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郝文婷 《政府法制》2010,(20):48-48
皋陶,后人也称其为"咎陶"或"咎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记载的法官。皋陶生活在舜帝时代,被现代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与尧、舜、禹同被称为“上古四圣”。  相似文献   

3.
皋陶又名咎繇,他是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是我国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是站在中华文明入口处的巨人。根据史学家的考证,皋陶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至2200年之间,一生历经尧(中期以后)、舜(全程)、禹(初年)三个时期,前后60多年,都担任职掌断狱和司法大权的大理和士师。他在尧帝选拔舜作为自己继承人的同时,被任命为大理,  相似文献   

4.
“皋比”最早见于《左传》。晋杜预注曰:“皋比,虎皮。”唐孔颖达疏:“《僖二十八年传》:‘胥臣蒙马以虎皮’,此云‘蒙皋比而先犯之’事与彼同,知皋比是虎皮也。以胥臣之事譬之,必知定是虎皮。”(见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767页)杜注孔疏皆训“皋比”为“虎皮”,此训亦已成定论。然何以训“虎皮”呢?却是千古疑案。东汉服虔注《左传》,以为“皋”通“橐”,“皋比”即《礼记》之“建橐”。此注一  相似文献   

5.
6.
饶传平 《现代法学》2011,33(5):24-36
在中国,英文"Constitution"一词早期曾被译为"国例"、"例制"、"国法"、"章程"、"国律"等中文词。中国近代立宪意义上的"宪法"一词,最早见于王韬和郑观应的著作,但他们只是一提而过,并未作深入的阐述。维新期间的康有为、梁启超也多次提到"宪法"一词,但他们只是把宪法当作一般的律法看待,并无立宪涵义的认知,更谈不上提出了立宪的主张。学界长期使用的史料、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立宪法"、"三权鼎立"的内容是后来改窜添加的。戊戌时期康、梁的政治主张主要集中在兴民权、设议院上,并非如学界长期认为的那样,已经成为了立宪主义者。康、梁真正成为立宪主义者,要在逃亡日本、大量阅读日译或日著的宪法著作之后。在日本,"Constitution"早期也被译为"国宪"、"政体"等词。日本近代立宪主义上的"宪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治初年对西方宪法的翻译中,后经立宪进程的推展而成为公定用语。中国近代对宪法概念首次展开深入分析的,是流亡日本后的梁启超于1899年撰写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一文。英文"Constitution"和具有立宪主义涵义之"宪法"概念,正是经"同文同种"之日本学者的翻译、梁启超以及留日学生的转述而在中国真正广泛传播开来。随着日俄战争中日本取胜,"立宪救国论"随之而起,中国立宪的进程才真正得以开启。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机构的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唯法’而不‘违法’。”这是湖北省宜城市副市长任玉国同志对政府法制办人员讲的一段话。笔者写下这段话,是缘于这样一个故事:今年初,宜城市人民政府在清理政府各执法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时,发现去年10月1日《行政处罚法》实施以前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仍在执行,这些“规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中,有明显与《行政处罚法》相悖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至少到1900年以前,"法"与"律"是并列的两个概念,"法"指一切的规范及原则,在符号性质及指示性质两种意义上使用并往往偏向符号性质的使用,承载着人们心中公平、正义的理念,"律"则是指制定法,是单纯指示性质的使用,能够还原为具体的物。1900年之后,日本从中国借去的"法律"一词流回中国并泛滥于中国,瓦解了中国几千年来"法"、"律"并列的格局,法义消失,沦为了物。  相似文献   

9.
近来,欣闻全国不少法院都在进行审判长的选任工作。选任审判长的目的是将现有审判人员按其德能排序,在职权待遇上分开层次,拉开档次,让真正裁判案件、代表法官形象的人从过去庞杂的大群体转变为精英化的小群体,真正树立起法官的权威。选出审判长,就要赋予其一定的职权,享受一定的待遇。这种待遇不仅仅体现在对案件的裁判权、经济利益的区别,还特别表现在“政治”待遇上:享受副庭长待遇,并将是否当选为审判长作为日后提升的先决条件。进行审判长选任,本身是一件好事,隆审判长之地位,厚审判长之待遇,将审判长作为真正意义上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狱史上有“皋陶造狱”之传说,“狱”作何解,与今天的“狱”字有何联系,是中国监狱史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语言中关于“狱”字的正确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从多方推定,“皋陶造狱”与典无据;“皋陶造狱”是汉代人的推断;“狱”的本义与引申义存在着源与流的演变关系,这种流变关系,吻合了“皋陶造狱”说法,从而为汉代人“皋陶造狱”之说找到了注脚和基石。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生形形色色的案件,寻衅滋事、偷盗抢劫、绑架杀人,不一而足,因"情"而生的案件更是屡见不鲜,许多大案要案也正是因为它的背后藏  相似文献   

