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进 《长江论坛》2003,(2):43-46
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政府干预可以获得消除和矫正。但是政府干预行为本身也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对政府干预行为所派生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严格界定政府干预的界限、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法治化建设、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来防范和矫正。  相似文献   

2.
蒋满元 《湖湘论坛》2008,21(5):66-6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因而此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就只能由政府来加以提供。总体上分析,新时期关于粮食改革的所有问题,均非执行与能力问题,相反,更多的则是制度本身的设计问题。因此,我国粮食制度改革的出路就并非"模范"地实行旧的制度或者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而是要以全新的、能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制度安排来代替旧的、失去了生命力的制度安排。事实上,只要让市场在粮食的生产经营中起基础性的作用,那么,粮食市场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均可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王东 《长白学刊》2012,(3):106-108
旅游业是关联性和边缘性极强的第三产业部门,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政府予以干预主导,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功能对干预旅游市场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政府在干预旅游业市场的演变中,已经逐渐摆脱了行政强力干预的模式,而明确指出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政府应该从法制建设、企业制度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对旅游业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及共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情况下不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当然从宏观上的引导、扶植、激励是需要的) ,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但寻租这种非生产性行为则是运用特权或其他非市场手段压制、阻碍市场机制发生作用 ,扩大产权主体不明晰的“公共区域”。例如 ,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公共投资、物价管制等 ,抑制市场竞争 ,加大供求差额 ,形成较高的差价收入。俗话说 ,是用“看得见的手”去捆绑“看不见的手”而牟取暴利。可见 ,如果没有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 ,非生产性租金便无从寻求。二、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分析很明显 ,政…  相似文献   

5.
各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有不同的宏观管理模式,其主要区别在于管理模式中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本文分析了中国选择较高政府干预程度的企业年金制度管理模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生贷款的主要参与主体以及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学生贷款业务的良性发展极为关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加纳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贷款的典型案例显示,完善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政府直接放贷,通过给予银行财政补贴鼓励其放贷,提供组织和管理服务,以及减轻借贷学生债务负担,从而为学生贷款事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等均为积极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最近短短数个月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可谓惊心动魄。美国方面:从早前的次债危机到9月7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两大房屋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实行国有化;从贝尔斯登和美林公司的相继售出和美国政府任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产,到政府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再到10月4日,美国众议院以263票对171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布什救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是经济学的永恒话题。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这一论题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和评述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定位理论基础上,阐述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定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伟进  胡畔 《理论月刊》2009,(6):161-16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目标函数不同,决定了二者行为方式的不同.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治理的博弈模型,深入分析政府与企业的决策过程及博弈结果,以期为加强政府环境监管、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配领域的利益矛盾较为复杂,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存在三重三轻的不正确认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整、市场经济行为的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政府干预初次分配是必要的。政府适度干预初次分配,除了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初次分配制度、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有企业党群关系从组织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传统文化的影响三方面来看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结合实际考察与深入分析,笔者对于上述问题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政府干预市场方法之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云良 《新东方》2002,11(4):19-23
20世纪学界解决了经济法存在的合理性问题,21世纪,我们首先要重点解决政府干预市场的科学性、合法性的问题即政府应当怎样干预市场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应当以对现行政府干预市场方法之批判作为逻辑起点。政府干预市场的方法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批判、检讨:管制理性主义、立法理想主义、执法运动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都提出了要坚持创新,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即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应是以创新为引领,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要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立足于企业家市场,选择职业经理人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人选;要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要完善创新人才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创新人才的人员比例;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全球企业并购的新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跨国公司并购。尤其是近几年,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国际市场的新格局,跨国公司已把并购活动迅速从国内扩展至国外。跨国公司为了执行全球经营战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跨国并购已明显超过了跨国创建,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企业并浪潮。这一新趋势正在并将深影响各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企改革要研究的并不是要不要改,而是怎么改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怎样看待资产重组、资产定价和资产流失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改革着力要解决的是怎么有进有退、怎么做决策、谁来做决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有正确认识.要解放思想,进一步为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改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谈我国国企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敏  李松涛 《桂海论丛》2003,19(2):28-31
我国的企业家产生、成长、淘汰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应从产权制度改革 ;优化市场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 ;完善激励机制 ;实行企业家岗位职业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早已成为共识;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国企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应当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改革成本的降低,实现社会约束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本文以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为基础,对国企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进行了解析,思考了国企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完善改革的可循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充 《长白学刊》2004,(6):59-61
"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对中国社会现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理论突破.根据这一要求、考察中国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析,有利于进一频道明确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剑 《桂海论丛》2002,18(1):48-50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并不是来源于产权改革或私有化经济体制 ,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国企领导人的企业家才能发挥。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 ,国企经理人既要能够拥有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能力 ,又要有企业经营能力。对国企经理人的企业家才能发挥应有控制权回报和明晰的产权激励 ,以及对企业家才能正确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属全民所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支柱,通过不断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国资监管的重点。在理解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的定义、国有资产交易制度、交易原则以及交易程序的同时,通过对违反交易程序签订的交易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深度探讨,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处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