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组 《江淮》2012,(4):39
2010年以来,含山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破解了流动党员组织联系难、交流沟通难等"难题",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路子。利用网络载体,建设流动党员活动新场所依托先锋网网络体系和驻外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  相似文献   

2.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党建信息     
广安区:联动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罗叶坤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9,(3)
正立足地区"点多线长面广人稀"的特点和流动党员相对占比高、学习教育覆盖难、作用发挥难等实际,包头市石拐区创新推行"流动党员中心户"模式,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难题。科学分组,精选"中心户"。在流动党员相对比较集中、便于开展组织生活的区域设立"流动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负责联系3-10名流动党员,形成"党支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建短波     
<正>七台河市"四零工作法"为流动党员兴业安家七台河实施"四零工作法",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一是"零空白"建网,为流动党员"找家"。采取外搭组织、内建阵地、分散挂靠等措施,设立流动党员之家。二是"零缺陷"管理,使流动党员"念家"。组织一次走访,召开一次座谈,开展一次评议,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三是"零距离"关怀,让流动党员"爱家"。开展"流动党员关心关怀"活动,使流动党员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急事有人办、难事有人帮。四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针对外出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乌兰察布市创新实施外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159"工作模式,即"依托一个平台,构筑五型堡垒,开展九项服务",走出了一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新路子。依托一个平台,让流动党员"回家"。依托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这个有效平台,以开展惠民服  相似文献   

8.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让流动党员听到组织的声音。他们整合远程教学资源,为全县343名流动党员"补课"和"充电"。将外出务工成功党员组成"创业讲师团",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培训,通过现身说法,讲授创业故事、传授创业技能,激发党员群众的创业激情。二是搭建服务平台,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他们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家庭,责成党支部成员结对帮扶,开  相似文献   

9.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山东省乐陵市针对流动党员联系难、管理难、学习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探索实施"风筝工程",创新构建"流出地+区域+行业"三重覆盖的党组织网络,始终秉持"服务跟着党员走,身边时刻有个'家'"的理念,让广大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改革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临沂市深入推进驻外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三方协同",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红色资源丰富、网络平台灵活、桥梁纽带畅通"四个优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力有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组织体系健全优势,让流动党员"学有保障"。近年来,临沂市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采取相近区域组建、实体企业单建、行业商会联建等模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济南等地建立驻外流动党员党委47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230个。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开原市委组织部探索了社区党建"三站九岗"工作模式。"三站",即"离退休党员服务站"、"流动党员管理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九岗",即每站下设"三岗"。"离退休党员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场所"……为生活奔波的流动党员们,比其他人更渴望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北京市丰台区以"党企共建驿站"的新模式,为全区4250名流动党员"安家",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驿站"让流动党员"回家""我工作在天津,但组织关系在北京,参加党组织活动非常不方便,最近16年只过了5次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3.
抚顺市新抚区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实施五项招法,打好"五张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打好信息牌。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数据库,确保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数据新、资料实。截至目前,全区280余名流动党员全部录入数据库,通过网络直接联系的达80%以上。针对流动党员中青年人比例较高的特点,开通流动党员专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温江区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大、集中难"的问题,在温江公众信息网站建立"网上党校",开辟"党员网络教室",设置党员教育"工作动态"、"领导讲话"、"学习辅导"、"文献资料"、"先进典型"、"媒体摘报"、"网上电子公告"、"网上论坛"等栏目,充分发挥网络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使流动党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通过"网上党校"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典型事迹,了解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动态,在网上发表意见建议、参与互动讨论等.  相似文献   

15.
党建经纬     
【党建动态】安龙探索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新路子 为使外出的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安龙县切实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教育,确保外出务工党员"离乡不离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建功立业"的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子。 一是采取"推进城镇化,发展经济和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各级党组织运用系统思维,通过贴心管理,将党员流入管理与流出管理融合为一个整体,使流出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充分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流动党员活动阵地。全区12个街道和82个社区,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站),使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有了阵地保障。党员活动中心内设首问接待室、党员活动室、党建图书室、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的雅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每年组织公司流动党员给外地的"娘家"党支部写一封信,信里主要内容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的情况",报告自己在外务工时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以及联系方式,得到四川、重庆等地流动党员原籍党组织的高度肯定。不仅  相似文献   

18.
享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武汉市汉正街,现有10大专业市场,106个私营企业,13200个经营门点,年销售额达186亿元.现有常住人口13万,流动人口20万,有党员2806名,其中很多是流动党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正街市场的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在武汉市硚口区委领导下,汉正街党工委适应新情况,积极研究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办法.特别是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实施"双基工程"、"安家工程",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载体,探索出了具有汉正街市场特色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1月以来,泸县结合流动党员返乡实际,开展"上门服务·春风行动",切实加强对返乡党员的帮扶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上门走访慰问。通过走访、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彻底摸清返乡党员家底,上门为返乡党员免费办理《流动党员证》及年审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流动党员是指离开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或居住地,长期到外单位或外地务工、经商,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最大的难题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即流动党员务工、经商所在地(流入地)的党组织看得见他们,却管不着;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或居住地(流出地)的党组织管得着他们,却看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