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四"前后,大学生成为一支新兴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致力于救亡图存的努力,开创了爱国主义的篇章。大学生通过罢课、游行示威和抵制外货等行为方式参与爱国政治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在党的领导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给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从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看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提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给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市场经济又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内容,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大学生如何深刻地领会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理性地践履爱国主义行为是《思品》课所承载的重要教育目的之一.但是,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总是偏向于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说教,法律视角的教育常被忽视,以致于大学生在实践中不知道如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行为,有的甚至违法.本文指出依法爱国是理性爱国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就是重视向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大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把他们培育成为坚定的、理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王鑫宏 《法制与社会》2014,(13):229-2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能够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同"四个选择"、自觉以实际行动投入爱国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之中应注重用爱国主义人物的言行感染学生、用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轨迹激励学生、用社会实践塑造学生爱国主义言行。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依萱  文婧 《法制与社会》2011,(34):232-23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的聚集地,长期以来,新疆的政治安全面临着来自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与破坏、“三股势力”的渗透等方面的严重威胁。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使各族人们形成一种共同的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有效地抵御这种威胁。本文从新疆区情出发,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为指导,来探寻一条适合新疆区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由来已久,而最近在对西藏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奥运圣火在法传递遭干扰、CNN主持人恶毒言论攻击中国等问题上,国人特别是广大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他们以各种方式进行抗议与谴责,这种空前高涨的爱国激情,固然让人感到欣喜,但是也让人感到担忧。本文指出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在爱国方面,更应该有理智、理性,从而使爱国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9.
张本顺 《法制与社会》2013,(34):219-2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应侧重于爱国、道德与法律等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内化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养成大学生的法治精神,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10.
冯景  刘泽  赵丹 《法制与社会》2015,(4):219+227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促进各民族地区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论述民族院校学生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民族特点、教育实践、时代精神、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对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大学辅导员在其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学辅导员在做好这项工作时,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从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了阐述,首先是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国家主权观、地域观与民族文化及爱国主义情感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次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析了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是本文重点探索了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八荣八耻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明确要求,它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大学里,是否能将中国梦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仅是取决于中国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同时是对大学里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考验.中国梦如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我们思考,一方面要对中国梦进行理论上的学习,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一个自己的梦,并将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梦教育的深入,让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更深,让中国梦体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前抓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团结广大学生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共同奋斗 ,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 .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说 ,我们的大学生党员 (包括入党积极分子 ) ,具有美好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怀抱着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真诚愿望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社会主义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 ,积极上进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先进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但应当看到 ,他们身上也有某些弱点 ,如同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 ,他们“涉世…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报道中,媒体的专业主义往往受到侵害,并且为一种爱国主义所取代。这种爱国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冲突,有媒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政府和军队等造成的客观原因。并且这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并非完全是媒体自觉自愿的行为。本文从战争报道中爱国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两者冲突的表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媒体应该避免成为交战双方的传声筒,同时不要在国旗的包裹下丧失应有的专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  相似文献   

18.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解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道德素养三个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体状况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同时,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状况、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态势也给一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充实法制、诚信与合作意识教育的内容,积极建构和努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继承性,又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而且是一种行为模式,爱国主义应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爱国主义必须顺应历史进步的趋势,在当代中国,热爱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吴宛稚 《法制与社会》2010,(19):224-225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多为"80后"和"90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着他们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性,本文从分析"80后"和"90后"大学生群体特性入手,思考了当前高校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为当前的爱国教育应该作为一种生活教育,应该注意同国内外大事相结合,必须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