12.
承蒙赠阅的报刊太多,很难看过来;何况常常外出开会办事,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回到家中报刊已堆积如山。不看吧,辜负了别人一片好意,也怕遗漏了有价值的文字材料;看吧,实在“压头”。白天忙于写作,没时间看;夜里也忙于写作或办别的事,一般也没有时间看。于是,只得每周硬挤那么两三个或三四个深夜,每夜硬挤那么一两个或两三个小时,傍着台灯倚在沙发中高速度拆阅。确实是“高速度”:匆匆剪开一头,匆匆抽出,匆匆摊开,匆匆“扫描”一遍,然后匆匆  相似文献   

13.
从最初统领一切的哲学领域分离出独立的法学学科,是人类科学认识的一种进步。从法学再到法哲学,更是在哲学思辨下对法的一种认识飞跃。  相似文献   

14.
刘建 《政府法制》2011,(12):16-17
站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的被告席上,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接受着庭审法官和公诉人的一次次询问。作为一起涉嫌受贿案的被告人,他既未自聘辩护律师,也拒绝了法庭为其指定的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15.
“法的统治”与“法治国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的统治”与“法治国家”[日]火田中和夫林青译一欧洲中世纪“法的优势地位”思想“法的统治”(RuleofLaw)与“法治国”(Rechtsstaat)的原理,在中世纪“法的优势地位”中可以追溯到它的思想背景。13世纪英国的布雷克顿(Bracton...  相似文献   

16.
法治社会的“法”与“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法治”为其要义。近些年来,学界政界,对法治议论者甚多,其中不乏有胆有识之高论。但何谓法治之“法”,何谓法治之“治”,何“法”可用之于“治”,“法”与“治”关系如何,法治本质与特性如何,似鲜有平心静气、细致深入之论者。就此而言,此处严存生教授之文可谓棋高一筹,令人一新耳目。文中释论人之本性,法之明善及法之属性;治之自治与善治,治之于官而非民,治出于民及其属性等等,均有学理说服与发微启迪之长。推呈学界,或能复引精粹之玉。不仅如此,意味更为深长者,“依法治国”之“法治”,究竟寓意何在?其与“法制”究竟有何不同?前者一定是观念上的进步,抑或传统“治”国之策的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法:“治吏”与“治民”●倪正茂自从1996年2月6日江泽民同志发表论述依法治国的文章以后,大小报刊群起阐释,长文短论成千累万,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自有精彩之论、深刻见解,但也不乏陈腔庸论。庸论之一,便是把依法治国曲解为依法治民。对此,不能不略事剖...  相似文献   

18.
胡科刚 《山东审判》2012,(1):116-117
古往今来,有关复仇的故事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与兴趣。东汉时有位名士叫郅恽,只所以说他是名士,是因为他做了几件惊世骇俗的大事,如年纪轻轻就劝当时掌权的王莽退位,后又把外出打猎晚归的皇帝刘秀关在城门外不让进等。郅恽有位老朋友董子张,其父亲被乡里一恶霸所杀。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创构“法”字的渊源颇具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音“fa”)。《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字从蝄(音“zhi”),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比喻其平如水,省蝄写作“法”。由此可见,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古人赋予“法”字的基本涵义。古代神话传说,有一种叫“蝄”的神兽,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能辨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之角去触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会咋不正者。“蝄”在古时被奉为裁判案件、扶正祛邪的神明之物。“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黄老学派的学术源流,并分别梳理了黄老学派的君论和法论,认为黄老学派在君与法的理论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哲学,并影响和启发了法家的思想。同时,黄老学派的君论与法论也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呼应、互相支持,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