会谈,王毅认为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五点: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免去王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崔天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4,(4):30-30
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三轮六方会谈6月23日至6月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6月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对第三轮六方会谈取得的成果发表了谈话,他说,第三轮六方会谈在巩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首先请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同志发言。吴大使是一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更是一位国际形势教育家。首先,他特别关心大学生的成长,2008年10月9日,"时事报告厅"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形势报告会,吴大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毫不保留地与大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思考。其次,吴大使不但善于教育大学生,还善于"教育"外国记者。在回应"中国威胁论"时,大使有句名言:"中国人别无所求,中国人就是有走自己道路的权利,中国人走自己的道路走了五千多年了。"CNN驻北京的记者激动地说:"吴先生,我等你这句话等了两年了。"记得吴大使的著作《外交与国际关系——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的序言中,前任外长李肇星这样评价大使,"他擅长向世界介绍中国"。其实,他同样擅长向国人介绍世界——  相似文献   

12.
李敬臣 《半月谈》2005,(3):12-16
1月18日。8名中国公民在离开伊拉克前往约旦途中遭挟持。这一事件牵动了国内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心。经过有关方面多方奔走营救.8名福建工人终于在1月23日被接回中国驻伊使馆.并于1月26日平安返回祖国与家人团聚。中国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去年赴伊履任之前曾在北京接受《半月谈》记者首家专访;1月26日,《半月谈》记者通过国际长途与杨大使连线.请一直在最前方指挥并直接参加营教人质的杨大使讲述这次营救中国公民的经过。刚从紧张的营救工作中缓过劲来的杨大使欣然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同时希望通过连篇报道澄清一些误传。由于有些情况目前尚不能公开披露.本文正式发表时不得不将有些细节删去。  相似文献   

13.
王记理 《台声》2011,(9):14-15
7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访问了美国。在访美期间,王毅会见了白宫和国务院官员及国会议员,同智库学者进行了座谈,并与旅美台胞见面交流。  相似文献   

14.
石尔 《中国减灾》2010,(3):46-47
来中国当大使前,洪博培担任犹他州长,做大使后又为家乡和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而加油鼓劲。他的支持,让中美首个地方政府共同支持的环境保护合作项目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000年3月16日,在北京参加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应邀前往日本驻华大使官邪,会见了日本大使谷野作太郎及日本*商界人士。谷野大使非常感谢田成平书记在拔冗会见,并对中国“两会”的胜利闭幕表示祝贺。他表水,作为驻华大使,关注中国尤其是山西省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情况,并愿意继续为促进山西与日本业已存在的多方面合作做出努力。田成平书记对谷野大使有意推动山西与日本关系发展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他说,我们国家开发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将会越来…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10,(3):54-54
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开始了今年首次出访之行。当地时间4月12日ll时,胡锦涛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停机坪上,美方官员和中国驻美大使等热情迎候。11时03分,胡锦涛主席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员和中国驻美大使等一一握手。  相似文献   

17.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09,(20):6-6
在中国外交官这个仍显神秘的群体中.吴建民是曝光率最高的一位。他的履历非常丰富.出使法国是他人生中最绚烂的一段岁月。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喜欢叫他“吴大使”。吴建民关注的是.外交应该把中国引向繁荣的道路,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8.
7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访问美国,就台湾问题与美国有关官员、国会议员、智库学者进行了深入沟通,并与旅美台胞见面交流。王毅此次访美适逢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对于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都深具影响,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8,(4):110-110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1953年10月出生,北京市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经济学博士。1995年至1998年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1998年至2001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年至2004年任外交部副部长。2004年至2007年任中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2007年至200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2008年6月3日,国务院任命王毅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09,(3):6-8
3月1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任永蔚的专访。王毅在专访中对2009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就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第三次协商、两岸经济合作,以及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两岸如何就政治和军事议题展开探讨接触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王毅主任接受专访的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