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爱的阿桐: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时值隆冬,你那里该是雪盖冰封,琼塑玉雕的世界了。我这里却正是香蕉黄、桔子红、花儿争艳、蜜蜂儿忙碌的季节呢! 你问我:台湾海峡有多宽?海峡两岸双方还打炮吗?双方互相有来往吗? 你特别问到: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发表以来,台湾海峡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什么时候能实现? 你提的这些问题都  相似文献   

2.
书祭     
说起来,我与书的姻缘还是小时候由我爷爷“包办”的。 爷爷其实是外公。他是文盲,但 懂得读书识字的重要。我三四岁的时候和爷爷最亲,有时离开了大人,不是喊着要爸妈,而是哭着叫爷爷。那时常常吵闹着要跟爷爷去小镇上卖菜。家乡的小镇临河而筑,而且是在沮河、漳河交汇的地方,很美,但距我们村有10里地。小孩子脚力不胜,爷爷就用这样的办法来满足我的要求:一副挑担,一边蝶栏里装着菜,一边箩筐里装着我。卖了菜,爷爷就买给我一些小人书。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坐在箩筐里,胡乱地翻着书,而挑担的另一头是用一块大石头跟我“搭配”着。  相似文献   

3.
心上的树     
穆青 《瞭望》1986,(35)
(一) 三月底,正是中原大地麦苗返青的时候,我从兰考绕道宁陵,专程去探望人称老坚决的林业劳模潘从正老人。一个月前,他的孙儿潘园林曾写信给我,说他爷爷听说我要去河南,希望能再到宁陵看看。老人的心意我是理解的。这位把一生的心血都浇灌在植树造林上的老人,算来,今年已经是八十四岁的高龄了。 那天,老人夫妻俩听说我要去,一清早就从苗圃回到家里,张罗着在家里接待我。当我走进他家的院子握着他的手向他问好时,我看见老人极力想直起那早已累弯了的腰杆,仰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9,(11)
<正>我们家祖上是清代时跟着"闯关东"过来的。我祖父叫宋德新,一开始不是皮影艺人。因为影班必须得有做饭的,他就跟着影班走。到了晚上,我爷爷提着烧热的两壶水送到台上,给演员们喝。有时候,艺人家里有事或者有病,影班就缺一个角。我爷爷说:"我上去试试。"后来,他就不做饭了,跟着下去耍影了。  相似文献   

5.
李诚 《党政论坛》2010,(14):26-26
在3月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6.
宝岛美丽行     
于俊东 《侨园》2013,(6):55-55
<正>今年4月,我随辽宁省书画交流团访问了台湾。行前,虽然也有朋友告诉我,台湾的山水、景观包括城市的繁华程度远比不了大陆,但我还是对魂牵梦绕、似乎熟悉却又陌生的台湾充满了期待。在台湾的8天时间里,我很少见到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阿里山、日月潭也没有想象的那样美丽诱人。但是,每每想起在台湾的点点滴滴,我就会真切地体味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桃园机场出口,前来接站的林能发先生热情地同我们打着招呼。一会帮我们推行李车,一会又帮我们在机场兑换台币。我们一上巴士,他就把矿泉水拿了过来,紧接着又递给我们每人一个携带式烟缸,他一边发烟缸,一边告诉我们台湾戒烟的有关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6,(8)
正时间过得真快,我的父亲叶至善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父亲十几岁就跟着爷爷学习写作,22岁开始跟着爷爷学做编辑,过世那年他88岁,算起来做编辑做了整整66年。他这一辈子为孩子们写了许多好的科普文章,编辑了许多好的期刊和图书,自己创作  相似文献   

8.
黄翰清 《侨园》2002,(2):6-7
千百惠:全职太太无怨无悔 10多年前,唱着《走过咖啡屋》和《当我想你的时候》的台湾歌手千百惠,正是在海峡两岸大红大紫,艺术生涯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悄然淡出娱乐圈,在北京披上婚纱。 1992年千百惠离开台湾,并与大陆知名作曲家高大林喜结连理,并定居北京,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对此,千百惠从未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一旦选择,我从不后悔。大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他的才华、智慧,以及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我。结婚十年,从他那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我很幸运能被他影响和同化。”已是一个8岁男孩的母亲的千百惠,觉得自己是个“贤妻良母”,“家庭对我很重要,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享受生活,平时做饭、看书、听音乐、种花……这一切对我来说太美妙了!”和大多数传统的台湾女人一样,以夫为贵的千百惠,希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四年,我刚来到北平学裱画的时候,就认识了周怀民先生。当时他在京华艺专任教,所画的画常送到我师傅张子华经管的柜上装裱。 因师傅忙,有时就将裱好的画让我给周先生送去。他的夫人见我穿的衣服鞋袜破烂不堪,每到换季的时候,就给我二元钱,叫我去天桥买双鞋穿。有一年冬天,周先生见我穿一件小棉袄,冻得直发抖,他对夫人说:多给他几毛钱,叫他买件绒衣穿在里边就暖和了。  相似文献   

