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理性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我国的传统道德理性,既有合理的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积极因素,也有需要加以克服、矫正的消极成分。为此,必须坚持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对传统道德理性进行合理地扬弃,进而构建健全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2.
3.
围绕"中国道路"展开的话语建构具有国际和国内双重维度的必要性。目前论述中国道路的话语主要存在五个误区:缺少历史纵深与理论交错;进行化约式表达;用政治表达取代学术表达;采取中西对峙的分析框架;割裂表达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为了更好地建构话语体系,关于中国道路的论述需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以及西方文明进行积极互动;将中国置于全球语境中去理解,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考中国道路,并使用比较的方法展开"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晓峰 《前沿》2002,2(8):20-23
人文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供学者们讨论的人文知识 ,我们还必须将其体之行之 ,用于我们实际的生活 ,这样才能达到讨论的最终目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为社会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大量不良现象表明我们的人文精神正在走下坡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人的关系不可避免的由物的关系表现出来 ,而我们为了实现人是目的这一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 ,又必须发展我们的物质生产力 ,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是这一矛盾使然。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注重人自身的发展 ,把人既当作手段又最终当作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中国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语丝"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解构,"论语"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构,以及海外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中国智慧观的最终建构等三个阶段。林语堂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中国文化成熟的标志为幽默智慧的产生;中国文化的最终标准是生活的艺术与近情精神。这种文化观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也使其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理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批判性反思及其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科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行政价值的偏颜、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基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基础以及当今行政改革与发展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认知的、价值的、发展的等不同角度对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进行超越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者 ,邓小平在建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就是解构与超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解构是邓小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超越精神是贯穿了邓小平解构与建构社会主义辩证过程始终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8.
余华 《求索》2008,(7):79-80
以“效率”为核心追求的管理主义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种种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无疑,合法性危机是诸种弊端中不容回避并首应反思之一种。其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魅力危机、传统危机、合理危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美荣  施爱民 《传承》2012,(20):12-13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指导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邓小平政治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对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反思与借鉴,更是对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介入·深入·反思——2008年文坛热点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回应生活(雪灾、震灾、奥运等)的热情、批判现实能力的提升、类型小说的横向拓展、新时期文学30年实绩及网络文学10年的评价、文坛清淤及批评的自律、文学奖的强势评价及微妙变化等构成了2008年中国文坛的长篇画卷.当代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突然表现出强大的回应现实能力,而且从介入走向深入,从深入走向反思,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文学逐渐从世俗化、市场化、娱乐化、消费化的阵痛中醒来,中国文学已经走过了社会转型之初最困难时期,逐渐走向健康、理性.  相似文献   

11.
王美荣 《传承》2007,(7):40-41,57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不仅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反思与借鉴,更是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3,(1):92-93
李里峰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由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研究的兴起和“建构论”话语霸权的形成,个体记忆的自主性乃至可能性成了一个需要论辩的问题。记忆的真正主体只能是个人,集体记忆则是一个隐喻的概念,须以个体记忆为载体方能存在和传承。集体记忆抹杀了记忆鲜活、质感、多元的本真特质,需要个体记忆来进行平衡。借助个体记忆及其负载的情感和意义,普通人可以对集体记忆、公共记忆进行“微抵制”,获得“微自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任务。为完成此项事业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总结和拓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化的经典前沿,遵循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坚持和丰富特色理论的现有成果,站在人类高度提出原理融通中外。除了党的领导人理论建树,还要倡导个人提出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激励人们大胆扬弃和超越以往的经验和理论。这样构建的话语体系才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站在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时代,"剩女"现象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了,但在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后果不可忽视。本文从建构主义范式透视社会学理论对于"剩女"危机的理论认知,剖析"剩女"主体在面对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的断裂中存在危机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本文分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建构与消解的过程,批判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在中国进行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的可能性,对超越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理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开幕式杜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妇女研究论丛》执行主编):1995年的金秋,中国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国,不仅出色地承办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妇女大会,推动了《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出台,而且利用筹备和召开大会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逃课·淘课·蹭课——网络公开课风靡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高校将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搬上网络,一时间在国内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场如同迷恋美剧一样的“淘课”风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这种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多民族国家一体化建构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它的实质是解决多民族国家内的不同民族(族群)超越民族底线的政治认同问题,它要求以认同性政治建构、合法性政治建构、渗透性政治建构、参与性政治建构以及分配性政治建构为途径,培养国内各民族(族群)的国家公民意识,其核心是要求各族群融入一个国家民族(国族)之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类型犯罪知识体系演变历经了“雏形状态”“正式确立”“多元发展状况”“徘徊状态”四个阶段,并呈现出结构不稳、开放、依附的特点,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实证性与科学性不强、现实关怀不够与类型犯罪分配上不合理等问题。建构新的体系需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以类型犯罪概念为基点的逻辑演绎结构,不断推进基础理论发展与深入,确立类型犯罪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的地位,建构科学的类型犯罪论学术学说,并尝试创立“概论专论”的结构,从而使类型犯罪知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党政部门还是民间组织的调查都显示:从普通民众到一般党员乃至党员干部的理想都发生了变化,“失落”现象相当普遍,许多人没有了精神追求,而津津乐道于物质生活与感性享受。对此,社会上有人大声疾呼,痛感世风日下,希望回归传统;更多的人则处之泰然,以为本该如此。如何认识这些现象?如何重建理想,在社会常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