10.
一、台湾,台湾最早知道台湾,还是我在豫北家乡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目本人又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老师说:“东三省比台湾大好多倍,现在也给日本人侵占了!将来,我们不仅要收复东北,还要收复台湾!”那个时候,我和班上的同学部还小,对于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和台湾都没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虽然当  相似文献   

11.
一件羊皮袄     
《侨园》2017,(8)
正我爷爷是老红军,90岁那年,他知道要去见那些在长征中牺牲的老战友了,就把我叫到身边,拿出—件羊皮袄说:小军呀,我恐怕要走了,我有一个传家宝交给你,你要好好珍惜呀!我见那羊皮袄已经十分旧了,上面的羊毛都快掉没了,还有几个小洞,便问:爷爷,这称得上是传家宝吗?爷爷说:当然,别以为那些金银古董才值得当传家宝,这件羊皮袄不仅会让你懂得如何做人,还会让你懂得人生的意义,能让你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12.
难忘宝岛情     
1989年我23岁的时候,奉派到台湾为金利来公司做市场开辟工作,干了大约一年左右。我从14岁开始离开香港,留学新加坡及英国前后约八年,刚刚回到父亲的公司,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处理公司业务,确实压力不小。但我觉得我很幸运,在台湾,我遇见了不少好朋友,同这些朋友的交往,虽然都是些  相似文献   

13.
杨潇 《瞭望》1993,(40)
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幅从台湾报纸上剪下的照片,那是台湾台中市育仁小学郑美枝校长同我的合影。它有着不寻常的来历,记录着海峡两岸之间的亲情和我在宝岛台湾一个星期的亲身经历。去年暑假里的一天,郑校长从海峡彼岸来到北京,访问了我所在的北京宣武师范第一附小。她给我们带来了育仁小学的师生们的情谊,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没过多久,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勾德元爷爷带领大陆少儿艺术团去访问宝岛。报纸  相似文献   

14.
梁王嗜果     
春秋战国时代,梁王(魏国的国王)喜欢吃水果,便派使臣到吴国求访,吴国人送他一些桔子。梁王吃了桔子,觉得味道很美。过了些日子,又派人入吴访求别的水果。吴国人又送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觉得味道比桔子更鲜美,于是猜想,吴国一定还有更美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7,(4)
<正>爷爷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辽宁省委会主委。他青年时代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参加了火烧赵家楼曹宅的壮举;他在东北首创平民教育,积极开展反帝爱国宣传,被誉为“东北甘地”。我没有亲眼见过爷爷,但家里的长辈和身边的人们经常提起他,感觉他好像未曾离开过我们。听哥哥们说,爷爷是一个非常慈祥、细心又不失威严的大家长,每当周末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他会在餐桌上教育他的儿孙们要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要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分忧,积极进取。想必那时的大家  相似文献   

16.
施海燕 《民主》2024,(1):44-46
<正>有幸借机关开明论坛的平台,目睹久仰大名的叶小沫老师的风采,聆听她讲述民进前辈——爷爷叶圣陶的家风,受益良多。叶圣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主席,民进会内尊称“大叶老”,长子叶至善担任过民进中央副主席,会内尊称“小叶老”。叶小沫老师和他们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了40多年,耳濡目染爷爷和父亲的为人处世风格,深受教益,亦深得传承。“很多人说叶圣陶是个伟大的人,要记下来他说的话、做的事,但他就是我爷爷啊,谁家都有的爷爷,很普通”,叶小沫老师坦言道,自己直到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了解、研究自己的爷爷,看爷爷写的书,也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爷爷深受那么多人的爱戴,而他,的确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了刚刚参加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就美国总统大选对台湾的影响,以及两岸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有很多"台独"分裂主义者认为,万一台湾有问题,美国一定会出兵来帮忙台湾,但是我们知道,那是很幼稚的一个想法,尤其像特朗普上台之后,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他是不会管我们的。我觉得对台湾某一部分人来  相似文献   

18.
廖雅慧 《侨园》2013,(11):29-29
<正>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才39天大。在中国认识了奶奶、爷爷、姑姑、姥姥、大姨、二姨、大伯,好多人。我在中国住了几个月,就回到美国了。现在我去中国非常多,去了差不多九次了。有些年是夏天去,有些年是冬天去。不管什么时候去,每次都会看到新的东西。我妈妈和爸爸是北京人。去中国会住在北京。我现在已经去了15个省。从寒冷的东北到酷热的香港;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黄色沙漠的新疆,我都去过了。我跟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和爸爸的堂弟一起开车旅游。在中国旅游看到中国的好多好事和坏事。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满街上都是。  相似文献   

19.
冯亦斐 《各界》2011,(5):25-27
多年以后,我爷爷回到阔别20多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从脑血栓病发作后就腿脚不太灵便的他进到帐篷里,推开专门给他准备的椅子,把拐棍一甩,抬腿就上了炕,一盘腿坐了下来……就像当年他骑着马去拜访团场里的哈萨克牧民一样。那一刻,时光倒流,举座皆惊,兵团老兵,青春依旧。  相似文献   

20.
读《顾准日记》●宋庆森关于顾准,有这样的评论: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仅就这一点来说,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样的人,整整超前了10年。“只因为他的思想变成了铅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